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3432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延黄牛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纲,目的与技术结果简介 技术形成经过简介结果与说明,目的与技术结果简介,针对延黄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显露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延黄牛产业发展建议为延黄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技术形成经过简介,延黄牛,延黄牛是以利木赞牛为父本、延边黄牛为母本,导入1/4外血经杂交合成、横交固定和群体继代选育而成,2008年正式通过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延黄牛肉具有高功能性氨基酸、高蛋白、低脂肪、高铁、高锌、高锰、高钙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大理石花纹结构,是高附加值产品。(2010.曹兵海),表.延边黄牛肉、延黄牛肉、和牛肉的常规养分含量比

2、较,蛋白 脂肪 铁 锌 锰%mg/100g 延黄牛 16.2 24.0 42.8 14.2 17.4 4.0 上脑 延边黄牛16.4 28.2 44.0 4.5 7.7 4.4 和牛 14.0 36.5 1.2 4.4 1.2 0.0 延黄牛 20.1 8.4 36.0 13.4 6.0 2.7 西冷 延边黄牛 19.1 15.4 34.0 2.8 14.9 3.5 和牛 12.9 42.5 0.8 3.1 0.8 0.0 延黄牛 20.5 9.3 33.3 1.8 13.5 2.7尾龙扒 延边黄牛 20.0 7.9 25.2 3.8 8.0 2.6 和牛 16.0 26.4 1.3 4.0

3、0.6 0.0 延黄牛 20.1 8.4 36.0 13.3 6.0 2.7米龙 延边黄牛 20.1 7.8 26.4 3.2 12.1 2.5 和牛 18.7 20.0 1.0 3.9 1.3 0.0*日本文部省.五订增補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一本表(肉类),1995.(2010.曹兵海),表.延边黄牛、延黄牛肉与和牛肉脂肪酸构成比较,总脂肪酸 不饱和 不饱和:饱和 单不饱和/%x:1 总脂肪酸 延黄牛 15.2 8.8 1.36:1 54.3 上脑 延边黄牛 20.9 12.5 1.50 56.5 和牛 14.9 7.5 1.01 47.0 延黄牛 7.2 4.2 1.42:1 54.8 西冷

4、 延边黄牛 11.3 6.8 1.52 56.8 和牛 14.2 6.8 0.92 45.8 延黄牛 5.0 5.0 1.48:1 54.3尾龙扒 延边黄牛 5.0 3.3 2.00 59.2 和牛 9.4 5.1 1.19 51.1 延黄牛 3.6 3.6 1.58:1 55.3米龙 延边黄牛 4.4 2.9 2.02 59.2 和牛 9.0 5.5 1.21 52.0*日本文部省.五订增補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一本表(肉类),1995.(2010.曹兵海),表.延边黄牛部位肉的脂肪酸组成(mg/g),上脑 牛领 牛腩 西冷 米龙 牛胸 肋条 共轭亚油酸 0.8 0.4 0.7 0.4 0.2

5、0.5 0.9 0.2 脂肪酸总量 209.6 121.6 205.0 113.4 44.0 125.0 258.2 50.2饱和 83.3 45.1 78.0 45.0 14.6 43.7 92.5 16.8不饱和 125.2 76.5 127.1 68.4 29.4 81.3 165.7 33.5单不饱和 117.9 72.2 120.5 64.4 27.2 77.0 156.8 30.8多不饱和 7.3 4.4 6.6 3.9 2.2 4.3 8.9 2.7不饱和:饱和 1.50:1 1.70:1 1.63:1 1.52:1 2.02:1 1.86:1 1.79:1 2.00:1单不饱和

6、/总脂肪酸 56.5 59.3 58.8 56.8 61.8 61.6 60.7 61.3,生肉冷鲜肉基础(2010.曹兵海),延黄牛产业发展现状,1、饲料资源丰富,延边州森林覆盖率达到81%,草地资源丰富,适宜载畜量为330万 个羊单位。草地面积为70多万hm2,年产鲜草量可达600kg/667m2以上。延边州年玉米秸秆的产量超过400万t。州内有480多条水系,河网较为密集,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长白 山腹地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矿泉遍布全州。当地人称:“延 黄牛吃的是天然草,喝的是矿泉水”。独特的长白山的自然条件,充沛的饲料资源为延黄牛产业的发展提 供了基础保障。,2、产业基础扎实,延黄

