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529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精简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央视公益广告词大全(共9篇) 篇一:央视公益广告影 视 广 告 论 文央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 内容摘要:2016年1月起,央视多个频道分别播出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该系列由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打包篇组成。打包篇爸爸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认不出儿子。儿子带他外出吃饭,盘子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竟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儿子愣住了,爸爸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他忘记一切,却不忘对儿子的爱。妈妈的等待用悠扬的乐曲,缓缓讲述一段青春与流逝的故事。那个曾经牵着你一起奔跑的人,那个默默陪伴你成长的人,渐渐已经追赶不上你的脚步。老爸的谎言描述了

2、一位年迈的父亲为了不让在外工作的女儿担心,在电话中刻意扮演轻松,隐瞒妈妈生病住院,自己独自照顾的真相。平实无华的语言,哀而不悲的基调,让漂泊在外的子女们感慨万千。 关键词 :影视广告 创意 关爱老人 影视广告是从影视的形态出发,从本质及作用等诸多方面,有依据地直接论证产品或者服务的优点,吸引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此类型的诉求方式有助于适合与新产品或服务的导入。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

3、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一 、广告创意:来源于身边真实生活 创意是“说什么”与“怎么说”辩证关系,创意的极其重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通俗地讲,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影视广告就是通过影视的途径去解决广告的目的,创意就是就是你在影视广告中的一种独到的特别的想法,能够解决你的影视广告的目的的特殊路径。 初看这三则广告的时候,容易被简单的画面,朴实的话语所感动。或许正是因为这则广告打包票的灵感来源于身边杨同事真实事件。导演用一件真实的事件改编,加以创作性的提升,用真实亲情的一瞬间去感染观众,简单却富有冲击力。伯恩巴克曾说过“杰出的广告创意不是夸张,

4、也不是虚饰,而是要竭尽创意人员的智慧使广告讯息单纯化、清晰化、戏剧化,使它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而难以磨灭的记忆”。影视广告的冲击力不仅只表现在画面部分,还体现在创意的内涵当中。因为,一种创意虽然要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但很多的能震撼心灵的还是创意当中所包含的思想。同样,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用悠扬的乐曲,缓缓讲述一段青春与流逝的故事。广告呼吁每个人停下脚步,等等那个为你而无悔青春流逝的女人。这也是对真实的女性的写照。通过简洁的画面,朴实的感情,深刻揭示本质,透彻剖析事理。正如,创意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有时候身边看似很简单的一瞬间却包含着生命中的真、善、美。所以,这种从身边的一瞬间或许灵感,加以修

5、饰得到的广告,让人感动,富有冲击力,重要的是让人铭记于心。 二:广告诉求点:关爱老人 诉求点是指某商品或服务在广告中所强调的、企图劝服或打动广告对象的传达重点。诉求点即广告对象。包括:产品、品牌、以及折射社会生活或具有宣传意义的事例广告。 这篇创意广告文案运用了公益广告诉求策略,该作品中创意与策划的意旨在于通过真实事件去让观众自觉性意识到关爱老人,阐述观众的责任,另一层面体现了亲情的伟大,这是一则社会性题材,从而导致它反映的基本是我们的社会问题,这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其实,就算即使在年老患上老年痴呆,也知

6、道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这或许是可悲的,可悲的在于父亲一直在奋斗,却没有真正为了自己,却又是伟大的,伟大在于父爱其实也有无私的一面。所以,这一则广告,激起儿女对父母的那种关爱。人的态度,是扎根于情感之中的。如能让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就会引起人的共鸣,更何况东方民族尤重感情。所以央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平实无华的语言,哀而不悲的基调,让漂泊在外的子女们感慨万千。 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缺乏照料、精神孤独等生存危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时下许许多多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前,很多空巢老人,往往有一定的积蓄,有稳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收入,因

7、此在物质方面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疏于对其探望、照顾,精神上很孤独。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老人也在矛盾中,一方面希望儿女多回家看看陪陪自己,另一方面给儿女自由闯出自己的世界,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工作。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奋斗中的儿女们都忘记抽取时间多陪父母,偶尔抽取一些时间打下电话,那又可曾想过,多陪在父母身边才是真正的尽孝。儿女在外奋斗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却往往这样丢失了最纯碎而又容易得到陪伴在亲人身边的那一种幸福。俗话,百善孝为先。现在儿女不应该等到尽孝,而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关心老人,多陪在父母身边才是重要的。 三、结语 影视广告创意的魅力在于让人们认

