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hu.edu.cnweblearningphysics光学课程例题3.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c.dhu.edu.cnweblearningphysics光学课程例题3.ppt.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1:若空气中一球形透明体将平行光束会聚于背面的顶点上,此透明体的折射率为多少?,解:,由球面折射成象可知,代入上式得,例2:一玻璃半球的曲率半径为R,折射率为1.5,其平面的一边镀银。一物高为h,放在曲面顶点前2R处。求:(1)由曲面所成的第一个象的位置(2)这一光学系统所成的最后的象在哪里?,解:,(1)球面折射公式,其中,得,即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线。,(2)平行光线照在反射镜上,仍以平行光线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线,再次经过球面折射,此时仍用球面折射公式,此时,光线自右向左进行,球面右方是物空间,折射率为 n:左方是象空间,折射率为 n,公式中 n与 n互易。,即最后所成的象在
2、球面顶点左方2R处,与物体的位置重合,由图可见是倒立的。,代入折射公式得,将,例3:一物体在曲率半径12厘米的凹透镜的顶点左方4厘米处,求象的位置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出光路图。,解:(1)高斯法:,横向放大率:,(2)牛顿法:,象点在象方焦点18厘米处,即在球面顶点右方12厘米处,例4:一直径为4厘米的长玻璃棒,折射率为1.5,其一端磨成曲率半径为2厘米的半球形。长为0.1厘米的物垂直置于棒轴上离棒的凸面顶点8厘米处。求象的位置及大小,并作光路图。,解:已知,因 P是正的,故所成的象为实象,它在棒内离顶点12厘米处。,横向放大率:,由,得,F,M,Q,N,F,例题:已知入射光线求出射光线,F,M
3、,F,Q,已知物点求象点,F,F,S,N,S,M,F,N,M,S,S,已知:,物点 Q 位于L1前a处,解:,-P1=a,代入第一个透镜的高斯公式,得,同理对于第二个透镜,有,例5: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凹透镜焦距为4厘米,两个透镜相距12厘米。已知物在凸透镜左方20厘米处,计算象的位置和横向放大率并作图。,解:利用高斯公式两次成象,第一次 PQ成象:,得,得,第二次 PQ成象:,已知:,物点 Q 位于L1前 a 处,解:,对于物点 Q,P=HQ=-4 a 由高斯公式,得,即象点位于第二个透镜后1.4 a,解:,解:,只要稍稍改变 d,即可大大改变 xH,例6:空气中双凹厚透镜的两个凹面半径
4、r1 和 r2 分别为-8厘米和7厘米,沿主轴的厚度 d 为2厘米。玻璃的折射率 n 为1.5,求焦点和主平面的位置。,厚透镜可看作两个球形折射界面的组合,它们的焦距分别为,解:,光学间隔:,由于 F是在透镜右表面的左方,故此透镜是发散的。,例7:半径为2厘米,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放在空气中,求:(1)球的焦距和主面、焦点的位置。(2)若一物置于距球面6厘米处,求从球心到象的距离,并确定垂轴放大率。,解:,(1),由此可见,H 和 H重合,均在球心 O处。,(2),横向放大率:,例8:一焦距为20厘米的薄凸透镜与一焦距为20厘米的凹透镜相距6厘米。求:(1)复合光学系统的焦点及主平面的位置(
5、2)若物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求象的位置和放大率。,(1)两透镜的焦距分别为:,光学间隔,解一:,解二:(1)两透镜的光焦度分别为,复合光学系统光焦度公式:,主平面位置为:,横向放大率:,(2)利用高斯公式求象距得,已知:r1=-1.0 m,r2=1.5 m,r3=-1.0 m,d1=4cm d2=5 cm,n2=1.632,n3=1.5求:(1)复合透镜的光焦度(2)离透镜前表面为4m的轴上物体的成象,解:,代入上式得,是一个缩小的正立的虚象,例9:有一光阑其孔径为2.5厘米,位于透镜前1.5厘米处,透镜焦距为3厘米,孔径4厘米。长为1厘米的物位于光阑前6厘米处,求:(1)入射光瞳和出射光
6、瞳的位置及大小(2)象的位置,并作图,因光阑前无透镜,直接比较光阑及透镜对物的张角,可知光阑即入射光瞳。出射光瞳是这光阑被其后面透镜所成的象。,解:,已知:P=-1.5 cm,f=3cm,(1),出射光瞳的位置,(2),象的位置:,已知:P=-(6+1.5)cm,f=3cm,证明:望远镜系统的放大本领等于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直径之比.,S,入瞳(物镜)直径:,出瞳直径:,望远镜的放大本领:,证:,例10:已知光具组的主面和焦点,用作图法求象,例11:已知复合光具组的主面为 H1、H1,焦点为 F1、F1,复合光具组的主面为 H2、H2,焦点为 F2、F2,用作图法求复合光具组的主面和焦点。,例1
7、2:一个双凸面镜,其焦距为 f0,若以曲率半径为 r0 的界面为入射面,另一面涂以金属反射膜成为一个折反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为 f,求:(1)薄透镜的折射率(2)反射膜的曲率半径,解:,设薄透镜的折射率为 n,其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r1=r0,r2,则光焦度为,则薄透镜的光焦度、焦距分别为:,而对折反系统,光线通过时在球面 r1 来回折射两次,光焦度均为 1,在反射面反射依次,光焦度为 2,且,故此折反系统的光焦度、焦距分别为,由上两式可得,例13:一双凸透镜的第一、二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r1=20cm r2=-25cm。已知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f1=20cm,现将其置于如图所示的方玻
8、璃水槽中,并在其前的水中置高为1cm的小物体,它距透镜为100cm,求:(1)通过透镜所成的象的位置、大小,是虚还是实?(2)若用眼睛在玻璃外的A处观察,该象的视位置与槽壁的距离L。设玻璃壁的折射忽略不计,水的折射率 n水=1.33,解:,r1=20 cm r2=-25 cm,n=1.56,则此透镜在水中的焦距为,由高斯公式,(2)在A处观察,象与槽壁的距离 L 为,为放大倒立的实象,例14:一屏幕放在距物100cm处,二者之间放一凸透镜。当前后移动透镜时,发现透镜有两个位置可以使物成象在屏幕上,测得这两个位置的距离为20cm,求:(1)这两个位置到幕的距离和透镜的焦距(2)两个象的横向放大率
9、。,解:,在物象距离(大于4倍焦距)的条件下,利用光路可逆性原理可证明,两次成象的象距满足对易关系,即第一次成象的物距正是第二次成象的象距,第一次成象的象距正是第二次成象的物距。,此结论也可用高斯公式求得。令,解得,物距应有两实数解,必须满足,即,两次物距差为,已知 L=100cm,P=20cm,于是透镜焦距为,两次象距分别为,横向放大率分别为,且有,例15:一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相距为20厘米,物镜焦距为7厘米,目镜焦距为5厘米把物镜和目镜都看成是薄透镜,求:(1)被观察物到物镜的距离(2)物镜的横向放大率(3)显微镜的总放大率,解:,显微镜的工作距离应使物成放大的实象于目镜的物方焦点附近,故,此显微镜的中间象对物镜的距离为,由高斯公式求得物到物镜的距离为,(2)物镜的横向放大率为,(3)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可取物镜的横向放大率与目镜的角放大率之积。目镜的角放大率为明视距离与目镜焦距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