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270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骨科(重点专科)引进的新成果、新技术一、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膝关节负担身体的绝大部分重量,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要求很高的关节。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假体设计的改进,外科技术和麻醉方法的发展、人工膝关节在许多疾病及较高龄范围中得到推广应用,而并发症相对减少,根据美国骨与关节杂志,1994年的报告材料,美国高龄人工膝关节例数已超过20万例。据1995年资料估计,目前年人工膝关节器置换总数已等同或超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逐渐成熟的治疗方法,已被很多医师推荐,病者接收,为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提供有效治疗方法。以往,我院对严重的膝

2、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运动障碍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而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能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适应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和日常活动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1、膝关节各种炎症性关节炎。2、部份创伤性关节炎。3、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后的骨性关节炎4、少数老年人的膝关节炎。5、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6、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软骨坏死性疾病。禁忌症:全身和局部关节的任何非关节活动感染,全身重要系统或器官疾病功能损害等。手术方法:1、测量模板,选用合适的假体。2、取仰卧位,膝关节直切口。3、暴露膝关节。4、切胫骨平面

3、。5、胫骨远端截骨定位。6、放置股骨远端倪截骨定位器。7、截取股骨远端。8、确定股骨形成面截骨模板尺寸。9、股骨远端截骨成形。10、测试关节间隙。11、不保留后交叉韧带股骨髁间开槽。12、测定股骨平面。13、股骨平面开孔。14、试模测试。15、切取膑骨平面16、安置假体。17、检查膝关节活动度,缝合伤口。18、术后指高、抗凝、抗感染治疗,术后地二天开始CPM锻炼。疗效评价:按优、良、中、差进行评价。二、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后压缩骨折老年骨质疏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例,如果不合并神经症状,多采用卧硬板床,经药物等对症治疗,部份椎体压缩严重的患者采用体位复位法缓慢复位。

4、但该治疗方法时间长,并发症多,痛苦大,多遗留慢性腰痛,站立后腰椎高度进一步下降,1990年法国学者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获得满意疗效。近两年该技术在欧美迅速普及,经皮椎体成形术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疗效肯定,见效快的方法、PVP的止痛机理是1、骨水泥的热聚反应致椎体内部及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变性甚至坏死,使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2、骨水泥增强椎体的强度、有效地治疗骨折引起的疼痛。3、骨水泥单体的毒性对椎体神经组织的破坏。PVP的适应症:所有新鲜压缩性骨折。禁忌性:1、椎体压缩大于T52。2、严重的心肺疾病。3、合并神经损伤。手术方法:普通X线机透

5、视下手术,所有病例均经椎弓根途径穿刺,病人取俯卧位,透视下确定手术椎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并在皮肤用龙胆紫标记、消毒、铺巾、局麻下用13号骨穿针从椎弓根标影的外上角向内下角穿刺,穿刺针用骨锤轻轻击入,骨穿刺针压椎弓根内缘时,改为侧卧位,证实穿刺针尖达椎体后缘,且方向正确时,保持侧卧位,继续锤击穿刺针,使针尖达椎体前1/3处,将碘造影剂通过穿刺针注入椎体内,观察造影剂在椎体内的扩散情况,调配骨水泥,为使骨水泥显影,在骨水泥加入造影剂,用1ml专用注射器经穿刺针将处于粘稠阶段的骨水泥注入椎体。注射应在侧位透视下监视骨水泥是否外渗,当骨水泥达椎体后壁即停止注射,将针蕊重新插入穿刺针,拔出穿刺针,如果单侧

6、穿刺,骨水泥分布未超过椎体中线,则同时行另一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单侧椎体3.5-5ml,术后卧床24h,酌情应用抗生素。结果:按优、良、中、差进行评价。三、手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复杂型髋臼骨折是导致髋关节对应关系的严重损伤,处理不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日后严重影响髋关节的功能,我院自99年至今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均为复杂型髋臼骨折、均为男性,年龄23-62岁,核Lefourmel骨折分型,后柱后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1例,横型合并后壁骨折2例,多发伤3例,均在1周内手术。2、治疗方法牵引3-7天后,再次复查骨盆X片,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手术入

7、路,前壁及前柱骨折选用髂腹股沟入路后壁柱,后柱的骨折、横形骨折和坐骨神经损伤选用K-L入路,双柱骨折选用三点延伸Y入路,根据术中所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3、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2年,根据术中直视复位情况及术后X光透视的是视的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fta标准评定,优:骨折(移位3 mm)。术后3个月时复查X线片均骨性愈合。1、髋臼骨折是高能性损伤,?治疗效果不佳,但由于髋臼。四、脊髓圆椎选择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小儿痉挛性脑瘫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以往我院多选用外周神经切除及关节纠形术,效果欠佳,脊髓圆椎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

8、解除痉挛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治疗方法: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俯卧位,切开皮肤至皮下深筋膜,暴露L1、L2椎板,切除L1、L2全椎板,显露硬脊膜、纵行切开,显露圆椎,小心操作,以免误伤圆椎,根据前后根的解剖特点,前根在前,后根在后,前根细,后根粗,在L1、L2椎间外处硬膜内确认L1神经根,其内下为L2神经后根,S2神经后根较粗大,且S1、S2明显的界限,依次确认L1、L2、L3、L4、L5的后根,将各后根分成5-8小束,根据术前痉挛的程度和部位。和电生理刺激代测定的各根支的阀值来测定切除比例,切除后根比例25%60%,切除后根支的长度约3mm,术中注意冲洗硬膜内积血,以防各神经根粘连,并根据吸出的脑脊液量注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以防术后头痛和脑瘫形成,关闭硬膜,逐层缝合,胶片引流。疗效评定,根据肛张力步态的改善分为优、良、中、差、四种测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