8、知并且认可,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的公益广告,电视公益广告的影响是生动而且深远的。它利用各种艺术手段,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之中,并通过多时段高频次的播出,在短时间内达到一种“势”,从而打动观众,影响观众。这三则广告是一系列“关爱老人”的公益广告,深刻揭示本质,透彻剖析事理。广告的创意来源于生活,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篇二:央视公益广告令众多网友泪奔央视公益广告令众多网友泪奔 爸爸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认不出儿子,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儿子带他外出吃饭,盘子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竟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

9、袋。儿子愣住了,爸爸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这是央视正在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关爱老人打包篇中的情景。这个短片一播出,就在各大视频网站和微博上被广泛转发。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打包篇的创作团队,他们告诉记者,这段公益广告的创意灵感,是来自身边一对父子间的真实故事。 他忘记了一切 却不忘对儿子的爱 近日,央视播出的一则以患有老年痴呆症父亲为主角的公益广告短片让许多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段公益广告是央视专门打造的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的其中一篇打包篇,短片由香港著名广告导演侯仲贤执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孝”为主题,讲述了一份埋在父亲心底的对儿子的爱。 广告一开始,一位老人表情木讷地望向家

10、门,等待着儿子的回家。“爸,爸,给我开门!”可是等到儿子回来敲门,老人却慌了起来,一句“我不认识你”让儿子倍感震惊。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越来越差。害怕不能继续照顾儿子,这位老爸开始在清醒的时候,用写纸条的方式继续挥洒着父爱,“记得多穿衣服”“带钥匙”等。渐渐地,老爸病症加重,冰箱在哪,洗衣机在哪,这位爸爸连自己刚做过的事情,有没有吃过饭都记不得了。有一天中午,儿子带着父亲去外面吃饭,盘子中剩下了两个饺子,当着一桌子亲朋好友的面,爸爸居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儿子看到,立刻抓住了爸爸的手,又羞又急地问:“爸,你干嘛?”这时,已经说不清楚话的父亲却吃力地说:“这

11、时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爸爸的回答让儿子愣住了,原本以为爸爸已经忘记了一切,可是却从未忘记对儿子的爱。 广告源自真人真事 父亲原型因病入院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拍摄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的某知名广告公司业务总监唐睿,他告诉记者,打包篇中的故事全部来自一位同事杨先生和父亲之间的真实故事。接到央视公益广告的拍摄邀请之后,唐睿和同事马上召开了会议,在谈到“孝”这个主题时,他的同事杨先生情不自禁地向同事们说起了自己的父亲。杨先生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看着儿子问“你是谁”,甚至会因为不认识儿子而把杨先生拒之门外。但是,一次聚会上,父亲却把几个饺子放进了口袋里,想要把饺子拿回家给儿子吃。当杨

12、先生说完父亲的故事,与会的几个同事被深深地打动了,甚至还有人哭了出来。当时大家一致决定,要把杨先生和父亲的故事拍下来,和更多的人分享这份深沉的父爱。一般的公益广告因为预算有限,所以在拍摄时难免会有许多将就。然而,拍摄关爱老人系列,业务总监唐睿却用这个感人的脚本,以友情价请到了广告界大腕导演和拍摄团队进行制作。整个系列花费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 打包篇这则公益广告顺利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了,然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爸爸的原型,杨老先生却不能及时看到儿子的作品。记者了解到,杨老先生春节过后因为病情恶化住院,目前还在接受治疗。而他的儿子也请假始终陪伴在父亲的左右。这位孝顺的儿子曾告诉同事:“即便是父亲再

13、也认不出我了,我也要让他一睁眼就能看见最爱的儿子。” 网友感动流泪 分享亲情的瞬间 打包篇一经播出,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并在各大视频网站和微博上得到迅速的传播。土豆、优酷、56等视频网站的点击量都超过了十万,不少名人学者看到后也大受感动,在自己的微博分享了这段感人的父爱故事。不少网友看完之后纷纷表示“被深深地感动到了”,并将其称为“催泪弹”。 网友“蓝维维”留言:“可怜我父亲连得老年痴呆症的机会都没有就走了。每次深夜想起都鼻子一酸。”网友“极品无肉不欢”回忆:“当年老爸因为工作条件艰苦,夏天发冰棍老爸总舍不得吃,用保温杯装好了带回家给我吃,自己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网友“晓剑世界”称:“我

