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3812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讲座.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诊疗2型糖尿病,主任医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内分泌科 追求诚信卓越,共享仁爱健康,需求和优势,概念、发病机理,中医治疗理念,并发症的诊治,需求与优势,低BMI更低约为25kg/m2中心肥胖,内脏脂肪堆积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高餐后血糖比例高细胞功能不足更易患肾脏疾病癌症比例高,如肝癌,中国糖尿病表型,糖尿病发病率升高,IGT高发,并发症高发,并发症进展快,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血糖管理未达标,需求与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西药治疗优势,需求与优势,降糖迅速,疗效明显,服用便捷,西药治疗不足,药物副作用,肝肾功损害,低血糖频发,2023/2/12,中医可以做什么?,黄帝内经曰:“

2、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胰岛素抵抗,肝糖生成,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内源性胰岛素,IGT=“未病先防”,4 7 年,“诊断糖尿病”,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Number 2,2000,显性糖尿病=“既病防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微血管,大血管,中医优势所在,减少西药服用剂量,减轻西药带来的临床副作用,改善消渴症状,提高疗效,中医优势所在,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对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药干预治疗,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减小,糖化血红蛋白更达标,中医优势所在,防治糖尿病足优势独特,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提高生

3、活质量,2023/2/12,什么是中西结合?,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来继承发展中医药,中西医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发展一个全新的医疗体系。陈可冀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复合、结合的原则 单一的降糖药使用不如作用于多个环节的降糖药联合使用效果为好。优势互补的原则 中医辨证论治加用中药或滋阴补气,或活血化瘀巩固机体内环境如阴阳、气血、升降等机制相对调整,对原有剂量的西药降糖药往往更为敏感,而依具体情况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增效减副(作用)的原则,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禀赋不足),环境因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2型糖尿病(消渴)中医诊断参照中华

4、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2型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认识简介,内生燥热耗伤阴精,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多而甜、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乏困无力、皮肤燥痒、易生疖肿。,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劳欲过度,胸痹、中风、眩晕、麻木、痹证、水肿。,消渴本证,损伤阴阳,久病入络,血脉瘀滞,久病失治,消渴变证,2 型糖尿病的阶段,细胞功能(%),餐后高血糖,糖耐量异常,型糖尿病第一阶段,型糖

5、尿病第二阶段,型糖尿病第三阶段,25,100,75,0,50,-12,-10,-6,-2,0,2,6,10,14,离确诊时间(年),Lebovitz H.Diabetes Review 1999;7:139153.,健脾、化痰、活血,生津止渴益气健脾,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型糖尿病治疗目标,IGT期结合,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降低IGT患者的血糖、血脂,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糖尿病期1、通过辨证论治,减轻或改善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2、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法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 症状;3、补益肝肾、活血通脉

6、等方法可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视力,延缓其发展4、采用补肾固摄、滋肾泻浊等方法治疗,可以使患者尿蛋白排出减少,保护肾功能,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2型糖尿病(消渴),与西药降糖药协同降糖:以西医降糖药为基础,加以中药汤剂口服以综合诊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思想,所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有与西药口服降糖药完全不同的特点。他不似降糖药及胰岛素有着不同的降糖作用,中医从整体出发,采用“望闻问切”,通过中药起到综合调节代谢的作用。一副中药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细胞的功能,同时还兼有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单独使用西药降糖效果不理想者,配合使用中药治

7、疗可使血糖下降理想,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一举两得。,西医治疗难点:血糖波动大,餐后血糖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中医治疗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药治疗: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针灸治疗:通过辨证论治,以肺脾肾三经为主穴,随证加减。膏方应用: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2型糖尿病(消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痹症),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西医基础治疗:控制血糖,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中药。中医外治法1.水针疗法: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2.中药外洗、外敷:糖痛足浴方、

8、温通活血乳膏。3.肢体加压治疗4.红外线光浴治疗:辨证选穴、穴位贴敷5.推拿治疗6.针灸治疗:“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糖痛足浴方,使用方法:共入搪瓷盆中,加水5000ml浸泡100200min,放火炉上煮沸后,文火在煮30min,离火后先熏手足,待药液温度降至50度左右,再将手足入药液中浸泡30min,每日2次,每剂药可连用1日2日。功效:活血通络,既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纠正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同时也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适应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包括四肢末端的疼痛、麻木、蚁行感、畏凉等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对空腹血糖、血液流变学、肢

