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3638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保健工具包拔罐疗法培训.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保健工具包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拔罐疗法,一、拔罐基本知识,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抽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病治疾病目的的方法。,1.拔罐基本概念,2.拔罐的作用,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现代医学:(一)负压作用(二)温热作用(三)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温热作用 加强新陈代谢 促使 提高免疫功能 疾病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调节作用 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好转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良性刺激机体 负压作用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 促使功能

2、恢复正常 类组织胺物质,二、拔罐基本操作,1.适应症,范围很广,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于(1)风寒性头痛:拔两侧太阳穴、大椎穴。(2)虚寒性胃痛、恶心呕吐、拔中脘穴。(3)腹痛、腹泻:拔中脘、天枢、气海。(4)风寒湿邪所致腰背痛、腰扭伤、挫伤可拔腰背部。(5)风寒性咳喘,拔背部俞穴。(6)疮疡初期,毒蛇咬伤,拔患处。,罐的种类主要有 竹罐 玻璃罐 陶罐 抽气罐,2.罐的种类,2.罐的种类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10厘米不同长度磨光而成。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易燥裂而漏气。,2.罐的种类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实,大小不一。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

3、温消毒。缺点:质重易碎。,2.罐的种类玻璃罐,用透明玻璃制成,中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分大、中、小3型。优点:质地透明,能直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等情况,吸附力大。缺点:容易破碎。,2.罐的种类抽气罐,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的透明塑料罐组成。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缺点:无温热刺激。,3.拔罐方法,(一)吸拔方法(二)起罐方法(三)拔罐法的运用,重点,(1)拔罐前的准备 常用物品:各种罐具、燃料、消毒用品、镊子等。罐具消毒:玻璃罐用浓度为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对用于污染有血液、脓液的玻璃罐应一罐一用。塑料罐具可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体位选择:选择体

4、位以术者能正确取穴、便于拔罐操作,同时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拔罐时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临床常用体位为卧位又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为规避重力的影响,一般不采取坐位。,吸拔方法,闪火法,用镊子挟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吸拔方法,(2)拔罐方法,火罐法操作要领:原理: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常用方法:,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除罐内部分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皮肤。,罐具的大小与深度;罐内燃火的时间;扣罐的速度。,闪火法,轻、快、准、稳,吸拔方法,抽气拔罐法要领,将连体抽罐扣在施

5、术部位,用抽气筒将罐内空气抽出,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罐。,吸拔方法,不同拔罐法的运用,单罐,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多罐,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疾病(排罐法)。,闪罐,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适用于局部皮肤 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症等疾患。,留罐,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min15min。此法一般疾病及单罐、多罐皆可应用。,走罐,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将罐拔住后,往返推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本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4.注意事项、禁忌,拔罐部位:(1)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处。拔罐禁忌部位:皮肤有毛发、

6、皱纹、溃疡、破裂处、疤痕、骨骼凹凸、水肿、过敏处。外伤骨折部位,大血管分布部位,五官部位,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人体的眼、耳、脐、心脏搏动处及毛发过多的部位等不宜拔罐孕妇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禁忌症: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传染性皮肤病。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宜用拔罐治疗。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

7、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均不宜拔罐,医者双手配合,一手拿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下罐口边缘的皮肤,或将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空气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若罐吸附过强时,不可力猛拔,以免损伤皮肤。,起罐,操作注意(1)操作安全: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不能灼伤 或烫伤皮肤。(2)拔罐前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受凉。(3)使用多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4)刺络拔罐时,出血量不宜过多。(5)每次治疗时留罐的时间为10-15分钟。,拔罐后注意(1)一般留罐时间为520min

8、,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日1次。一般以7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d(或等罐斑痕迹消失)。(2)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天即自行消退。(3)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毒纱布,以防感染。,三、临床常见病拔罐应用,感冒 大椎,合谷,太阳,风门。风寒感冒加肺腧,风热感冒加曲池,暑湿感冒加内关、膻中 拔罐法:以上穴位用闪火法拔罐46个,留罐1520分钟,每日一次 走罐法:以背部第7颈椎至第10胸椎段为中心,向两侧肩胛部依次走罐,来回数次。隔日一次。,(一)拔罐治疗常见疾病,思考题,拔罐法的作用?常见

9、的拔罐器具有哪些?一般的留罐时间?不宜拔罐的部位有哪些?拔罐法治疗的常见疾病有哪些?(5种)拔罐法禁忌症?(5种),健康保健工具包培训中医适宜技术艾灸法,灸法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灸”,灼烧之意。以艾绒为主要灸材,烧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1、简单易学2、工具简单3、治疗范围广泛5、安全可靠4、疗效快捷,二、灸法的特点,三、艾灸的功效,1、温散寒邪,活血行气 2、补虚壮强,回阳固脱 3、清热泻火,消瘀散结 4、补中益气,生阳举陷 5、调整阴阳,平衡五脏 6、温经通络,除邪止痛 7、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常用穴位,四、灸用

10、材料-艾及艾制品,(一)艾叶作用: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行气活血,回阳救逆等。(二)选择艾绒作为主要灸材的原因1、便于搓捏成形;2、芳香易燃,火力温和,穿透力强,可深入脏腑或透达病所;3、价格低廉,便于采集。,四、灸用材料-艾及艾制品,(三)艾的采摘农历35月采集新鲜肥厚艾叶;(四)艾绒的制作曝晒干燥,捣碎去杂梗、泥沙;通过反复的曝晒和捣筛,形成艾绒。粗艾绒多用于间接灸,细艾绒多用于直接灸(五)艾绒的保藏注意防潮、防霉、防蛀。,无药艾条,又称清艾条 普通药艾条有药艾条 太乙针 雷火针,四、灸用材料艾及艾制品,艾炷:,艾条,为锥形艾团,根据临床需要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炷如半个橄榄,中炷如半个枣

