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3117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一)基础教育类1济南市教育局: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行动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通过“发展、预防、干预”三级学生心理健康联动机制,创建“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探索推进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机制和新力量,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青岛市教育局:推进“引、育、扶、管、评”全链条改革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教师招聘、教师培养、教师扶持、教师管理、教师评价等五大环节全方位持续推进改革,构建“弓|、育、扶、管、评”全链条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改革“青岛模

2、式”,构建多元自主的教师补充、立体交互的教师专业发展、面向全员的整体提升、灵活高效的教师使用和严管厚爱的教师评价等五大机制。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3淄博市教育局:淄川区区域推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评价通过课题研究强化科学引领,落实行政推动实现评价改革,建立尊重学生个体的评价“兴趣指数”,探索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转变学校施政、施教、兴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枣庄市教育局:教研支撑的中小学课堂改进支持体系建设实施“三达标两加强”,通过行政推动与专业引领相结合、体系化建构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

3、合、多元联动与自主驱动相结合、资源性保障与机制性保障相结合,全面促进减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全市域、大样本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基本范式。5烟台市教育局:“1+1+X”劳动教育体系让中小学劳动教育走深走实构建三个“1+1+X”基础保障(课时、师资和基地保障),两个“1+1+X”支持引领(实施路径、教研策略),一个“1+1+X”评价助推的“金字塔”式劳动实践课程体系,研制推出“劳动实践基地电子版图”,推广学校“袖珍菜园”范式,启动市县骨干教师遴选培养机制,举办全市劳动实践节,构建全面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的烟台范式。6日照市教育局:多元参与市场运营公共服务日照市做优公共实训基地助推产教协同

4、发展通过创新机制、优化功能、拓展服务,破解公共实训基地普遍面临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运行机制不畅、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产教协同发展联动机制,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推动日照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撬动海滨城市日照的精彩蝶变。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7潍坊市教育局:实施三定三聘三评改革构建新时代教师队伍动力机制通过系统推进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定编制总量、定岗位总量、定绩效总量,聘层级岗位、聘工作岗位、聘职称岗位,评师德素养、评业绩表现、评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三定三聘三评”改革,建立教师队伍动力机制,构建与时俱进、系统融合、绿色生态、包容性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师发展体系。8泰

5、安市教育局:“技术+”助力强课提质融合赋能实现育人创新利用“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时空的拓展,通过“技术+校本课程”“技术+情境创设”“技术+双线备课”“技术+云端教研”“技术+个性发展”,服务学生自主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多师课堂,实现教师资源跨界共享,服务教育评价多样化需求,实现育人模式创新。9威海市教育局:顶层优化践行创新探索打造高质量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顶层优化加强云端培训力度、协同攻坚教研模式、选先评优标准及激励评价政策等三大运行机制;创新践行“大兵团作战”、线上线下“教研训一体”推进、融合创新三大实施策略。探索大单元教学、作业有效设计与实施、强课提质、课程

6、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威海经验10滨州市教育局:以教育质量均衡让农村娃“上好学”一一滨州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再实践再探索锚定教育质量均衡,推动全市中小学集团化管理,实现乡镇薄弱学校全覆盖,进一步拓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核心校带动乡村成员校,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基本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解决教师交流问题,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效推进标准班额建设,力促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二)高等教育类1山东师范大学:构建“4+X”评价改革模式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应用工作业绩绩点制打通各领域评价标准,构建“4+X”评价改革模式。“4”是指以学校评价、教师评

7、价、干部评价、学生评价4个重点领域为主体的改革先行区,“X”是指通过4个重点领域评价改革辐射带动全局,涉及5大领域、138项任务清单和130余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形成从点到面、从重点到总体的教育评价改革总态势,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青岛大学:坚持“四个导向”,实行目标管理,全面提升学院治理能力遵循“按劳分配、优绩优酬、激发活力、促进发展”原则设计学院的考核,创新“目标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结果导向”的考核理念,激发各二级单位的内生动力,促进“学院办大学”的理念真正落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3齐鲁工业大学: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凝聚科教融合发展力量人才队伍分

8、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科研型和工程型,拓宽不同类别人才评价方式;岗位聘用、考核标准中去“五唯”,突出“综合能力”价值导向;对基础性研究、长周期的研究科技人员鼓励探索、包容失败,营造包容开放的科研环境;评价侧重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科研支撑人才培养,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形成引、用、管、服的人才工作闭环,为进一步打造人才新高地创造条件。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4中国海洋大学:以“四个强化”深入推进新时代职称评聘改革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师德师风,严格第一标准;强化教育教学,落实根本任务;强化分类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强化水平贡献,服务国家需要。深入推进新时代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形成

9、1个评聘总体规则+N个系列评聘细则+n个配套评价标准或目录的“1+N+n”海大特色职称评聘制度体系。5烟台大学:深化考核评价,加强效能管理构建“一体四翼教育评价模式,提升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实效构建以学校核心事业发展重点业绩绩点评价制度为主体,以中层单位、教师、干部、学生等四个考核评价为着力点的“一体四翼”教育评价模式,形成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新体系、新机制、新动能和新路径。6山东建筑大学:推进科研分类评价,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紧抓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一科研评价,出台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分类评价体系(试行),评价标准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评价内容注重分类评价

