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3224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今年以来,*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产业强区主战略和“一图三立四景”目标任务,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围绕资金保障、政策落地、改革创新下好下手棋、打好主动仗,以超常举措、超常行动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全力落实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件大事,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力促经济稳进提质。一、开源节流、保障重点,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1 .增收节支保平衡。立足“开源、节流、优管”三大方面,梳理19项具体工作举措,并细化具体分工和职责,稳住收支基本盘。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梳理非刚性部门项目预算、政府专项预算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按20%的压减目标,累计压减非急需、

2、非刚性支出,将更多的财力优先用于共同富裕、产业强区、疫情防控、基本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上。2 .靶向聚焦强保障。2022年产业类政府专项预算安排比上年增长50%以上。以杭州市*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实施意见为指引,完善产业基金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区级政府产业基金“1+8+N”管理架构,加大产业基金投资力度。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落细,加快兑现涉企资金的执行进度,上半年100%的上级涉企资金和90%的本级涉企资金均拨付到市场主体。二、紧盯关键、数字赋能,力争改革标志性突破L深化改革提绩效。以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契机,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优化指标标准,强化区级层面对财政资

3、金的统筹,构建区级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建立项目动态调整和定期清理机制,持续压减过期政策、无依据项目、低效无效、标准过高的支出,重塑“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2 .数字赋能增质效。积极向上争取到集中财力办大事系统、浙里基财智控、浙里报等6个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自主打造“产业发展扶持平台”“会乐之家”2个具有本地辨识度的财政数字化应用平台,其中“产业发展扶持平台”被列入杭州市“亲清在线”平台*分平台,惠企资金全部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拨付,推动产业政策一键兑付。3 .转型升级再提速。建立投资结算、运营结算、维护结算、租赁结算四大结算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企业职责边界,实现

4、国企滚动发展。围绕提升经营效益意识、深化经营专业整合、拓展经营增收方式、推动经营管理精细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六大领域,开展国企经营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升级。三、因地制宜、创新路径,做优共同富裕新赛道L搭建政采云“富春山居品牌馆”。以共富型采购和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在政采云搭建“富春山居农产品”品牌馆,以政采“小切口”畅通区域产品销售渠道,打通农副产品乡村和城区销售链。截至目前,“富春山居农产品品牌馆上架商品达500余种,销售额达318万元,该项目已被列为浙江全省政府采购数字化共建共享改革试点项目。2 .开展“国企联村”+“财政一事一议”共富行动。围绕区

5、属国企主责主业,以乡村旅游、绿色产业、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切入口,制定“一企一村”联村共富方案,选择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共富试点。计划到2022年底,完成“一个企业结对一个村”,每个集体确保1-2个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1000万ye四、主动作为、防范风险,打好政府债务攻坚战L加强项目源头管理。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三个不得立项”要求,防范新增隐债风险。建立公益性项目代建机制,确保公益性项目有资金来源。加强前置审核,建立健全公共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在项目立项前由区财政局及国资办牵头进行审查,严格规范立项内容、平衡资金来源。建立国企经营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隔离墙,严格按各自

6、规则进行全流程管控。3 .严格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国企债务审查机制,组织债务风险全面自查,逐笔梳理经营性债务,逐项开展项目风险检查。制定中长期债务规划,严控债务规模增长,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政府债务率维持在绿色等级。防范流动性风险。建立区属国企投融资协调互助机制,加强资金池集中管理,保持三个月以上资金周转储备。4 .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充分利用专项债政策窗口期,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开展常态化项目储备。截至目前,新增专项债券32.8亿元,发行规模位居杭州区县市第二,同时,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支出率100%o五、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打好队伍建设组合拳L党建品牌绽放光彩。打好党建工作“基础规范+品牌出

7、彩+赛场赛绩”组合拳,建立“每月一查、每季一赛”的常态化“揭榜挂帅”机制,“富春红管家”党建品牌获评杭州财政系统第二届党建创新创优成果展金奖。迭代升级制度、标准、数智、竞争、流程、监督“六维联动”风险防控体系,深化清廉财政建设,获评全省清廉财政建设十佳实践案例二等奖、清廉杭州建设优秀实践案例。2.队伍建设提档升级。以“政治强、业务强、标准高”为目标,实施队伍管理提质和专业素养提升两项工程,多层次、多维度开展财政干部专业素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铁军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和机制,组织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与社区服务、疫情防控、昼访夜谈等服务,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攻坚力、参谋力、服