14、母亲还健康,也是如此,剩下最后一块鱼(或一块扣肉),夹给她,她也会念叨,你没有了啊。”参与这则广告的业务总监唐睿表示,看了广告,自己的许多朋友带着爸妈去医院做了体检。一些父母在外地的同事,专门给父母打了电话说“我爱你们”,他们怕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链接: 2016年1月起,央视多个频道分别播出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该系列由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打包篇组成。 老爸的谎言描述了一位年迈的父亲为了不让在外工作的女儿担心,在电话中刻意扮演轻松,隐瞒妈妈生病住院,自己独自照顾的真相。平实无华的语言,哀而不悲的基调,让漂泊在外的子女们感慨万千。 妈妈的等待用悠扬的乐曲,缓缓讲述一段青春与流逝

15、的故事。那个曾经牵着你一起奔跑的人,那个默默陪伴你成长的人,渐渐已经追赶不上你的脚步。广告呼吁每个人停下脚步,等等那个为你而无悔青春流逝的女人。 打包篇讲述一个失智老人慢慢失去了记忆,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但身为父亲的他却没有忘记在餐厅打包一份儿子爱吃的饺子。那份深埋在父亲心底的爱瞬时戳中泪点,感动无数观众。 篇三:央视:汇聚力量的公益广告央视:汇聚力量的公益广告 1978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开始以文字和画面的形式播出公益广告,这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公益广告。1987年10月,央视开播广而告之栏目,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时至今日,中国公益广告事业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公益广

16、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社会清新剂”的作用。 2016年,央视副台长罗明说:“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如果能点亮其他的灯,那么整个社会就是一片光明,希望公益广告像一盏灯一样传递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尤其是对于央视来说,社会效益远比经济效益更加重要。 基于社会效益的广告美学 央视的公益广告一直以来秉持这样一种理念:一方面要遵循艺术创作的美学规律,另一方面要强调对弱势群体、苦难境况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美好人性和良好风气的提倡与肯定。公益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展示人性的“真、善、美”。 公益广告要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符合受众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标准,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

17、因此公益广告就必须具有广告美学特征。另一方面,公益广告能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是衡量其成功是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由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央视联合拍摄的“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公益广告就是广告美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杰作。希望工程的标志形象“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当时是安徽省金寨县(国家级贫困县)张湾小学一年级学生。在黑白相间的画面中,一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里充满着梦想与悲伤,仿佛在向社会诉说“我要上学”的渴望与呐喊。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情感诉求方面,“大眼睛姑娘”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强烈震撼,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唤醒了各界人士的爱心意识。因为观看公益广告,人们对这些渴望知识却无法求学的孩子充

18、满了同情,强有力地促进了希望工程的发展。 希望工程实施十几年来,累计接收社会捐款超过35亿元,在农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13000多所,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304万学生提供资助,其中资助了十几万名大学生。 央视公益广告的特征 回顾央视30多年来的公益广告史,不难看出,其制作的公益广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正是由于秉持了广告美学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传播理念,央视公益广告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征。首先,央视公益广告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顺应、引导主流观念。比如,1998年,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央视邀请刘欢、那英等明星拍摄从头再来、脚步等公益广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2003年,央视邀请韩红等

19、明星拍摄生命永不言败等抗击“非典”公益广告,不仅在舆论上给予全国人民抗击灾难的力量,同时唤醒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意识;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央视在第一时间推出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央视公益广告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其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是分不开的。遵循主流意识形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梳理价值需求,是央视公益广告取得成功的关键。 其次,以引导文明的社会风尚为重点,央视推出了一系列公益广告。比如,1999年央视联合李嘉诚先生推出“知识改变命运”系列公益广告,2001年推出“爱心传递”系列公益广告,2016年推出“扬正气,促和谐”系列公益广告,2016年推出“文明出行”

