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705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掌握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摘要】英语口语历来是中国大学生学习外语的一道难关。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口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培训。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一些有效策略,并将其分成直接与间接两方面进行阐述。另外还指出了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策略时,如何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使之真正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关键词】口语学习策略 口语学习习惯Grasp Learning Strategy of Spoken English Abstract: Spoken English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for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2、 As a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er,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offer students a training on learning strategy and methods of oral English.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in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from direct and indirect aspects. Moreover, it tells the teachers how to help students f

3、orm good learning habits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when guiding them to grasp learning strategy of oral English.Key Words: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y, Spoken English learning habits当今社会,随着英语应用程度和范围的加深和扩大,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对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克服聋哑英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是广大英

4、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大学的英语教师或英语口语教师,要想使学生口语获得进步,除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口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富兰克林说过 “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的真谛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跟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 使之具有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根据美国语言教育专家Rebecca Oxf

5、ord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教师可以把口语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分别向学生阐释。一口语学习中的间接策略1. 注意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增强语言得体性意识。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制于文化。文化与交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时刻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忽视文化因素而受挫,其交际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我们谦虚,在听到别人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说 “哪里,哪里”、“惭愧惭愧”、“您过奖了”。有些人在使用英语的场合,也会说出“Im ashamed”或者“You over-praised me这样的话,这在外国人听来要么不知所云,要么觉

6、得你认为他的话不诚恳,交流障碍由此产生。如果我们知道西方人往往对别人的称赞愉快接受并致以谢意的话,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他们的习惯说“Thank you for saying so.”了。因此,为实现顺利沟通、无障碍交际,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注意文化的积累。要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载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要经常阅读学习一些文化方面的材料,如英文报刊杂志、介绍各国文化背景的书籍、英文名著甚至是西方的电影、音乐等;还要注意母语和英语文化内涵的差别。随着文化低蕴越来越深厚,随着新的语言文化习惯的养成,我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会感到游刃有余,具备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

7、和不同的人用英语自由交流的能力。2创造语言环境,加大练习机会。口语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技能,要掌握一项技能仅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就像一个人要学游泳,即使他用脑子记住了所有游泳姿势的每一步分解动作,离开了实际的水中练习,也绝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同样的,要想说一口流利准确的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练习。俗话说: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只有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创造语言环境,给自己充分的说的机会,才能练好口语。很多学习者抱怨学不好外语是因为没有好的语言环境,还有些人认为只有和外国人或英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练习口语才能进步。这些都是误区。诚然每个人都不会否认在英美国家学习英语的好处

8、,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国内无法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大量成功的事例证明,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练习,在中国一样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事实上,和年龄、水平相仿的同学一起练习口语同样能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因为有相似的背景、经历、爱好,彼此交流既可以共享谈话内容,又能避免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差异带来的交际困难。学校是英语学习者最集中的地方,只要愿意并能确定时间地点,在任何系、任何班级、任何宿舍都可以组织“英语角”或是两三个人的口语小组,随时随地创设英语口语学习的小环境。3勇于“开口”,善于“倾听”。口语练习中有两种常见的做法:是怕说不好而羞于开口,二是口若悬河不管别人的反应。这都是我们

9、在学习中要避免的。要克服“张不开口”的问题,学习者要牢记:真正的交际是意义的传递。语法只是监控句子的规范程度,为有效地表达意义而服务的。所以不可因语法不好或怕出错就因噎废食,不敢张口。另外,学习者在完成一项语言任务之前,不妨先给自己些积极的暗示,如“I can make myself understood even though my vocabulary is limited” (即使我的词汇量有限我也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这样你就会非常放松,即使遇到生僻单词,也会积极在脑海里搜寻有限的词汇去完成语言任务。而决不要再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我的英语非常糟糕)。这种

10、暗示会使你笼罩在自卑与胆怯中,难以完成语言任务。诚然,能够滔滔不绝地说英语自然是那些找不着门道的初学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对于口语已入门并希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学习者来说,只会开口还不够,还要学会如何倾听。成功地语言交际,应当以语用恰当为标准,即所说的话语既符合语法要求又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的场合。语言交际是双向的,个人口若悬河而不倾听对方的反应或所问非所答、讲话离题万里,即便讲的再流利,也不能算作成功的交际。二口语学习中的直接策略 1朗读、背诵与复述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挑选出些难度适宜、自己又很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体味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不仅是一种陶冶,也能提

11、高英语语感。更进一步的背诵会帮助学习者在反复练习中仔细品味语言的用法和修辞的特点,更有助于在记忆和模仿中培养语感。而复述,则是一种创造和升华,学习者先通读所选材料,了解主要内容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主要的故事情节重新讲述遍,这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个很好方式。这三类活动在选材的时候应着重考虑简单短小的散文、诗歌、歌词等。2. 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容易坚持。先读汉语部分, 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 完成一小段后, 与书上对应的英文部分进行比较, 马上可发现自己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请注意: 开始要应选较简单的读物, 且大量做, 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

