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228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 在阅读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品质却逐渐下降。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必须从阅读初期小学低年级抓起。 一、阅读品质的内涵及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品质的现状特点 阅读品质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认识,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内在动力,主要包含阅读的主动性、持久性、专注性和思辨性等方面。为把握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育,我校以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初步了解本校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品质特点,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1.低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主动性、思辨性不足 一方面,幼儿园阶段的早期阅读已为低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阅

2、读能力打下了一定基础,而且,对于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低年级学生也会进行思考并推测出阅读材料试图表达的意思。但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这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大障碍。一般而言,一年级学生愿意请教别人,二年级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但过多的生字障碍,使得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和主动性,常常用非常快的时间进行“浏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深层次解读和理解。 2.低年级学生易受外界影响,阅读的专注性、持久性不够 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发生注意力转移的现象,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无法专心甚至干脆放弃阅读,而且,阅读目标不明确,随意性较强。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坚持看完某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停地更换书籍

3、。 3.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伴随一定的情感体验,并愿意和父母、同伴分享阅读感受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喜欢继续延续在幼儿园时听故事的阅读方式,喜欢亲子阅读,也喜欢与身边的同伴一起阅读并及时分享阅读感受。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途径 (一)“具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策略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认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无疑,教师和家长正是能够协助学生阅读的大人。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1)引导整体感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序性、专注性。在幼儿园时期,学生喜欢在阅读中翻阅色彩鲜艳、图画丰富的页面,所以他们常常不能按顺序翻看图书,

4、阅读缺乏有序性、完整性。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从单纯的视觉刺激逐渐过渡到对阅读内容发生兴趣。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书本的整体结构。其次,为克服生字多、学生独立阅读存在困难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大声朗读,让学生直观、流畅地感受完整的故事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训练学生有序地进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叙述模式和运用语言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点从图画与色彩逐渐转移到文字的叙述和表达上。 (2)引发思考,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思辨性。为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主动思考,教师可引导低年级学生根据题目、扉页来推测故事的主角

5、、整体的故事结构和情感基调,也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已知内容推测后续发生的故事结尾,或结合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推测“弦外之音”。此外,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识字的重要阶段,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的上下文情境推测出陌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将思维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当中,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3)联系生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赐予每个人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学家将这些感受融于笔尖,化成词句,构筑成一篇篇作品,读者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种种生活的痕迹,并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获得价值认同。小学低年级学

6、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而且,每个学生对于阅读作品的感受也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之上。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阅读作品的感悟、理解。 2.加强亲子阅读指导,优化家庭阅读环境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亲子阅读”也是适用于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一种方式。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写作(画)读后心得等方式,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品质。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不仅可解决孩子识字不多造成的阅读困难,还可以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因此,学校通过讲座、观摩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阅读意

7、识并学习、掌握指导孩子阅读的正确理念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 法国学者尧斯认为,读者自身的主观价值判断和情感状态会影响其对阅读的态度及对阅读作品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阅读感受是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重要途径。 1.关注需求,尊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价值判断 在儿童阅读推广的新观念中,专家们提出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为充分发展他们独特的兴趣和成长特征提供机会。针对低年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的发展特点,教师既应尊重学生对阅读作品的价值选择,又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首先,教师应相信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让学生感到阅

8、读是自己的爱好,而不是为了达到成人的要求。鼓励学生参与阅读书目的选购,使所选书目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历有限,对一些质量粗糙的书籍还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适切的建议和帮助。 2.张扬个性,肯定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感受 日本著名出版家松居直认为:要了解文学,除了自己直接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去体验以外,没有别的方法。由于学生常常是怀揣自己特有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记忆去解读一部作品。因此,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融入自己的思想、重新诠释文本的过程,阅读后的感受与观点也是因人而异的。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感受,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充分发展他们的独特兴趣和成长特征提供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