20、系列公益广告。一系列公益广告为公众提供了文明行为的价值标准,公众在公益广告传播的价值理念影响下,逐渐接受了公益广告倡导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再次,央视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为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为公益广告运作注入资本的力量。从第一则公益广告开始,中国公益广告运作形成了政府行政化运作、媒体运作的模式。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资金短缺的情况,央视开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社会化融资。1994年年初,央视以企业冠名方式吸引企业参与公益广告事业。2001年1月1日,哈药集团六厂在央视播出系列公益广告。2003年,海尔集团助抗击“非典”公益

21、广告。2016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统一方便面以希望篇公益广告向社会传递“统一千禧之爱公益基金”信息,将公益精神和体育精神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事实上,企业参与公益广告,可以在商业利益和公益事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企业的商业利益以公益利益为基点,传播健康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发展。 最后,作为一个强势媒体,央视选择在最佳时段播出公益广告,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央视认为,一个有力量的媒体一定要有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力量。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有责任为13亿中国人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传播先进文化,用公益广告凝聚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自2016年3月起,央视黄金时段高频率

22、播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40多条。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央视分别在晚间1951和2145两个黄金时间段,开辟1分钟和2分钟两个播出平台。2016年5月,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相信篇公益广告,时长2分钟,以濮存昕的感人话语“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为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公益广告的未来 央视公益广告强调“汇聚力量、传播文明”,希望与社会各界尤其是有正面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人士一起,传播文明,传递爱心,鞭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介绍说,央视2016年推出“汇聚力量、传播文明”公益广告项目,并采取七项举措:成立“公益广告专项工作机构”;推出10

23、0支以上的电视公益广告;组织优秀的央视播音员主持人拍摄公益广告,并邀请50位以上的各界名人参与;安排更多的时间播出公益广告,力争在多个频道安排固定时段播出;面向社会,征集公益广告主题、创意及成片;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公益广告创作和研究;呼吁并推动设立中国国家级的公益广告奖项。 央视开展的公益广告系列活动,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影响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改写了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史。央视面向未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必将对中国公益广告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四: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生活没有彩排,人生也没有彩排。 总会有些时候,满心期待换来的是失望或者是不体谅。 环顾四周,是乎只有你自己在徘徊。 努力

24、了好像还是看不见希望。 你甚至一度认为,没有人比你更加的不如意了。 渐渐的,你会开始不自信不勇敢不愿向前。 然而,每当这个时候,你都能在心中听到一个声音,清晰而见、再来一次。 当生活的哨声响起, 再一次,选择责任与担当; 再一次,为成长积蓄力量; 再一次,只为追逐的梦想更近些; 再一次,为了更多人能分享阳光; 再一次,相爱在通往年轻的路上; 再一次,坚守心中的完美。 这一刻,每个平凡人旧的自我离开,新的自我诞生。 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我们总会在逆境中汇聚起再一次的能量,这个民族只会越挫越强,这个世界永远欣赏每一个敢于再来一次的人。 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 篇五:中央电视

25、台公益广告30年大盘点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30年大盘点(1978-2016) 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类似今天公益广告类的节目,此后在公益广告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先后开展了“倡导文明之风”、“下岗职工再就业”、“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工程助学行动”、“抗击非典”、“节约创造价值”、“红盾护农”、“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传统节气”、“抗震救灾”、“扬正气、促和谐”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广告活动。 一、公益广告的创作与播出 1、广而告之中国公益广告史上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 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广而告之栏目,每天一至二次,每次30秒或一分钟,这是中国公益广告史上第

26、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大手笔的开创了中国大陆公益广告的先河。从此,公益广告走进了国人的视线,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并逐渐发挥了公益广告应有的影响力,成为我国广告行业与公共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初的公益广告目的是“倡导文明之风”,所有的费用都是由电视台出资,没有任何商业回报。每天以小故事的形式弘扬公益主题,以树立社会良好风尚为己任,倡导社会公德,亲近、易懂,可以说,广而告之为中国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电视公益广告研讨会:为业界搭建交流平台 1994年,中央电视台组织开展了“第一届电视公益广告研讨会”。1996年4月2224日,在北京组织召开“首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题材会”,全

27、国15个省、市电视台参加了这次活动。以行业领军之姿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电视公益广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3、“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征集比赛”:唤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2001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等几大部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大赛”。中央电视台组织了76家广告公司参与思想道德公益广告的制作工作,从11月1日起在新闻联播前、“国歌”之后的这段时间,每天播出思想道德公益广告,这是为了配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退出进行宣传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播出的公益广告有共同的力量、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爱我中华,再创辉煌等,每条长度在30秒到6