12、能较慢, 费时较多, 但要坚持, 整体上这是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可计时练习, 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口语流利度。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在直接学习英语课文时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地道的英语用法会被发掘出来;由于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 所以对所学知识和所犯错误的印象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要深刻的多;经过大量的练习, 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没有什么东西你不能翻译, 你的翻译水平大大加强了, 你的口语表达力大大提高了!作为成人学英语, 记忆力差是个拦路虎, 作复述练习或背诵课文往往力不从心, 或者由于词汇量太小觉得直接作口译太难, 那么你还可以这样做: 先学习英文课文, 通篇理解透彻后再来看汉语译文, 把汉语译

13、文口译回英文。这样等于既作复述练习又作口译(语)练习, 可谓一石双鸟!3. 加强听力训练及泛读练习,增加语言输入,积累词汇和句型。语言输入是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而没有一定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让人满意的输出。“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和正确表达思想的基本途径,应予加强。听的过程也可以跟读或模仿,这又能纠正我们的发音和语调。另外泛读也是加强输入的强度和力度,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大量泛读,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英语语言具体应用的资料,而且可以顺便把一些新鲜、重要、地道的词汇和句型记录到笔记本上,建立自己的会话词汇句子库。词汇积累

14、要特别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积累, 中国式英语尤其是口语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用大词。很多美国人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学生讲英语时“talk like a book”,并且是一本“difficult book”。 而真正地道的英语口语是富有生气的,充满着短小、活泼、生动的短语。这些短语大部分是由小词构成。事实上对于口语而言,在实际表达时,并不需要太大的词汇量,关键在于掌握这些小词和短语地道的用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对于句型,特别需要积累大量实用、简洁的英语口语句型。很多人一开口就是结构复杂的句式,从句套从句,一会儿独立主格,一会儿定语从句,这样表达太麻烦、太复杂,也不合交际习惯。平时大家在练口

15、语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口语化的句型。口语的本质就是简单,其表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simple and elegant”。平时多读一些英语口语方面的书,碰到好的句子便抄到笔记本上。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反复读反复背,在适当的场合尽可能多去运用,这样学以致用进步会很快。4. 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有些人发音不错,词汇不成问题,对句型的把握也可以,但开口说英语仍磕磕绊绊,词不达意,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思维能力欠缺。英语思维能力是指排除母语或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获得的信息用母语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先组合成母

16、语,再译成英语输出。这样不仅费时,而且会造成汉语的负迁移,导致英语表达不地道。从理论上说,完全用英语谋划和思考,口语表达的内容出现的汉语迁移最少; 谋划言语时用汉语,表达时用英语,母语的迁移较多。因此要克服汉语的负迁移,避免不地道的英语表达,学生就必须首先学会用英语思考,或尽量用英语思考。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有很大差异,只有把握西方人的思维套路,才能有效的 “organize ideas”。英语思维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a不要用汉语,而是大量根据图片或形象的联想来了解生词的含义,故事的情节。这是少儿英语中常用的方法,也试用于成人。b习惯于使用英英字典c加强听力洲练,尤其是听用英语解释英语

17、的课程讲解。d如果没机会拥有封闭的语言环境,就尝试一下自我封闭语言环境的创造与训练。如:强迫自己在一周内所有要表达的话,全部用英语表达。只要你能坚持一周,效果就相当明显,而无论你所表达的英语有多糟。5. 口语作文3分钟训练法此法适用于强化训练。找好一个题目做一分钟的口语作文, 同时将其录音。听录音, 找出不足和错误, 就此题目再作两分钟的口语作文, 同样录音, 再听并找出不足与进步, 继续作三分钟口语作文。这是高级口语训练, 效果不俗. 6. 听译法-角色互换三人一组, 模拟翻译实战。一人讲汉语, 一人讲英语扮演老外, 一人作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翻译训练方法, 也是很

18、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口语能力。此法的高级阶段为同声传译, 我们可以在听广播、看电视或开会时, 把所听内容口译成英文。三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学习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口语提高的阶段性,英语口语中的几个要素的重要次序应为:流利-准确-恰当。要指导学生不要心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一个阶段主要提高一个方面,循序渐进逐步进行。2. 不同阶段以最适合自己的一两种学习法为主,并兼顾其他。但在整个阶段都不能忽视间接学习策略的应用。另外还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输入(“input”即读和听)和输出(“output”即说、写和译),在全面发展各项技能中综合提高口语能力,这

19、才是科学有效的。3. 要结成口语互助小组或英语角,多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注意运用团队力量,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鼓励。总之,口语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大学的英语教师或英语口语教师,除了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口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使之与自己的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口语能力的飞跃!参考文献:1陈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 冯晓梅. 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浅探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 潘亚玲. 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