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3096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6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1).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精华,有新发展(玄学)佛教的传入和兴盛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隋唐时期,佛教渐趋中国化。,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精华,有新发展(理学)道家的兴起和演变:东汉时,民间浒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过改造,教义逐渐丰富,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的地位很高,“学思之窗”,说一说

2、,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仁”,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2、隋唐时期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合一”,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

3、“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2、隋唐时期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合一”,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宣父”,大兴国学。官方注解的儒家经典标注读本五经正义问世。在国学里研习儒学的人,不仅有汉族子弟,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王公子弟,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留学人员。,二、宋朝的程朱理学,思考:什么是理学?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是什么?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什么?,1、理学:,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

4、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理学”“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程颢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2、宋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5、,3、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特点:,“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否则会误入歧途。,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4、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朱熹的思想特点:,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哲学思想:理气论:理、气不能分离,理先而气后。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是天理的反映。心性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心统性情”。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远及日本、朝鲜、欧洲。,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6、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参考答案,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顺应天理。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三、王阳明的心学,背景: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王阳明心学的主要

7、内容是什么?,1、吸收佛教禅宗的思想,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2、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探究: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

8、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