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 摘要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不可忽视,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方面。我们在二语习得中应该如何积极的发挥母语的正向迁移避免负迁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迁移 背诵的输入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ang Yan(Education college Wen Zhou University, Ping Yang Zhe Jiang province 325400)Abstract In the second languag
2、e acquisition, language transfer of the mother tongue can not be overlooked. And we group them into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itive, with are reflected in pronounce, vocabulary, syntax and culture. The paper is talking about how we can use the positive transfer and avoid negative transfer
3、in SLA. 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transfer input of recitation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母语起者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必然会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母语已有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必然会影响外语的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为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迁移。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即第二语言中与母语相似的成份对学习者来说是简单而且是有帮助的。 而负迁移则是指与母语相异的成分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而且是起负作用的。(Lado)这两种迁移体现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方面面。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
4、面,如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1 语音迁移。从语音角度看语言迁移看上去好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因为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中的普遍现象,用行为主义语言迁移论就能解释得通。有的讲授第二语言习得的英语本族语教授一听他的学生讲英语,就知道他来自那个国家这种说法好象有点夸张,但它反映了一个普遍接受的现象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别越大,第一语言迁移的程度就越高,对学习者来说难度就越大。英语和汉语之间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这两种语言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汉语中没有象英语中那样的辅音群,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一韵母,学生在读英语时,总习惯在辅音簇之间加一个元音,如blue / blu:
5、/ 经常被学生读成了/ belu: /, print / print / 经常被学生读成 / perint /。 2)英语单词常以辅音结尾。而汉语单词则主要以韵母和结尾,因而中国学生读英语单词时习惯在辅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而两种语言中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则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发音。由于汉语中也有诸如和b以及/ t / 的音,他们就很容易学会发英语当中的和b以及/ t / ,但是老师也应强调这些音在英语和汉语中并不能等同起来。2词汇迁移。由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两种语言的词汇意义也有很大差异。有的英语初学者单纯地以为既然词是代表着一定概念的,那么英语里的某些和汉语代表同一概念的词义是可以一一对
6、应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汉、英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但其中绝对等值的词除专用名词、科技术语等类(如philosophy=哲学,peasant=农民,cock=公鸡,daydream=白日梦)之外,是为数不多的。使用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辨析词义,斟酌使用。母语词汇的干扰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应该着重从词义方面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点:1)某些词汇在汉、英语中内涵或外延不一致而造成负迁移。同样的事物,在汉语和英语中却用大小或层次不同的概念来形成词义。比如,汉语里的“牛” 在英语里至少有三个词:bull(公牛),cow(母牛)和calf(小牛)。一些初学者想表达“小牛”这一概念时,因最先学到cow
7、,常常首先想到用littlecow或smallcow,而这显然是不正确的。2)有些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也带来负迁移。例如 “爱人”不等于lover,汉语里的“爱人”是指配偶,而英语里的lover则指情人。3)对词的蕴涵意义(connotation)把握不准而造成负迁移。我们汉语经常会说道黑马这一词,很多同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black horse这一单词,殊不知在英语里blackhorse是害群之马的意思。而很多同学更是对green power一词不知所以以为就是什么植树造林的力量,却没想到其意思是钱的魅力。3句法迁移。长期以来人们对句法迁移存在着争议,但是,在语序、关系从句和否
8、定名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句法迁移 (正、负迁移) (1989)。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下五种句型:1)主语+系动词+表语 we are students. (我们是学生) 2) 主语+谓语 I got up very early. (我起床很早) 3) 主语+谓语+宾语 I ate an apple. 我吃了一个苹果 4)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I gave him a book 我给了他一本书 5)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we elected him president 我们选他为总统。由于这方面的共同点,就使得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这些基本句型的时候比较容易。这是正迁移,但是也
9、存在着一些负迁移。比如说英语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定语从句,而汉语中是没有定语从句的,所以对英语初学者来说,定语从句就是个很大的障碍。比如说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明明是要说他给我的书很有趣,怎么就变成了The book he gave me is very interesting. 4,文化迁移要分析文化迁移的形式和实质,首先要对文化进行界定和分类。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
10、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胡文仲,高一虹,1997:2-3)。这一分类虽然不够具体明了,但它为文化迁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根据文化的这一分类,文化迁移至少可以分成两种:表层文化迁移(surface structure transfer)和深层文化迁移(deep structure transfer)。第一和第二层次文化的迁移大体上属于表层文化迁移,因为这些文化要素一般是显现的,人们稍加注意就可感觉到不同文化
11、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深层文化迁移是指第三层次中文化要素的迁移。由于它是心理层次,涉及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很难察觉和捕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学习英语中数不胜数。如中国学生到外教家里去作客,吃饭时间主人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bread, 学生很可能第一反应是说,no, no, I am not hungry. 虽然可能已经很饿,但是为了礼貌起见还是要等主人再一次的邀请就餐,可是事实往往是等到了最后主人也没有再让,最好只好饿着肚子。其实学生不了解,美国人请你吃就是在很真心的邀请你,你如果说了不吃,他们也就以为你是真的不饿,而不象我们中国许久以来的传统,总是要推了
12、又推才肯接受才能显的自己有礼貌。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口头表达中的汉语负迁移,已成为当前理论界、教学界探讨的问题。不少学者已撰文探讨,但诸多研究集中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对比以及口头输出各环节上,而对英语口头表达中的输入研究不够。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强调背诵输入在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背诵输入以Krashen(1982)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最佳语言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1)可理解的(2)密切相关的(3)不以语法为纲的(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环
13、境因素,是语言习得的至关重要条件,这即Krashen著名的语言输入论。背诵输入符合Krashen的语言输入原理,通过背诵输入,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触目标语,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而且能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写作交际能力。鉴于我国学生是在脱离目的语语境的非自然环境中学习英语,背诵输入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失为一种最佳语言输入。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进一步探讨如何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来促进外语学习,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参考文献 1 Lado, R. 1957: 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 Ann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 Kasper, G, Pragmatic transfer J .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8): 20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