8、务力。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持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政统财、政令财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为民聚财、为民理财、为民用财”中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稳”收支大盘,增进群众获得感。通过强化税费征管、狠抓预算执行等一系列举措,扎实做好为民聚财各项工作,截至*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增长*.*%,财政运行呈现跨越式增长、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总量、增量、增速均居全区第一,在全区“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作用更加突显。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亿元,下达旗区各类转移支付*亿元、增长*叔

9、,支持和保障各类民生政策在旗区高效落实。二、“保”重点支出,培育发展新引擎。在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市级财政向市直国有企业注资*亿元,其中提前偿还银行贷款*亿元,每年节约利息达*.*亿元;*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高铁、水利、民航、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建设,下达产业扶持、惠企补贴资金*.*亿元助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园区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开工提供资金支持,助推我市被评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良好城市。在支持生态保护建设方面,市级财政投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亿元、节能减排及污染防治资金*.*亿元,支持实施小流域综合治

10、理工程*平方公里、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万亩、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项,促使“绿色*”底蕴更加浓厚。在支持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方面,市级财政投入科技人才资金*.*亿元、增长*%,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投入增幅再创新高,支持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项,支持建成*大学*能源研究院、*大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引进院士*名,结束了*无院士的历史,首次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在支持乡村振兴、一产重塑行动方面,市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亿元、产业资金*.*亿元,带动社会投资约*亿元,支持实施乡村振兴衔接项目*个,脱贫群众收入实现“两高于”目标。下达涉农涉牧资金达*.*亿元,支持建成高标准

11、农田*.*万亩,助推粮食产量达*亿斤、牲畜存栏达*万头只,*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国家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被授予“中国绒都”称号。三、“增”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将经济和财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截至*月底,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亿元、增长*.*%,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元和*元以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重点领域支出,增长率均超*%以上。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所,新增学位*个,设立*亿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组建全市职业教育联盟。投入疫情防控资金约*亿元,支持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物资保

12、障,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新增城镇就业*.*万人。支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余场次。安排*亿元支持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亿元、办理留抵退税*亿元,拨付乐购消费券*万元、拉动消费约*.*亿元,拨付购车补贴*万元、带动汽车消费约*.*亿元。通过“一卡通”发放教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各类补贴资金*.*亿元,惠及*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和*.*乐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和*.*%,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入围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候选城市。争取到位自治区债券资金*.*亿元,保障民生项目建设。支持改造户厕、公厕*个,建成垃圾

13、和污水处理设施*处。支持改造老旧小区*个、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余套。投入辅警薪酬待遇提升保障资金*.*亿元,惠及干警*多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为*四、“抓”资金监管,全力为民理好财。扎实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行动,将*.*亿元起底盘活资金全部用于民生保障。全市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亿元,超额化解*亿元,准旗、鄂旗率先成为全区首批隐性债务清零地区,伊旗、康巴什顺利“退红”、东胜区债务率下降*个百分点,全市总体债务规模、债务率将实现大幅下降。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实现动态清零。坚持过紧日子,市本级非重点、非刚性预算支出压减*亿元,最大限度将新增财力下沉旗区,助推旗区产业发展、防范化解

14、风险、兜牢“三保”底线。牵头推进*条优化营商环境任务圆满完成,政府采购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办理,资金节约率达*.*%;跨区域远程异地评审成为全区试点。通过对标先进制定出台各类资金管理办法*项。圆满完成重大科技项目及*个大项目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亿元,节省财政资金约*.*亿元。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但对照人民期望、组织要求,在推动财政均衡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财政风险、进一步提升理财品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工作要做。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市“三个四”重大目标任务,助推各项重大任务、惠民实事在各个领域落地见效。

15、一是挖潜增收,打造实力财政,力争为增进民生福祉汇聚更多财力。密切关注并分析研判经济财政发展形势,积极争取上级利好政策,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和动态监控,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应收尽收,力争全市财政收入实现更大跨越。二是服务大局,打造民生财政,力争将财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集中财力保障产业转型、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大政策兑现,顶格执行上级出台的各类民生政策,切实以更大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是提升品质,打造创新财政,确保各类惠民资金更加精准高效落到实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统筹推动一批引领性、突破性的重点改革,加强各类资金监管,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财政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科学理财的品质、服务群众的效能。四是筑牢防线,打造安全财政,确保防风险与惠民生齐头并进。科学合理管控政府债务,加快推动更多旗区及早“清零、退红、降等,从严落实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广大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