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247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阅读在我国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阅读理解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图式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知识、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加强图式理论知识的建构将大大促进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论文关键词: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英语阅读1背景知识从语言教学角度来看,背景知识指的是某人之前获得的关于某个话题的综合知识或经验。综合知识就是指在校内外学到的内容和众多经验的积累。2阅读过程转换生成理论(Chomsky)认为阅读理解起始于最小最简单的语言单位。每个单词、句子和段落都独立地拥有自己的含义,与读者无直接联系,阅读仅是

2、破译密码。传统的阅读理论把阅读过程看做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mode1),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from texttobrain)。这种模式把读者看为由字母一单词短语一句子一段落一篇章的解码者。与传统阅读理论截然相反,现代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视为自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mode1)。阅读理解过程被看做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构建文本意义。读者的这种心理构建过程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提供的新信息;二是渎者已经具有的相关知识、情感和观念。读者带着这些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文本,并赋予文字以意义。由于读者已有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

3、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心中的图式理论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3图式的定义图式(cs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F,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背景知识的有机整体。图式的人脑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其主图式、子图式纵横交错,大小、层次、经验、知识各不相同,且具有浓厚的特色和很强的学科色彩。图式按照一定方式有机地、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便于我们检索和提取,并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

4、编码都依赖于人脑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D)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吻合。4图式的种类对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1in stic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csehma)。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所讨论主题的了解程度。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