28、0秒之间,在中央电视台11个频道中播出,每天播出不少于22次。 2006年年初,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四大部委联合举办“全国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征集比赛”,作为联合主办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为21条入围广告作品提供了高频次的播出平台。从1月29日开始在一套、二套、三套、四套、七套、新闻频道等频道播出。此外,还在央视国际网站和中国电视报上开设了本次大赛的专题和投票专区,加大了整体宣传力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4、新闻联播播出长秒公益广告:推动中国公益广告发展 200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由青岛模范工人许振超亲自出演的公益广告劳动创造人生价

29、值,时长达一分钟。2016年3月5日,公益广告婴儿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该电视公益广告展现的则是婴儿睡梦中对未来的追求与渴望,将人类生命最初的梦想与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相融合,阐述2016北京奥运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16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完整播出由该台广告部策划制作的长达2分钟的公益广告相信篇,该电视公益广告以著名演员濮存昕真挚感人的话语,消除人们对公益事业的不信任,唤起人们内心的公德意识和行动信心,阐释了“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的中心思想。 二、公益广告引导良好社会风尚 1、“下岗职工再就业”题材公益广告:鼓舞斗志、感动人心 “心若在,梦就在,

30、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刘欢在公益广告片从头再来中荡气回肠的歌声,这歌声不知鼓舞了多少人的斗志,点燃了多少破碎的希望,深深感动了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激励大家再次起航去创造新生活。 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推行下岗再就业政策。1998年,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一题材,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系列鼓舞斗志、感动人心的公益广告,其中包括从头再来、支持就是力量、脚步等,这些公益广告片全部以真人真是为基础制作而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众多商业广告,成为人们的话题之一,起到了公益广告引发社会关注,震撼大众心灵的作用。 2、

31、“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1999年,世纪交替之际,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经受着新、旧浪潮的冲击。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联合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共同推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系列公益广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投入港币1600万元,广告分40集,每60秒都是一个微型故事。通过各个层面的人生变迁、大背景下的波澜壮阔和烛光幽微的演绎方式,以一沙一石观察世界,诠释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概念。知识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得到广泛关注。 3、“节约创造价值”:和谐社会从每一个人开始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用水、用电大幅增加。2005年7月,正值盛夏,许多城市出现了水电供应

32、紧张的局面。中央电视台在此关头推出“节约创造价值”系列公益广告,包括省电篇、政府大有可为篇、变废为宝篇、价值对比篇、拍卖最后一杯水、一瓶空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及节约资源,健康生活等。“全国空调每调低一度,一年将节约数十亿度电”,鲜明的数字不仅巧妙说明了问题,而且给人们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使人们明白自己微笑的言行都可以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加强了人们节约资源的观念,有助于创造一个节约型的社会。 4、“扬正气、促和谐”:宣传廉政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2016年8月中旬,全国范围开展“扬正气,促和谐”全国廉政公益广告创作展播评选活动。央视广告部拍摄制作由姚明主演的裁判篇和由国家体操队主演的正气篇,

33、广告主题为“认认真真比赛,干干净净做人”,宣传廉政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广告创意新颖、制作精良,受到中纪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一致扬。 三、公益广告与重要历史事件同行 1、“希望工程助学行动”:重视知识、重视教育 为了进一步扩大希望工程的宣传影响,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的开展,2002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联合拍摄制作了“希望工作助学行动”电视公益广告,广告感召了众多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大力推动了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贫困孩子从中受益。 2、“抗击非典第二战场”:唤起民众的爱心和行动 2003年,我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全国人民顽强抗击“

34、非典”的战斗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之外,还开辟了一个特别的抗击“非典”的第二战场:公益广告。从4月下旬开始,中央电视台联合企业、广告公司迅速行动,推出近20支抗击“非典”公益广告片,在各频道大量播放。这些公益广告“入心、入脑、入耳”,以强大的感染力传递勇气、责任和信心,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心和行动,为大家齐心协力击败非典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中央电视投入了300万元制作费,用以播放这些公益广告的时段价值总额更是超过2亿元之巨。如此集中、大规模地播出公益广告史无前例,而公益广告同电视新闻报道的首度组合出击更是值得一提。密集的播放频率,在公益广告宣传的历史上开了先河,中国电视公益广告进

