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2538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 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英汉命名 语言差别 语言特点由于英语和汉语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英语命名与汉语命名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重视语言、词形、语义的效果读音是否悦耳,形式是否优美,含义是否合乎自己的品位,等等。但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东西

2、方两种不同的语言,具备各自的语言特色,如英语是字母文字,而汉语是方块文字,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上有很大的差别。一、语言特点对命名的影响由于受到各自语言特点的影响,英语命名与汉语命名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知道,汉语的每个词是由一个或几个汉字构成的。大多数汉字都可作为一个有含义的词。汉字之间组合起来构成新的词汇非常方便。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英语的每个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由单词与单词组合成新词汇的情况少之又少。汉语是会意型语言,两个汉字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用于命名,非常方便和简练。如刘志丹,“志”表示志向,“丹”的含义是红色,组合在一起,:“志丹”作为指代人的符号,成了专有名词。英语单词则独立运用的较

3、多,词与词之间组合起来构成新词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因而在英语命名时,也遵循了这种基本的格调,如Thomas Roy Smith中的“Thomas”和“Roy”分别是独立的单词,而不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词汇。二、英汉命名在词汇来源上的差别由于汉语在构词上灵活多样,不同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即可形成不同的词义,因而汉语命名在用字的选择上千变万化,有其独到的特点和优势。如张思博、王文清、李金伟中的“思博”、“文清”、“金伟”这些名字取自不同的汉字,而汉字绝大部分作为有含义的词,在词典中可查到其含义。这些汉字组合成了新的词汇,构成了人名,再如,陈治、彭岳、武凯中的“治”、“岳”、“凯”属于由单字构成的名字

4、,它们都属于汉字库中的普通词汇用于人名。汉语命名所使用的词汇还可以是不同的词性。如,杨红(“红”是形容词)、李林(“林”是名词)、赵飞(“飞”是动词)、李建军(“建”是动词,“军”是名词)。可以看出,汉语命名绝大部分是由普通词汇构成的,构成人名后,成为专有名词。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人名大多在成为某人的人名前,本身就是一个名词。比如,许多是圣经、神话或历史上的人名、地名、职业名,等等。如亚当(Adam)是圣经中神的名字;海伦(Helen)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名字;斯坦弗(Stanford)来自地名;泰勒(Taylor,原义是“缝纫工”)是来自职业的名字。这些词尽管来源不尽相同,但现在已经作为专有名

5、词,成为人们命名的词源。一般地说,英语命名有相对稳定的命名词源,虽然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人名,但人们命名大部分都是沿用人们使用过的人名或地名等作为自己的命名出处。换句话说,现代英语中,已经形成了一定量的人名供人们选用。三、结论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有特点,英语命名与汉语命名在语音形态上各有特色。英语命名往往是从一定数量的词中选取,这些词早已成了英语中的专有名词。尽管人名在不断创新,但基本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汉语则由于汉字灵活组合的特点和很强的会意性,取名的范围非常广,人们命名以汉字库作为依据,用普通词汇来命名。作为专有名词的人名,英语主要取自专有名词,而汉语则取自普通词汇。这

6、种命名上的差异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差别以及所属文化的不同特点。(作者单位:辽宁沈阳理工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

7、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

8、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9、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