10、和贡献引领,评价方式坚持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合的多元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多元认同合力,提升科研活动强度、承担重大项目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驱动学校迈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7山东科技大学: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将改进教师评价机制作为突破口推动“四化”举措。强化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校准教师评价“方向标”,深化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升级教师发展“推进器”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新动能”,细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抓实教书育人“生命线”,着重破解“重科研轻教学”难题,探索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8临沂大学: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

11、索与实践一一以临沂大学为例从组织、运行、评价、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紧扣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目标,在理念创新上,建立时间不间断、空间全覆盖、价值驱动一体化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新体系;在体制创新上,建立教学建设投入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在制度创新上,建立课堂教学“准入”、课堂评价“排行”以及“三个达成和两个合理性评价”制度,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于自主发展理念,深度融合第一课堂,打造“一二五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融合第一课堂、根据学分必修、学生自选两个基本原则,设置思想成长、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发展、工作履

12、历与技能培训五大素质模块,建立制度、师资、平台三大资源保障,构建并实践了“一二五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制定本科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系统化构建“三纵三横”的第二课堂实施路径。10潍坊医学院:坚持“三破”评价导向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评价改革作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总牵引,实现从认识上“唯与要”到操作中“质与量”的衔接,从制度上“破与立”到实践中“评与用”的过渡。坚持“三破”:一破“四唯”,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二破“平均”,优化薪酬分配体系;三破“躺平”,发挥考核正向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三)职业教育类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好评价“指

13、挥棒”,增强专业(群)适应性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目标,按照“软商硬做冷链暖心”专业群布局思路,重构数字经济下的高水平专业集群。借鉴CIPP评估模型,构建“五度三结合”专业(群)竞争力评价模型,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2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用好互联网构建大思政育好新生代打造“思想政治课+人文修养课+心理涵养课+网络素养课+六季活动课”五类线上大思政“金课”,实现网络思政育人有高度;创建“灵活翻转、自在趣味、多彩情境、有为社会、精准诊改五维度网络思政大课堂,实现网络思政育人有温度;创建中国精神、传统文化、专业文化、校史文化、家庭文化“五馆仿真”数字馆,实现网络思政育人有黏度;纸媒、视媒、网络

14、媒体、流媒体、自媒体等“五媒融合”,实现网络思政育人有效度;校内建马院、文化中心、教务、学工、信息等“五队协同”组织架构,实现网络思政育人有力度。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价值重塑、路径重建、活力重现: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改革的劳职经验评价改革细化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就业质量、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内涵发展要素设定评价内容,创新了评价目标标准的生成方法;依据目标任务的达成度、贡献度、及时率、退改率和满意度建构“五元叠加”过程评价算法,创新了绩效评价模型;回归到尊重常识、尊重人性、尊重规律的底层逻辑研制评价积分制度,创新了动态绩效评价机制。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4济南工程职

15、业技术学院:“三阶递进、三元联动、三体协同”打造双创教育高地建构高职双创价值观五维立体模型,确立双创教育三级目标体系,建设“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即双创课程、课程双创、实践双创,实现课程“启蒙、融合、强化”;搭建“三元联动”育人平台,即众创空间、竞赛平台、齐鲁创谷,形成“服务、竞赛、孵化”三元联动;强化“三体协同”保障机制,即组织、师资、制度,协同发力保障双创教育高效开展。5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众创专创实创”进阶式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实施“通识、专业、实践”三融育人体系,将双创基础课程融合通识教育,将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将实践实战课程融合实践教学。搭建“课程、岗位、平台”三链育人载

16、体。以课程链为基,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以岗位链为核,训育结合Q以平台链为器,孵育成果。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联动”的三全育人机制。6潍坊职业学院:标准引领、多元多维、数智支撑一一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探索教学质量、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方面的质量评价改革,从构建评价体系框架、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健全多维度评价标准、完善评价运行机制、建立保障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化质量评价平台等方面创新模式和路径,凸显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融合、标准化评价和差异化评价融合、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融合的特色,形成“标准引领、多元多维、数智支撑”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范式。序号案例名称主要内容7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17、构建“一主线四维度两保障”工作机制开创高职三全育人新格局以“厚植理想信念、涵养工匠精神”为一条主线贯穿育人全程;从育人方向、推进机制、培养阵地、教师队伍四个维度完善“党建引领、制度聚力、场域互动、队伍支撑”全方位育人机制;健全现代化治理、评估督导两个保障机制,为全员育人创设优良环境。8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赋能走出去中国企业加快“双循环”创新“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不断深化“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教学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开展人文交流活动、赋能海外中资企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9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馆协同、四共四

18、融以“孔繁森精神”为抓手,推动思政育人创新发展以“筑信仰根基、传英模基因”为己任,立足鲁西,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内涵价值,建立“师资共建、资源共享、课程共创、理论共研“四共机制,创新孔繁森精神融入队伍、课程、环境、实践”的四融路径,不断开创思政育人新格局。10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构建“大道文化”育人体系,培育新时代交通工匠聚焦新时代职业院校文化育人体系和路径创新,树立以“道”育“德”的文化育人理念,面向学生、教师双主体,贯穿主渠道、拓展渠道、实践渠道,以精神、环境、行为、制度4个维度推进,打造了“一路有爱”文化品牌,构建了以“大道无形”“大道有型”“大道致远”“大道至简”为核心的“大道文化”育人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