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331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 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 一、引言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象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受。而音译作为英汉互译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如果说一般的英汉互译要达到艺术性水平,需要解决如何运用本国语言传达原文风格的问题,那么音译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著同样精炼的语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对英文人名的恰当音译可使读者准确把握原作中的人物特征及性情,从而更好的理解原作的语言特色及艺术风格。 二、异化翻译

2、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 (Lawrence Venuti) 于1995 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所谓异化,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他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主张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

3、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三、音译应保留异国特色 许多翻译者将英文人名的音译看作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随便找几个汉字对应英文人名。事实上,由于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含义,人名的翻译并非易事,翻译可能暗涵褒义或贬义。例如,以饰演詹姆斯.邦德而闻名的英国影星Roger Moore,香港人将其翻译成“罗渣.摩亚”,台湾人将其翻译成“罗杰.摩尔”。众所周知,在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是一位充满魅力的英国间谍,香港人的翻译“人渣”实在难以与原剧匹配。 首先

4、,英文名应有异国特色。一些不恰当的翻译会令人将其误解为中国人,从而失去了原有特色。例如,Gogol(果戈理)曾被译为“郭哥儿”,Tolstoy(托尔斯泰)被译为“陶师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保留异国特色也就是要保留异国的文化特色。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吸收外国文化,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译英文人名时,我们应避免使用汉化的姓氏。例如,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Percy Bysshe Shelly,曾有人将其译为“谢利”,之后才改为“雪莱”,更好的映射了这位诗人的风采。 此外,汉字具有声调和涵义,容易令人产生联想。因此,在翻译英文名字时应慎重选用合适的汉字,避免产生歧义。据说,曾有

5、位文人在读了有关Napoleon(拿破仑)的故事之后写道,“项羽可轻松的拿起破轮”。Napole被误解为“拿起破轮”,令人啼笑皆非。Moliere被译为“莫里哀”,令人们误以为他是一位悲剧家,其实他是法国著名的喜剧作家。在早期,Shakespeare(莎士比亚)被译为“侠客使匕”,令人们将其与勇士联系起来,而不是文学巨匠。 四、音译应再现原作的美 音译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音译,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作创造

6、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作家在写作时通常会出于写作意图而为主人公选择特定的有暗涵的名字,越是著名的作家,在为主人公命名时越为谨慎。文学作品中,一些姓名会描述人物外貌,也有的姓名会展现人物性格。例如,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名利场中,主人公Sharp意为“严厉的”,塑造了一位欺骗性的自私女性,可译为“夏泼”,另一位主人公Amelia暗涵“勤劳”之意,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可译为“艾米丽娅”。两个名字便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作品中的人物名字通常采用音译的方法,但翻译时需注意保存原作的风格、韵味及意境。同时,音译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

7、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关键是要抓住蕴含在原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选用最佳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把原文重新表达出来。 徐志摩的哀曼殊斐儿中曼殊斐儿乃是爱尔兰女作家,年轻早故的她在徐志摩笔下有着令人眩晕震颤的美;而曼殊斐儿这四个字将其冰清玉洁的美好气质衬托得贴切无比,令人神往。这仙女般的名字,是Katherine Mansfield的音译,现时译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但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诗意,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英文名字罢了。 傅东华曾将乱世佳人中的Scarlett译为“郝思佳”,令人感觉像是一个中文名字

8、,但胜过直接音译为“斯卡利特”,其实最佳翻译应是“斯佳丽”,生动的描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Melanie可音译为“玫兰妮”,胜过“梅拉尼”,因为“兰”字在汉语中指优雅、善良的女性,更切合作品中的人物特征。 伏尔泰的幽默讽刺小说Candide根据主人公的名字命名,描述了一位诚实、纯真而憨厚的男主人公,其名字Candide本意为“坦白的、率直的”,可见作者在选择人物姓名时颇下苦功,在翻译中该怎样真实再现作者的意图呢?回顾小说的不同译本,在译名“赣第德”、“赣第特”及“憨第德”中,显而易见,“憨第德”为最佳翻译,不仅因为“憨”的发音更类似于Candide中的Can,更因为“憨”可令读者看到一个简单、诚实的青年。 五、结束语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含有物象的基因,具有某种空间性和可视性,有一种模糊的图画美,正如著名诗人闻一多所说:“惟有中国的象形文字,可直接表现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学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可感到绘画的美。在英汉互译时如果只是逐字逐句平平淡淡地译出来,韵味尽失,丰姿全无,即使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不传神,也不能算好的、合格的译文。异化翻译应选取恰当的汉字,力图再现英语人名所包含的人物性格及特征,不仅为译文读者保留了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到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