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531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6 期 总第 97 期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高 桂 莲内容提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思维习惯对理解与表达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第一部分论述了语言 、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用例证说明导致误解误译的原因除了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外 ,还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语言学家黑雅卡瓦 ( Hayakawa) 在其语言的使用和误用( The Use and Misuse of Lan2guage) 一书中说 :民族的语言表达与其思维方式有关系 ,在国际交往中值得注意 。近几十年来 ,语言学界

2、对此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研究 。人们发现 ,思维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思维赖以存在的载体 ,是思维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可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 ,人们通过语言来感知 、理解 、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 ,也通过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心活动 ,进行相互间的思维情感交流 。作为表露思维和传递感情主要手段的语言 ,在组织和表达方式上 ,取决于民族思维方式 。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 Sapir) 在语言论中指出的那样 “ 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 ,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 。”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世界感知的角度有所不同 ,认知视点不尽相同 ,思维方式及心理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这些差异反映到语言形式上 ,便给外语交际中的相互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 ,对翻译过程中语义理解和表达都有影响 。本文拟从文化与语言 、表达与理解等几个方面谈谈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与语言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共同劳动创造的结晶 。它们有着民族和社会的属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为文化外在表现的语言 ,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 ,不仅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 、伦理道德 、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 ,而且还体现着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思考方式 、思维习惯和心理态势 。现就汉英两种语言为例 ,作一比较分析 。汉语是汉民族

4、在长期共同劳动生活中创造的 、具有汉民族特征的语言 。它不论从文字上还是从句子结构上都与汉民族的思维有着深刻的联系 。就文字而言 ,象形的汉字以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 ,是从形上可以直接理解其意思的文字 。它不仅能突破时空局限 ,而且与思维联100系紧密 。这是汉民族以直觉形象为原型 、注重图像化 、在图像的基础上加标记来记事而形成的文字 。它的形成 ,与汉民族从整体上看待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有关 ,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汉字的音节特征 ,即可“声入心通”,也可“形入心通”。与此相比 ,英语的词则为表意性拼音文字 。它与西方民族形成的扩张性 、冒险性性格相关 。它与西方人的纯思辨的抽象思维方式及

5、文化心态有关 。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沃尔夫 (Whorf) 认为欧美人善于利用空间 (立体) 思维 ,常对时间 、强度和趋势进行三维描述 ,如 long/ short interval of time ,high/ low intensity ,tendencyto rise/ fall。语言学家霍凯特 ( Hockett) 也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各民族观察事物和组织讯号方式的差异 。就火车而言 ,中国人称为火车 ,即火 (fire orsteam) + 车 (cart) ,而英美人却称做 railway train ,即 rail (铁轨) + way (路) + train (cart) 。

6、中国人观察的是火与汽 ,并以此组织语言讯号 ,而英美人注意的是轨与道的运行方式 ,并冠之以相应词语 。可见“思维是全人类的 ,不同民族存在着共同的思维 ;语言是民族的 ,不同民族存在有不同的语言”。所以 ,表达同一思维内容的两个民族语言的差异是绝对的 、明显的 。有时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一些难以对应的词 。如“GoodMorning ,teacher. ”这一招呼语是我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早上在校园里碰到老师时 ,或在课堂上起立时常用的问候语 。我们汉语中的“老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此处的老师不仅是呼语而且还是尊称 。但英语中的“teacher”既不能用做“呼语”,更不是“尊称

7、”。在英美国家 ,学生对老师的称呼一般是在姓前加 Mr1 、Mrs. 或 Miss ,如 Mr1/ Miss Green ;Mrs1Nolen ;大学 生 也 可 按 老 师 的 学 术 头 衔 ( Professor/ Prof1 ) 如Prof1Zog ; 或 学 位 称 呼( Doctor/ Dr1 ) 如Dr1 Ginous 等以示尊称 。其实“老师”,这个词在英语中不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用法上都没有与汉语完全相同的对应词 ,但我国学生却习以为常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固有文化的思维直接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学习 。这里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问题 ,而更大程度上是汉族人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上受文化

