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图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图文.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我们常见的运动状态有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最常见的是物体静止的情况。,如果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这要看物体的初速度情况。,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1.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静止静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动平衡,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0,总结,(v=0,a=0),(v0,a=0),想一想:速度等于与静止是一回事吗?,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受合力为零的状
2、态,并不是物体运动速度为零的位置。处于竖直上抛最高点的物体只是在瞬间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并不为零,它的速度立刻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结论,三个力平衡,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推广到多个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一定与其余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O,G,A,B,例题1、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 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量是G,角AOB等于,钢索OA对
3、O点的拉力和杆OB 对O点的支持力各是多大?,解:三个力的合力为0,则这三个力在任何方向的分矢量之和一定为0。建立坐标系分别如图所示,分别写出三个力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矢量,于是一定有F2F1cos=0F1sinF3=0由以上两式解出钢索OA受到的拉力F1硬杆OB的支持力F2,解题方法:(1)物体受二力作用: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答.(2)物体受三力作用:常用有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效果分解法、三角形法等解法。(3)物体受三个以上力作用:常用正交分解法。,练习1、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是:()A.3N,4N,8N B.6N,10N,2NC.8N,7N,4N D.7N,9N,16N,C D,练
4、习2、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B,C,D,A,静态平衡,静态平衡,答案,F1=G/cos37o=1.25GF2=Gtan37o=0.75G,练习3:如图所示,重为G10N的小球在竖直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37o的光滑斜面上,已知挡板也是光滑的,求:(1)斜面对小球弹力F1的大小;(2)挡板对小球弹力F2的大小。,G,练习4、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它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在水平恒定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FN,Ff,F,A、mg
5、cosB、(mgcos+Fsin)C、Fcos-mgsin D、Fsin,BC,静态平衡,练习5、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mg B(mg+Fsin)C(mg-Fsin)DFcos,B D,静态平衡,练习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增大C.a减小,b先增 大后减小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D,分析动态平衡的解题思路:,(1
6、)解析法:求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2)图解法: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根据表示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3)相似法: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然后进行分析。,动态平衡,答案,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在减小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练习7: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球,夹在斜面与竖直挡板之间保持静止,斜面倾角为37o,不计一切摩擦,现使挡板从图示竖直位置缓慢的顺时针转为水平,这个过程中小球对斜面与竖直挡板的压力大小是怎么变化的.,动态平衡,练习8:如图所示,用水平细线将电灯拉到图示位
7、置,若保持灯的位置不变,将细线由水平位置顺时针转到竖直为止的过程中,细线受到的拉力如何变化?,答案,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OB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减小,课堂小结,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合力为0,2.求解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选用力的合成、分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杯子里装满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塞子拔出时,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而使内部存在压力,小孔以上部分的水对以下部分的水的压力造成小孔处的水流出。,这时我们发现虽然杯壁上有孔,但水却没有
8、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让这个杯子自由下落又是什么情况呢?,第二课时 超重和失重,思考,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时应使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秤的示数是哪个力的?,物体拉弹簧的力的示数,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知道: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做一做,实验现象:弹簧秤和物体一起加速上升,弹簧秤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时,突然向上加速,弹簧秤的示数如何变化?,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向上加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Gma,F ma G 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F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F(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大于物体的重力。,一、超重
9、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1.定义:,信息,超重对宇航员的影响,宇航员在飞船起飞和返回地面时,处于超重状态,特别是在升空时,超重可达重力的9倍,超重使人不适,起初会感到头晕、呕吐,超重达到3倍重力时既感到呼吸困难;超重达到4倍重力时,颈骨已不能支持头颅,有折断的危险。所以升空时宇航员必须采取横卧姿势,以增强对超重的耐受能力。,宇航员的平躺姿势,例题2: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乘电梯下楼。快到此人要去的楼层时,电梯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求这时他对电梯地板的压力。(g=10m/s2),Fmgma,解,人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
10、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91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也等于910N,方向竖直向下。,2.产生超重的条件:,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实验和例题可以看出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思考,物体向上减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 F ma,F G ma G,物体所受的拉力F与物体对弹簧秤的压力F(弹簧秤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用弹簧秤匀速拉物体时,突然向上减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如何变化?,二、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1.定义:,例题3、在升降机中测人的体重,已知人的质量为40kg,若升降机以2.5m/