35、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3、“红盾护农”和“新农村”公益广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指导下,2006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拿出定量的广告时间,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播放“红盾护农”的公益广告,为农业、农村、农民争取更多的利益,把温总理29次的呼吁转化为实际行动,助推“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2016年8月,制作了以“走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公益广

36、告,高频次播出。“走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公益广告生动描绘出了和谐、美好的中国农村,向观众展现出了一幅连贯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一股农村的新风吹满荧幕。 4、“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2016年1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第二十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在2016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调整节目编排,开辟专门时段,陆续播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迎讲树”公益广告从社会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创意,得到了多位演艺明星、知名主持人和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华人的热情支持和踊跃参与,增强了

37、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拍摄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参与拍摄和制作的人员超过2000人。 中央电视台不仅把“迎讲树”公益广告在多个频道的黄金时段高频次播出,同时,还提供给各个地方电视台播出,在平面、网络等多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并在英国天空电视台等海外电视机构播出。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广泛播出,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之风。 5、“抗震救灾”公益广告:用媒体的力量凝聚人心 2016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多个频道24小时不间断直播,运用多种形式,集中频道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全面深入报道抗震救灾情况。 为了弘扬平凡人物的闪光之处,将中国人民

38、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的精神发扬光大,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迅速行动,5月13日开始组织创作,14日就播出了第一支公益广告“到达篇”,接着又在5、6月陆续创作、播出了“悲情篇”、“短信篇”、“牵手篇”、“凝聚篇”、“敬礼篇”、“积木篇”等七支公益广告,用媒体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5月18日晚,央视直播“爱的奉献2016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共募集15.15亿元人民币,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募集数额最多的以此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展现了抗震救灾的成果,同时振奋了民心,鼓舞了斗志,坚定了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指挥部署下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决心和信心。四、不断创新的公益广告

39、 自2016年3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推出节日、节气系列主题公益广告,在各频道广告时段中播出,挖掘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节日、节气系列公益广告以月为单位,每月制作一支主题公益广告,选取当月最值得关注的节日或传统节气作为主题,如2016年 3月版公益广告以“植树节”为主题,号召全社会注重环境保护、积极植树造林,共建绿色家园。此后陆续推出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以及“清明”、“重阳”、“端午”等节日、节气为主体的公益广告。 节气系列公益广告是2016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在公益广告方面的创新举措,积极挖掘和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旧历年节日、节气的社会意义,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弘扬正气、引导

40、舆论,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更凸显国家级媒体的社会责任。 篇六:央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 央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 :2016年1月起,央视多个频道分别播出了“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 该系列由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打包篇组成。这是精选的三则触动心灵的影视广告,为爱而坚韧、勇敢、包容、无私、奉献找寻心灵本真,感悟丝丝触动,享受内心与情感的盛宴。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唤醒和传播爱与善的意识。让我们每个人都把心灯点亮,关爱老人,一点点驱走长辈的寒冷与黑暗! :公益广告 影视广告 关爱老人 一、影视广告和公益广告的界定 (一)影视广告的含义 影视广告是从影视的形态出发,从本质及作用等诸多方面,

41、有依据地直接论证产品或者服务的优点,吸引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此类型的诉求方式有助于适合与新产品或服务的导入。 (二)公益广告的含义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三)“关爱老人”系列公益广告体现的基本特征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社会价值就是精神价值。它主要作用于 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多

42、种需要。而公益广告能够存在当今社 会,是因为它能满足于当今社会的某种需要,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性、教育引导 性和艺术性等方面。 1、社会责任性 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性是以情感沟通来实现的,以赏心悦目的情感符号使受众心 领神会而倍感亲切,享受到公益广告所带来心理满足。公益广告的责任性不仅可以当 作思想教育的手段,还可以实现公益广告对以人性为内核的人文观点的寻觅,并且还 能进行美育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 公益广告设计语言用情感营造关注人性发展的氛围。公益广告本身具有鲜明的社 会和文化功能,对受众的影响大到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小到内心触动和感悟,都能 形成自