8、因素制约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当然 ,语言有时会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的制约 。就文化特征而言 “在西方,从古希腊起就强调矛盾和冲突 ,强调两极对立的二分法 ,认为不和谐才是美 。”在思维习惯上 ,东西方也有明显的差异 “东方人见到统一忽,视了区别 ,西方人见到区别遗忘了统一 。”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导致不同的语言审美观 。汉语常常是和谐对称才是美 ,英语等西方语言常常是参差错落才是美 。如 :He sat there and watched them ,so changeless changing ,so bright and dark

9、,so grave and gay.他坐在那儿注视着 ,觉得眼前的景象 ,既是始终如一 ,又是变化多端 ,既是光彩多目 ,又是朦胧黑暗 ,既是庄严肃穆 ,又是轻松愉快 。It was a bright September afternoon ,and the streets of New York were brilliant with moving men1 这是 9 月的一个晴朗的下午 ,纽约的大街上人来人往 ,五光十色 。二谈到语言之间的差别时 ,语言学家常常引用 Martin Joos 说过的一句话 “语言之间的差别:会是无穷无尽 、难以预言的 。”而这种差异就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语言

10、能力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译者必须对原文从语义 、语法 、语用和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才能正确理解 。与语言 、文化有关的还有一个思维模式的差别 ,因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思维的表达 ,思101维是靠无声的语言来完成的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别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之后 ,也给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理解任何一个句子 ,都必须依靠头脑里储存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词库 、语法等语言范围的东西 ,而且包括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不断积累的 ,而且它的可靠性也是在不断地验证 、不断地修正的 。Whorf 曾经在调查失火的原因时发现对词语的误解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一个人如

11、何判断 、思考取决于他的语言中有什么词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语言决定思维的理论 :一个工人把烟头扔进了一个没有液体汽油但充满了汽油挥发气体的桶内 ,而引起了一场大火 。Whorf 认为这个工人之所以把烟头扔进了那个桶内是因为“empty”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without its usual contents”。比如说 ,一个没有水但充满空气的瓶子是“an empty bottle”,一个没有液体汽油但充满汽油挥发气体的桶则是“anempty drum”。这个工人也正是这样按照英语语言中“empty”一词的这种语义去判断那个汽油桶的 ,思索之后得出了油桶为“empty”的结论 ,把烟

12、头扔进去 ,闯下大祸 。如果那个工人认为英语中的“empty”一词有“null and void ,empty ,inert (含有汽油挥发气体的桶) ”的意思 ,而不只是“without its usual contents (空桶) ”的话 ,便不会引起那场火灾来 。由此可见 ,对语言的理解不但需要科学知识的基础 ,还要有社会和文化知识的基础 。例如我们提到西红柿 ,联想到的是蔬菜 ,要买就得去菜市场 ,而有些民族听到 tomato 这个词 ,联想到的是水果 ,要买就得上水果店 。这说明各民族对词语的理解有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 ,由于各民族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式不同 ,他们的联想思维也不同 。

13、例如“龙”在汉语中是“威严 、权威”的象征 ,而按英美文化传统及思维习惯 “龙”,却成了“邪恶”、“魔鬼”的象征 。“牛”的形象 ,按汉语的思维习惯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 。而英美民族的思维习惯是把 buffalo 与“恐吓 、愚弄别人 、令人讨厌的人”联系起来 。fox (狐狸) 在英语中指那些“聪明 、机灵的人”,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把“ 狐狸”和“阴险 、狡猾 、卑鄙的人”联系起来 。owl (猫头鹰) 按汉语文化的思维习惯 ,是倒霉 、厄运 、不吉利的象征 ,而在英语文化中是理性 、智慧 、严肃 、冷静的象征 。chrysanthemum (菊花) 在汉语文化中 ,菊花傲霜