9、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温通活血乳膏,原方组成:川芎、细辛、桂枝、红花、辣椒等七味;使用方法:以温通活血乳膏涂擦至患部,配合TDP;功效: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应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临床169病例观察提示:对糖尿病患者肢端麻木、针刺样疼痛、畏凉、畏寒感有较大的改善,同时温通活血乳膏的应用改变了剂型,提高了患者使用的依从性,使治疗效果稳定。,温通活血乳膏研究机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及其提取物:对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嗪科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细辛、桂枝:镇痛抗炎;辣椒: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具有镇痛、止痒功效,外用能使皮肤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扩张

10、,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旺盛,有去瘀肿和利关节功效。机理研究:SD大鼠通过温通活血乳膏的干预后,可提高坐骨神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证明温通活血乳膏可以通过抗氧化还原作用,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具有改善作用。,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主要症状:疲乏无力,腰膝疲软或腰痛,视物模糊,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西医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保护肾脏减少蛋白,调节脂代谢紊乱。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中药。中医外治法1.中药保留灌肠:糖肾灌肠方。2.穴位贴敷:糖肾贴敷方3.针灸治疗:体针,灌肠方法:将

11、药浓煎取汁500ml,温度为37-38,一次性输液管插入肛门20-30cm。每次灌入100-250ml,保留1h以上,每晚1次,连续15天为一疗程。功效:通腑泄浊解毒,利用血肌酐和尿素氮在肠粘膜血管内外的浓度差将血肌酐和尿素氮转移到肠道,然后通过导泻的方式排出体外,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适应症:糖肾灌肠方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各临床分期。临床疗效:糖肾灌肠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期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降低各项监测指标。,糖肾灌肠方,糖肾灌肠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和增生,降低细胞高代谢和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并能抑制甚至

12、代偿性肥大,减轻肾小球硬化,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程;丹参:能明显降低BUN和Cr含量,提高Cr、BUN清除率和滤过量,提高生存率,改善肾脏供血,减轻肾脏损伤;附子:改善肾脏微循环;牡蛎:含丰富的碳酸钙,可促进肠道内钙质摄入,提高肠道渗透压,加快尿毒症毒素的排泄。,糖尿病胃轻瘫(消渴痞症),主要症状:早饱、腹胀、纳呆、厌食、恶心、呕吐、暖气等胃排空迟缓症状群。西医基础治疗:控制血糖,饮食治疗,胃肠动力药。中医辨证论治:健运脾胃、调理气机。中医外治法1.穴位贴敷:糖胃贴敷方2.针灸及推拿治疗:脾经、胃经穴为主3.红外线穴位光浴治疗:气阴两虚、脾胃虚寒症4.中药封包:脾气虚弱、脾胃虚寒症,新疆维吾尔

13、自治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内分泌协作组副组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分泌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组副组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呼吸病研究所新疆医科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硕士培养科室,科室现况,内分泌科构架,临床科室,研究基地,内分泌病一科,内分泌病二科,糖尿病足筛查室,糖尿病足室,内分泌门诊,糖尿病的教育中心,医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中心,伦理审查体系,内分泌科构架,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管理中心,编制床位207张年收住病人15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38000余人次设立了糖尿病足室及筛查

14、室,胰岛素泵强化管理中心,科室现况,科室设备,四肢多普勒血流检测仪,超声清创刀,:,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科室设备,临床能力,2012年到2014年,内分泌科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能力,优势病种,制定2型糖尿病(消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痹症)、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并且专科病历严格按照诊疗方案执行;,诊疗方案,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脾化痰、活血通络”,“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并制定了三参二黄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滋肾泻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并研制出糖肾灌肠方已成为协定方在临床应用;“活血通

15、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研制出了糖痛足浴方、温经活血乳膏已成为协定方在临床应用。,理论创新,2015年1月,我专科成立内分泌一科、内分泌二科,扩大了优势病种治疗人数,通过细致化、专业化的工作,提升优势病种诊疗水平。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科除中药汤剂及膏方外,采取了穴位贴敷治疗、针灸、耳穴压豆、推拿理疗、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手段,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减轻药物副作用的临床目标,提升了中医药干预手段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地位。,优势病种,专科针对优势病种制定了糖肾灌肠方、糖胃贴敷方、糖肾贴敷方、糖痛足浴方等协定方,健脾养阴膏方,经观察,临床应用收效显著。,温通活血乳膏,中药膏方,中药协定方,中医特色,开展了穴位贴敷、中药涂擦、针灸、耳穴、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综合应用于临床,提升临床疗效及中医治疗干预率。,中医特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