11、核,小炷如麦粒。施灸时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五、艾灸法的分类,艾柱灸,艾条灸,温灸器灸,其他灸法,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六、艾灸法操作,艾炷灸-直接灸无瘢痕灸施灸时温熨为度,不起泡,不留瘢痕 操作方法:A:涂上蒜汁或凡士林,放点燃的艾柱B:患者感到烫的时候换新艾柱C:一般连续灸57柱,以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适应症:常见虚寒性疾病施灸。此外直接灸好包括瘢痕灸发泡灸,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完成,六、艾灸法操作,艾炷灸-间接灸隔蒜灸 将独头大蒜切成35毫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数孔后备用。把蒜片放在已标记的穴位皮肤上再安放大艾炷,线香点燃。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蒜片烧坏时更换蒜片。

12、一般灸57壮,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六、艾灸法操作,艾炷灸-间接灸隔姜灸 选新鲜老姜切成厚约0.2 0.5cm厚的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六、艾灸法操作,艾炷灸-间接灸隔盐灸令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细白盐适量,放入脐中,使与脐平。上置隔姜灸或隔蒜灸同样制作的姜片或蒜片,然后在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微微发热,即更换艾炷。一般灸39壮,但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艾条灸,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指将艾条燃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

13、使 患 者只觉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操作方法:A:将艾条燃着一端,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熏灸。B:反复测度距离,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5-10cm)C:每次灸1015min,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D:每日12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艾条灸,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的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 操作方法:A:将艾条一端点燃靠近施灸穴位约5-10cmB:将艾条缓慢上下或左右回旋C:施灸2030分钟左右,时间不宜过长D:以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艾条灸,雀啄灸: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一种灸法,形

14、如雀啄。操作方法:A:将艾条燃着端对准所选穴位 B:在距离穴位3cm上方,一上一下,似麻雀啄米对穴位进行强烈刺激C:施灸510分钟D: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七、灸后处理,1、灸后皮肤出现水泡,体积小者可以不处理,体积大的要用消毒过的针刺破再消毒。2、灸后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者,可适当饮茶或水。3、灸后精神困倦者应稍事休息。,八、注意事项,1、施灸时应按由上往下、由躯干到四肢的顺序,以免引起晕灸2、在施灸过程中如果感到灼痛可拍打或按压周围皮肤减轻痛感。3、施灸时火力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以免灼伤皮肤。4、如果出现“晕灸”即突然面色发白,头晕、恶心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施灸,让顾患者平卧后再饮用白开水

15、或糖水。,八、注意事项,5、面部施灸时应用面纸覆盖住面部再施灸,避免火星烫伤脸部。6、施灸结束后,彻底熄灭艾火以免引起火花。7、艾灸部位不可抓破,保持清洁,以免引起感染。,小结,健康保健工具包培训中医适宜技术药盐热敷疗法,一、理疗热敷袋的组成,1、中草药袋:小茴香1两,花椒1两,艾叶1两。装入棉布袋。,2、盐热敷袋盐2斤,在锅中干炒热,稍晾一会,不烫后装入棉布袋。,二、理疗热敷袋的作用与适应症,1、理疗热敷袋的作用:温通经脉,疏散风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2、适应症:痛经,关节肿痛,胃肠不适,颈肩背痛,咽喉疼痛等病症。还可用于取暖及理疗保健。,脾肺虚寒证的药盐热敷,颈椎病药盐热敷,四、相关技术

16、环节,1.盐的选择与使用:大约小指肚大小的大颗粒粗盐,每次用2斤左右,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通过简单的加热,其成份不会有太多改变,所以可以反复炒。每次炒过装袋时候总剩下些碎末。一到两周应用家里洗米用的筐筛一下,把炒成细末的盐筛出来。时间长了盐的量肯定会减少,再补充一些新的粗盐进去。,三、使用方法,1、先把草药袋放在施治部位,铺平。2、再把加热后的盐袋平整地放在草药袋上。3、加盖衣被热敷片刻。盐凉为度。,2、加热:(1)将盐放入铁锅里干炒加热:一般家庭用的煤气或天燃气炒时,大概要5-8分钟。刚放进锅时每隔1分钟左右翻动1次,炒到后面时可以翻得勤一些。等加热到粗盐有响声,然后装入厚的布袋子里。但有时候如果火不是很旺很大,粗盐即使很热了也不会噼啪地响。(2)或放到微波炉中干加热:微波大约3-4分钟。,腰部药盐绑缚带,3、铺敷:(1)可将盐袋及药袋绑缚在肢体上,这样即使睡觉时身体移动,也不影响治疗;(2)上面可多盖点东西,以减少热的散失。,绑缚在前臂,五、注意事项,1、此法贵在坚持,长期使用才能有更好的效果。2、不可将炒热的盐直接放于肌肤上,以免烫伤。3、急腹症原因不明、腹腔脏器出血、肿瘤部位、软组织急性损伤、骨折初期、急性感染禁用。4、经常清洗盐袋及中草药袋,保持清洁卫生。5、中草药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更换袋内中药,以保证疗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