14、斗雪 ,具有“冰清玉洁 ,一身正气”的喻义 ,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把菊花与葬礼 、墓地联系起来 。vinegar (醋)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把“醋”同“嫉妒”联系起来 ,尤其指男女关系方面时 ,称做“吃醋”,而在西方人的联想中是指人的“坏脾气 、不高兴 、尖酸刻薄”等 。任何用语言表达的信息都有意思和形式两个方面 。这里所谓“形式”是指用词 、结构和比喻等 。英语中有些语言表达从形式上看与汉语极为相似 ,其实际含义相差甚远 。加之人们往往按照本民族思维习惯来理解和推断其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又望文生义 ,就导致了对原文的误解误译 。如 :(1) I wont pull your leg1 我不

15、会拖你的后腿 。(2) This is a bad day1 今天是个坏日子 。(3) This is a very good price1 这是个很好的价钱 。(4) I am dead - beat today1 我今天被打成重伤 。(5) Miss Green goes on a diet1 格林小姐继续吃饭 (用餐) 。(6) I feel terrible1 我感到可怕 。(7) You cant be too careful1 你不能太小心 。虽然以上句子的译文与原文表达形式完全相同 ,但它们表达的概念和含义完全不同 。例(1) 中的 pull your leg 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汉

16、语中的“拖后腿”相同 ,其实 ,pull ones leg 在英语中102的意思是“愚弄别人”。例 (2) 中的这句话是一个中国人与美国人定约会时谈话的一部分 ,中国人问美国人道 “:When shall wemeet today (我们什么时候见面为好) ?”美国人回答 “:This is a badday.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今天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例(3) 中的 good price (好价钱) 是便宜还是贵呢 ? 英语的 good price 是指公道的便宜的价钱 ,相当于 low price。而汉语的“好价钱”往往是指高价 ,如“他要卖好价钱”。可见上面的译文正好译反了 。例

17、 (4) 中的 dead - beat 是“complete2ly tired ( 筋疲力尽) ”的意思 。例 (5) 中 Miss Green goes on a diet 的实际含义是 Miss Green is so fatthat she has to diet 。例 (6) 的意思是 I am not myself today。例 (7) 中的 cannot too 结构是一种特殊句型即双重否定 ,如望文生义就可能理解为“不能太 ”,而实际意义则是“怎么 也不会过分”。通过上述例句可以看出 ,一个民族特有的语言 ,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接受 ,决定了他们对于世界的特定态度 ,形成了

18、他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以及感情知觉 、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就语言的功能而言 ,主要是思维和交际 。作为思维工具 ,语言的运用受到思维者文化素质的制约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语言的表达又受到交际者群体心理和习俗的制约即受到特定文化的制约 。由此可见 ,学习外语不仅要学习构成该语言的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知识 ,而且也受该语言蕴含的文化因素 ,即语言中特定的文化观念 、价值 、心理因素和习惯等的影响 。按照思维离不开语言的观点 ,同时用两种语言思维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思维 。更重要的是 ,翻译不可能只靠语言自身提供的信息得以完成 ,还得依靠所译句子 (或句子片段) 以外的 (如

19、篇章 、现实语境 、文化背景知识等) 条件和内容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 ,翻译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内容远远超出语言所表述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并没有在听到的语言和讲出的语言中得到表述 。由于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不同 ,不同民族语言运用某种机制的场合与多少并不相同 。所以 ,要把语言的机制 (思维逻辑) 合理运用于两种语言的翻译 ,就必须采用一定的翻译手段 ,适当处理原文语言现象 ,以求辩证统一地解决译文组织问题 。因为两种语言的翻译 ,是既从现实的观点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映与创造的辩证结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1S1 I1 Hayakawa ,1996 ,The Use and Misuse

20、of language ,Fawcett Publications Inc121Joos ,Martin ed11957 ,Readings in Languistics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131Whorf ,Benjamin L1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Papers (edited by John B Carroll) ,New York ,Wiley14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1985 年 。51 张斌 、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9 年 。61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年 。71陈健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81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年 。91阎德胜语言的机制与翻译:外语学刊,1999 年第 1 期 。101李武宗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漫谈:外语教学,1997 年第 2 期 。111冯之林思维语:现代外语,1997 年第 2 期 。作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副教授 银川 750021(责任编辑 冷 月)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