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482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 摘 要: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由于其“新”的特点,翻译时往往没有借鉴,而新词汇不断涌现的现状又迫切需要建立翻译标准以提供对外宣传质量。维什尔伦的顺应论为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对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亦具有积极地启示意义,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顺应论;中国特色新词; 翻译策略 一、引言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是归化,异化,对等或是等值翻译始终没有定论。而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顺应理论却为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的新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通过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表现出来,而这些新词新语急需被恰当的对外翻译。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具有

2、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对等而成为汉英翻译的一大难题。本文试通过顺应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为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找寻到方法。 二、顺应理论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Verschueren在上世纪80年代酝酿,于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以顺应论来考察,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的语言具有三个重要的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tion)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

3、根本和目的;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 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的一致性。为了达成交际目的,发话人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也会根据释话人或可能的释话人,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来调整自己的策略。所以发话人对于“策略”的选择是受到多方因素制约的,比如:双方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当然,其交际的成功就在于对所有这些因素的顺应。 三、顺应理论与翻译维什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翻译

4、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翻译也可从顺应论的视角去研究。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翻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从文本的取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个阶段都包含译者对多种选择的确定。“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着语言符号之外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翻译活动中的各种选择都与交际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译者必须能够从特定的翻译语境中选择一种具体的翻译目的,而翻译活动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顺应这个翻译目的做出的。译者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前提下,只要能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目的出发,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有意识地选择

5、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从而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四、中国特色新词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体现了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动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为语言使用多样化带来了一个发展契机,每一个特色新词的背后都是一种新文化,新发展乃至新感受的体现,如“富二代”“,豆腐渣工程”“,草根”“,拳头产品”“,抓大放小”等。这就需要我们用准确有效的语言对外传达,努力提高新词的反馈时效性,促进交流,从而在各个方面得到国际的理解继而被尊重。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新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翻译,还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恶劣的影响

6、。因此英语特色新词的英译问题意义重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 五、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译语要有策略地进行选择,并顺应双方交际的目的。从语言的顺应性出发,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成分,而且这一顺应选择是意识的认知过程。为了最大限度的达到双方有效的沟通,就要做到顺应交际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在翻译中国特色新词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理论准则。下面就来看看中国特色新词翻译如何顺应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 (一)对读者社交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对中国特色

7、词翻译取向的选择正是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对社会大环境的一种顺应。如中国特色词语“红包”的对外翻译,汉语中“红包”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或奖励等,英语中现成的释义就是“a red paper envelope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tip, bonus, etc.”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文章呼吁各医院加强对医生的医德教育,不得向病人索取红包。”此翻译却不确切,无法使外国读者明白其意。因为作为外国人,他们的社交世界中的“红包”没有如今有指送礼和行贿的钱,是一种不正之风的表现的概念。 under the table payments from patients”。

8、这样译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更重要的是为外国人点出了“红包”的本质,顺利达到意义的交流目的。 (二)对读者心理世界的顺应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话语的需要和说话人的心理世界是要相互顺应的。例如“龙”这一意象,中西方文化在该词上有巨大文化差异,“龙”在汉语文化中有着独特丰富的国俗语义,传说中的龙是造福万物的神物,权威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含贬义,是凶残,邪恶,罪孽的化身。而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虎”都有“威武”“,勇猛”“,雄壮”和“力量”之意。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应调整其译为“Four Asian Tige

9、rs”,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s”,这样在对外宣传中容易更好的相互理解而不至于造成误会和尴尬。由此可见,为了成功地进行交际,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言语,译者需要顺应读者的心理世界,使交际双方必须求得认知心理的平衡,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隔阂。通过对读者心理世界的最佳关联,以求顺应读者心理世界,达到交际目的。 (三)对读者物理世界的顺应物理世界因素主要指时空的指称照应关系,也包含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形象等。例如,云南印象是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系列之一,在对外宣传中,这一剧名最先使用的是英译“Yunnan Impression”,但这个英译在对外宣传中没有达到吸引外国观众的预

10、期效果,经过研究后将英译改为“Lookin g for Shangri-la(寻找香格里拉)”后,顿时吸引了大批海外观众。抛开其中的商业宣传因素不提,仅从语言翻译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从这一翻译的改动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是顺应读者物理世界的翻译策略在起作用。因为对中国观众来说“,云南印象”这一名字已足够,我们会立刻领悟到其中意境,与云南清新脱俗,纯朴秀美的景物产生联想;对于外国人来说,对中国地理,及云南省能有我们这般了解和领悟的恐怕只有少数,而香格里拉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最能和云南印象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形成对等关联的,寻找到心中的香格里拉是每个人的梦想。所以这一改译顺应了读者的物理世界,顺利的达到

11、了翻译的目的。 六、结语我们把交际看作是个明示推理过程、一个不断做出顺应与选择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目的语的认知语境进行推理,做出语境假设,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要顺应语境中读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及社交世界,把握好原语与译语的文化取向,选择最佳的译语。 参考文献:1 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Arnold,1999.2 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曹群英.顺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外语学刊,2007,(6).4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eren的新作评介.现代外语,1999,(4).5胡桦.顺应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学科园地,2008,(12).6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4(2).7王建国. 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外语研究,2005,(4).8张健.报刊新词英译纵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9.9张晓梅.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阐释力.山东社会科学,2005,(12).10卓新光,王晶.顺应论视角下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