7、牛是延边各族人民经过近200年辛勤劳动培育的结晶。纳入中国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得以使知识产权得到承认和有效保护;建立起了犇福牧业、吉兴牧业、天一牧业、黄金牧场等存栏量超千头的养牛小区和专业大场(户)。,延边种牛场是专门从事延边黄牛、延黄牛繁育和推广的良种繁育场,饲养基础母牛800多头;延边种公牛站,年生产冻精120多万剂,供应全州冷配扩繁和改良工作;全州延黄牛饲养农户为21058户,其中规模养牛户为2798(场)户,延黄牛饲养量达到25.6万头,年出栏8万头,其中可繁殖母牛达到15.8万头。,3、高新项目带动了延黄牛产业发展,

8、延边州承担的国家级延边黄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于2008年通过国家验收。承担的中国延边黄牛良种选育与高效快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已列入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和国家第一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得到国债资金和开发银行政策性支持,该项目每年可提供优质中国延黄牛胚胎5万枚,基础母牛1600头,年出栏延黄牛育肥牛3万多头,高档育肥牛7000头。,犇福肉业加工厂,内部设施,结果与说明,延黄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肉牛养殖周期相对较长,母牛饲养成本相对较高;延黄牛是新推广的肉牛品种,覆盖面积不大,饲养基础相对薄弱;养殖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愿意饲养延黄牛可繁母牛。导致延黄牛母牛饲养数量迅速减少;由

9、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种植补贴的推行,提高了种植业效益,饲喂延黄牛的比较效益降低,造成养殖户没有生产积极性,农村散养户不断减少,特别是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导致基础母牛流失严重。,1、基础种源不足,2、缺乏统一的品牌,延黄牛及相关产品的品牌有“犇福”、“蓝之苑”、“长白弘”等;“延黄牛品牌”形成了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延黄牛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有限,产品规模小,不能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规模有限,限制了延黄牛产业的发展。,3、产品品质不高,延黄牛生产缺乏统一的饲养管理标准和监管机构;肉牛的屠宰及产品的分割没有科学完整的工艺,生产的产品没有明确的

10、规格等级评定;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指标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牛肉生产标准;就目前状况而言,延黄牛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4、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延边州内各级政府对延黄牛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但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对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缺乏支撑力度;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州农业科学院、延边州畜牧业管理局、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分别从延黄牛产业技术创新、延黄牛品种扩繁与推广以及延黄牛产品的生产与开发等多方面促进了延黄牛产业的发展,但是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致使科技创新缺乏针对性,技术成果转化较慢。,5、产品的可追溯体系还未形成,食品安全是我国目前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

11、在延边地区整个生产领域中还未实行产品生产的可追溯体系。随着食品安全打查力度的增强,解决农产品安全性的问题迫在眉睫。,延黄牛产业发展的对策,1、加大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黄牛管理条例、吉林延边黄牛 品种资源保护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保护延边黄牛及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国内、国际商家在延边投资发展黄牛产业。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设置了担保贷款机构。积极扶持延黄牛合作社、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统一经营与分 散养殖完美结合,逐步以规模化、规范化延黄牛生产取代小规模散养。组织了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延边州政府在延黄牛产业发展过程

12、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依托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化养殖户,建立延黄牛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示范优质、高档育肥牛生产、可繁母牛批量化高效养殖等。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广延黄牛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延黄牛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延黄牛及其产品的质量。,2、完善繁育体系,制定完善种公牛培育制度,依照县、乡、村三级,逐级建立配种网络,逐级开展延黄牛生产技术宣传与培训。专门设立督导、检查部门,坚决杜绝屠宰可繁母牛的现象。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完善延黄牛繁育体系,实现延黄牛群体的迅速扩大,进而壮大延黄牛产业。,3、整合优势资源,整合延黄牛饲养、屠宰、加工各个环节的优势资源,实现延黄牛的饲养规模

13、化、屠宰标准化、生产批量化、产品规格化。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生产不同档次的牛肉,推行延黄牛产品的优质优价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附加值。逐步建立延黄牛产业品牌,树立名牌产品,通过品牌战略和名牌效应实现延黄牛产业效益的增加。建立效益共享机制,使增加的效益合理分配给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延黄牛产业的整体壮大,不断提升竞争力。,4、强化质量认证,肉牛标准化生产;健康养殖,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科学生产;建立延黄牛分割、分级标准;建立、健全、推广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GMP、HACCP、ISO9000、ISO1400、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

14、产地的认证管理。,5、建立安全优质肉牛产业可追溯体系,6、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创新延黄牛产业的新模式。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重点解决延黄牛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企业生产需求为科技创新的目标,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将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一时间在龙头企业应用,将企业对技术成果的建议和意见直接反馈给科技创新机构。利用同省内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这个平台,致力于延黄牛生产和开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结 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广大养殖户和相关产品开发企业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是延黄牛产业发展的根本;规模化、合理化的群体构成是延黄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高品质产业链条的延伸是延黄牛产业发展的保障;科技创新与支撑体系的建立是延黄牛产业平稳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延黄牛品种的育成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