43、己独特的影响与导向。老爸的谎言这篇创意广告文案运用了公益广告诉求策略,该作品中创意与策划的意旨在于通过真实事件去让观众自觉性意识到关爱老人,阐述观众的责任,另一层面体现了亲情的伟大,这是一则社会性题材,从而导致它反映的基本是我们的社会问题,这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2、教育引导性 现代社会里的公益广告是最佳的大众社会教育工具。由于公益广告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是在人们欣赏公益广告时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所以它比较容易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这对公益广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公益广告体现整个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使人们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使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这是公益广告的使命。公益广告的播出和

44、发布往往在一段时期内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打包篇三篇广告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子女不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给父母足够的关怀。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应该等着尽孝,而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关心老人,多陪在父母身边才是重要的。 二、广告创意:来源于身边真实生活 创意是“说什么”与“怎么说”辩证关系,创意的极其重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通俗地讲,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影视广告就是通过影视的途径去解决广告的目的,创意就是就是你在影视广告中的一种独到的特别的想法,能够解决你的影视广告的目的的特殊路径。 初看这三则广告的时候,容易被简单的画面,朴实的话语所感动。或许正是因为这则广告打包篇的灵感来

45、源于身边杨同事真实事件。导演用一件真实的事件改编,加以创作性的提升,用真实亲情的一瞬间去感染观众,简单却富有冲击力。伯恩巴克曾说过“杰出的广告创意不是夸张,也不是虚饰,而是要竭尽创意人员的智慧使广告讯息单纯化、清晰化、戏剧化,使它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而难以磨灭的记忆”。影视广告的冲击力不仅只表现在画面部分,还体现在创意的内涵当中。因为,一种创意虽然要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但很多的能震撼心灵的还是创意当中所包含的思想。同样,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用悠扬的乐曲,缓缓讲述一段青春与流逝的故事。广告呼吁每个人停下脚步,等等那个为你而无悔青春流逝的女人。这也是对真实的女性的写照。通过简洁的画面,朴实的感情,深

46、刻揭示本质,透彻剖析事理。正如,创意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有时候身边看似很简单的一瞬间却包含着生命中的真、善、美。所以,这种从身边的一瞬间或许灵感,加以修饰得到的广告,让人感动,富有冲击力,重要的是让人铭记于心。 三、广告诉求点:关爱老人诉求点是指某商品或服务在广告中所强调的、企图劝服或打动广告对象的传达重点。诉求点即广告对象。包括:产品、品牌、以及折射社会生活或具有宣传意义的事例广告。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其实,就算即使在年老患上老年痴呆,也知道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这或许是可悲的,可悲的在于父亲一直在奋斗,却没有真正为了自己,却

47、又是伟大的,伟大在于父爱其实也有无私的一面。所以,这一则广告,激起儿女对父母的那种关爱。人的态度,是扎根于情感之中的。如能让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就会引起人的共鸣,更何况东方民族尤重感情。所以央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平实无华的语言,哀而不悲的基调,让漂泊在外的子女们感慨万千。 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中国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缺乏照料、精神孤独等生存危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时下许许多多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前,很多空巢老人,往往有一定的积蓄,有稳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收入,因此在物质方面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疏于对其探望、照顾,精神上很孤独。

48、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老人也在矛盾中,一方面希望儿女多回家看看陪陪自己,另一方面给儿女自由闯出自己的世界,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工作。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奋斗中的儿女们都忘记抽取时间多陪父母,偶尔抽取一些时间打下电话,那又可曾想过,多陪在父母身边才是真正的尽孝。儿女在外奋斗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却往往这样丢失了最纯碎而又容易得到陪伴在亲人身边的那一种幸福。俗话,百善孝为先。现在儿女不应该等到尽孝,而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关心老人,多陪在父母身边才是重要的。 三、结语 影视广告创意的魅力在于让人们认知并且认可,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的公益广告,电视公益广告的影响是生动而且深远的。它利用

49、各种艺术手段,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之中,并通过多时段高频次的播出,在短时间内达到一种“势”,从而打动观众,影响观众。这三则广告是一系列“关爱老人”的公益广告,深刻揭示本质,透彻剖析事理。广告的创意来源于生活,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张明新著,公益广告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149页 汤狄龙著怎样创作广告,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29页 高萍:公益广告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4页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年1月 朱健强:改革开放30年电视公益广告主题回眸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 参考网站:百度 网页链接地址 老爸的谎言:/v_sho/id_XNTUzNzY0Nj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