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3134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临床传导路.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The Nervous Pathway,【目的与要求】掌握: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头面、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及粗触觉的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锥体束的组成、行程、位置、交叉及对运动性核团的支配;锥体外系的概念。熟悉:听觉传导通路。了解:锥体外系的传导通路。,神经系统传导路,概述:传导路神经传导通路的区分 感觉(上行)传导路 运动(下行)传导路,感觉传导通路,人体有哪些“感觉”?浅感觉:痛、温、触、压 感受器皮肤、粘膜 深感觉: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 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深感觉:,人体还有哪些“感觉”?,感受器的位置视觉 视网膜(视锥细

2、胞、视杆细胞)听觉 内耳(螺旋器)平衡觉 内耳(橢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嗅觉 嗅粘膜(上鼻甲及其对应的鼻中隔)味觉 味蕾(三种舌乳头)内脏感觉,感受器,周围突,中枢突,第2级神经元,交叉,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第3级神经元,内囊 后肢,感觉传导路的 共 同 规 律,第1级神经元,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脊神经节,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薄束核 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T4,深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 丘系,中央后回上2/3旁中央小叶后部,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深感觉),躯干四肢

3、,精细触觉,脊神经节,脊髓灰质后角,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中枢突,脊髓灰质后角,脊髓丘 脑束,脊髓丘系,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白质前连合(上升1-2节段),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皮肤粘膜,周围突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中枢突,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

4、脊束核,三叉丘系,中央后回下部,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 后肢,浅感觉传导路(头面部),视觉传导通路,视野 是眼球向前平视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由于眼球屈光装置对光线的折射作用,鼻侧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颞侧半视网膜,颞侧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鼻侧半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周围突,双极细胞,中枢突,节细胞,视交叉,视 束,距状沟两侧皮质,外侧膝状体,视 辐射,视觉传导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视 神经,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当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时,可引起不同的视野缺失。,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光照一侧瞳孔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称瞳孔对光反射。受照侧的瞳孔缩

5、小称直接对光反射;受照对侧的瞳孔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瞳孔括约肌,瞳孔对光反射 通 路,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副核,顶盖前区,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 视交叉 两侧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副核(双侧)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听觉传导通路 由四级神经元。,运动传导路,运动传导通路系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大脑皮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运动。,一、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 胞体 中央前回 中央旁小叶前部 轴突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下运动神

6、经元 胞体 脑神经运动核 脊髓前角 轴突 脑神经 脊神经,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背侧丘脑,内囊,豆状核,中脑,脑桥,延髓,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损伤症状锥体交叉平面以上损伤:对侧肢体肌瘫痪锥体交叉平面以下损伤:同侧肢体肌瘫痪,皮质核束,8对脑神经运动核一般双侧支配 特殊面神经核下半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副神经核,疑核,面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滑车神经核,动眼神经核,皮质核束,舌下神经核,黑质,(核上瘫、核下瘫),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一侧面神经核的神经元损伤,可致患侧(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右,左,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致

7、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健侧。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损伤,可致病灶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病灶侧)。,锥体外系,概念 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协调肌的活动,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功能,锥体外系的活动是在锥体系的主导下进行,而锥体外系又给锥体系的活动以最适宜的条件。,思 考 题闭眼时右脚大姆趾被人上下搬动,你可说出其运动方向,详述其神经传导通路。刺右足背皮肤引起疼痛并迅速屈膝避开,试述其反应经过的结构及通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目的与要求,掌握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行径、分布范

8、围。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机能意义。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和偱环途径。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脑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自外向内,分三层:硬膜 蛛网膜 软膜 功能:起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一、脊髓的被膜,硬脊膜 硬膜外隙 硬膜下隙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软脊膜,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蛛网膜下隙,硬膜下隙,黄韧带,二、脑的被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1.硬脑膜,(1)大脑镰(2)小脑幕(3)小脑镰(4)鞍膈,硬脑膜,2.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位置:穿行结构:,硬脑膜窦内的血液流向:,脑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9、 软脑膜,硬脑膜,软脑膜,上矢状窦,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一)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2/3 和部分间脑椎动脉: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大脑中动脉,2.颈内动脉的分支,大脑前动脉,2.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动脉,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cerebral spinal fluid(CSF),脑室系统,脑脊液主要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脑脊液的来源,脑脊液循环,若脑脊液循环途径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内分泌系统,概念身体不同部位和不同构造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机能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等,内分泌腺概况,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卵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