11、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台秤的示数是多少?若升降机自由下落,台秤的示数又是多少?,解:,当升降机匀加速下降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F ma F mg 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台秤的示数分别为300N和0N。,当a1=2.5m/s2,F1=300N,当自由下落时,a2=g,F2=0N,2.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就好像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一样。,3.产生失重的条件:,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实验和例题可以看出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实验和例题可以看出产生完全失重现象的条件,物体的 的加速度等于g,两种情况:自由落体竖直上抛,
12、4、物体发生超重还是失重现象,只跟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关,物体具有向上(或 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运动的方向无关。,我们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叫做物体的视重。,5、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不变,只是视重发生改变。,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人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至静止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再突然起立又会怎样?,开始下蹲时加速度:,竖直向下,失重,将要蹲下时加速度:,竖直向上,超重,读数变小,读数变大,分析:人下蹲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加速运动,,蹲下后最终速度变为零,做减速运动,先变小再变大最后不变(等于重力)。,开始站起时加速度:
13、,竖直向上,超重,将要站起时加速度:,竖直向下,失重,读数变大,读数变小,人突然向上迅速站起来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站立后最终速度变为零,做减速运动,先变大再变小最后不变(等于重力)。,试分析前面引入实验中,当杯子自由下落时,为什么杯中的水不喷出?,解:当杯子自由下落时,杯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故水不会喷出。但杯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所有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但仍能测量拉力或压力的大小。,无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完全失重条件的科学研究,液体呈绝对球形,制造理想的滚珠,制造泡
14、沫金属,课堂小结,超重和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一、超重现象:,1.定义:,2.产生超重的条件:,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2.产生失重的条件:,二、失重现象:,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就好像物体没有受到重力一样。,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a=g,1、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
15、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AD,2、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的环境中,下列仪器可以使用的是()A、水银温度计 B、体重计C、打点记时器 D、天平E、水银气压计 F、弹簧测力计,ACF,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力,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CD,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二
16、章,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那时我们只分析了这个现象,没有考虑它的加速度为什么不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两个条件:,第一、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第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受的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自由落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所以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也是恒定的。,例题:以10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分别计算0.6s、1.6s后物体的位置(取g=10m/s2),
17、解:以地面为原点,竖直向上建立坐标轴。,V0=10m/s a=10m/s2 t1=0.6s t2=1.6s,抛出0.6s后物体位于地面以上4.2m的位置,1.6s后位于地面以上3.2m的位置。,实际上,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不可能永远向上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加速度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反,运动会越来越慢,速度逐渐变为零。但是物体不可能停在空中,它随即会向下运动。尽管向下运动与向上运动速度方向不同,但受力情况相同,所以两个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也相同,仍是常量g。例题中算出的1.6s时的位置,就是物体到达最高点后返回时所处的位置。,解:,(1)重物不会立即下降,而是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
18、程:,自9m高处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下降过程的总高度:,由 可求得下降时间:,从绳断到落地的总时间:,(2)重物落地时的速度:,V地,h,H,H上,v0,例1:气球上系一重物,以4m/s的速度自地面上升.当上升到离地面高度h=9m处时,绳子突然断开.问:(取g=10m/s2)(1)重物是否立即下降?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2)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多大?,另一种方法:考虑整个过程,以绳断瞬间重物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公式,代入数据得:,得:,由速度公式得:,竖直上抛运动,a=-g,v0,2、分段研究,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上升时间:,上升最大高度:,下降阶段
19、:,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只在重力G(忽略空气阻力)作用下,具有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的物体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t上,a=-g,v0,对称性,t上=t下,v=v0,t上,由对称性可推得:物体上升过程通过某段高度AB的时间tAB与下落过程通过同样这一段高度BA的时间tBA相等。上升过程通过某点的速率与下落过程通过同一点的速率相等。,h,a=-g,v0,3、整体研究,全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1)规律,v,(2)位移h以抛出点为起点,上方:正,下方:负,(3)速度v,图线在t轴上方:方向为正,表示向上运动,向上:方向为正,向下:方向为负,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在t轴下方:方向为负,表示向下运动,1.在距地面h高度处以初速度v0=5m/s竖直上抛一小球,经时间t=4s小球落地。求抛出点的高度h。(取g=10m/s2),解:,则抛出点的高度h=60m,2.在距地面h=12m高度处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小球,经时间t=2s小球落地。求初速度v0。(取g=10m/s2),解:由公式,代入数据得:,解得:,3、一小球从塔顶竖直上抛,它经过抛出点之上0.4m处时的速度为3m/s,则它经过抛出点之下0.4m处时的速度为多大?(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解:,塔顶,v0,由 可得:,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