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4374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预防,2010年10月,机体的防御系统,非特异性防御:皮肤、粘膜、细胞(吞噬细胞、网状细胞等)、体液因子特异性防御: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组成: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1.免疫防御:识别和清除进入体内的抗原2.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表面抗原发生变异的细胞 3.免疫稳定: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淋巴器官,1.中枢淋巴器官胸腺:产生初始T细胞 骨髓:产生初始B细胞发生早:出生前数周即产生初始T、B细胞;细胞增殖分化受激素和微环境影响,2.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 脾 扁桃体 发生晚,出生数月后才发育完善,受抗原刺激时,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应答。,抗原的分类和特性,

2、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应和免疫反应性,如细菌、病毒、蛋白质、动物血清、毒素等等半(不完全)抗原:有免疫反应性而缺乏免疫原性,一旦与蛋白质结合就具有免疫原性,抗原的分类和特性,T细胞依赖性抗原:抗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需要巨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如蛋白质、细菌、病毒等等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此类抗原不要求巨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此类抗原不产生免疫记忆,如多糖、脂类,免疫预防,被动免疫预防直接输入对疾病有抵御能力的各种免疫产物,以消除病原体,能在较短时间保障机体健康主动免疫预防通过相关抗原直接刺激,使机体主动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反应,已达到消除病原,并在今

3、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能起到保障健康的作用,疫苗针对的呼吸系统疾病,结核、白喉、百日咳、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水痘、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等等,疫苗的定义,传统:使用病原微生物或利用其某些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减毒、脱毒、灭活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主动免疫制剂广义:所有的免疫制剂狭义:条例规定,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相关疫苗的种类,减毒活疫苗:来源于野生的或治病的病原体,通过一系列的减毒手段,使其降低致病力,且保持其免疫原性而生产的疫苗。其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自然感染产生的相同,但其引起的免疫水平和持久性一

4、般较自然感染低。由于病原需要进入体内并复制,因此体内存在相关抗体将会极大影响其免疫效果。理论上它可能存在恢复其治病能力,但目前仅见于OPV。目前我们常用的有:卡介苗、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等,相关疫苗的种类,灭活疫苗:通过人工培养的病原体,经过武力或化学的方式灭活、纯化而生产的疫苗,有的甚至进一步处理生产成裂解疫苗,如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等。由于灭活疫苗不能以自然状态进入体内且复制,即使接种于免疫缺陷病人也不会致病,安全性好。一般需要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且需多次接种,首剂接种往往不产生有效地保护性抗体,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灭活疫苗较少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便血液中存在相关抗体也可接种,因

5、此其可与抗体或相关免疫血清同时使用。,相关疫苗的种类,成分疫苗:利用病原体中的某些组分或产物提纯加工生产的疫苗,如多糖疫苗,亚单位流感疫苗、类毒素疫苗等等多糖疫苗是由构成某些细菌表膜上的长链糖分子组成的亚单位疫苗;其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典型的非T细胞依赖型,因此小年龄儿童接种效果很差重复接种多糖疫苗不能引起“增强”反应,因为期诱导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仅少量IgG多糖结合疫苗(免疫原性增强),将免疫反应转为T细胞依赖型抗原,可避免多糖疫苗的弱点,相关疫苗的种类,重组疫苗:利用分子合成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如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安全性高,生产成本可控,可大量生产为今后疫苗发展的重点方向,疫苗的

6、免疫应答,灭活疫苗(包括成分疫苗):灭活疫苗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所产生的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接种灭活疫苗通常仅能产生记忆型B淋巴细胞而不能产生有效的记忆型T淋巴细胞,疫苗的免疫应答,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对宿主是一次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产生和免疫记忆的形成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产生记忆型T淋巴细胞,一般情况下减毒活疫苗接种一剂,便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当疫苗抗原接触粘膜上皮细胞时,某些部位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将抗原转运和呈递给T细胞,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IgA抗体同时记忆型T、B淋巴细胞也随之生成粘膜免疫产生的IgA抗体滴度远高于注射免疫,疫

7、苗接种,程序:指接种疫苗的初次免疫年龄、针次、间隔时间和加强免疫时间等是根据疫苗特性、免疫原理、传染病流行特征、对人群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以及国家对疾病控制的要求制定,疫苗接种,接种时间:免疫接种的起始年龄要根据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和受疾病威胁的起始年龄两相结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不应对婴儿过早的接种疫苗,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应对有发病危险而疫苗产生充分免疫反应的最小年龄开始OPV可在2月龄开始产生良好应答,而多糖疫苗则2岁后才产生良好应答,疫苗接种,接种剂量:接种剂量直接影响接种效果。剂量过小,起不到免疫刺激的作用,机体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剂量过大,将导致免疫麻痹,使机体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

8、免疫抑制状态适当的剂量可使机体产生适宜的免疫反应,首先产生IgM,随后产生IgG,疫苗接种,接种次数和间隔灭活疫苗(包括成分疫苗),第一次接种仅为动员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作用,常常需多次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次数一般少于灭活疫苗,效果好于灭活疫苗间隔时间长短会影响免疫效果。一般2针之间长间隔会较短间隔免疫效果更好,长于规定间隔时间一般不明显降低抗体滴度;减毒活疫苗接种针次之间间隔不小于28天,短于规定最短时间接种将减弱抗体应答,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可刺激机体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减毒活疫苗免疫成功后抗体维持时间较长,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也将逐渐下降或阴转,应适时进行加强免疫,以

9、巩固其免应状态,疫苗接种,联合免疫:灭活疫苗一般不干扰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也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可在接种灭活疫苗后任何时间接种其它疫苗(霍乱、伤寒和鼠疫疫苗除外)理论上活疫苗之间免疫,在30天内接种另一种活疫苗其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但实际情况不支持实际上多种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没有影响免疫应答与Ig联合使用,能明显降低MMR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会影响OPV和灭活疫苗的效果,疫苗接种,接种部位:粘膜接种,流感疫苗皮内接种,卡介苗皮下注射,MMR、水痘、流感疫苗、多糖疫苗肌肉注射,DTP、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疫苗接种,接种禁忌:减毒活疫苗: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近期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过敏体质或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者、严重慢性疾病者、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其它疫苗:过敏体质或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者、严重慢性疾病者、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说明书有明确规定的推迟接种:发热、正在患某种疾病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注射Ig或服用免疫抑制剂者(仅限部分疫苗),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