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结题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人单靠青少年时代在学校学习时所掌握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的不断学习服务,以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充实、发展和更新。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通过课程改革,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这就给我们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与努力发挥学
2、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主体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3、的现状。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一部分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搬迁后家庭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夜暴富使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往那么高了;还有一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其父母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辅导。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科基础知识差;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或是敷衍了事,没有自己改错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是:被动、无疑。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多数学生不敢提问题,也不会提问题,缺少整理、筛选、质疑、挖掘的能力。家长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性,重结果轻过程,放任自流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又是雪上加霜。我们一线教师由于受传
4、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绝大多数时间仍是沿用“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所以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有选择地放弃一些老经验、旧方法,将自己融成学生中的一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个性。教师是促进者,是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读与日俱增,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单凭“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学习,是无法完全适应的。今日的学习成败,不仅取决
5、于勤奋、刻苦、耐力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取决于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更快更轻松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在学习型的社会里游刃有余,轻松愉快而高效的完成任务。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为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此积累经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放出来,把课堂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二、课题研究目标(一)根据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充分利用人教社新编教材的内容实验与研究。坚持三个面向,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
6、据素质教育的教学原理 ,探索多样化学习方法的一般规律,变教师“一言堂”为“众言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转变教师的观念,变“课堂的权威”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二)面对在校的三个年级学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意识,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博采众长,帮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听记练考”的传统学习方式,建立乐于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课题的预期目标,我们积极整合各个教学环节,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感知
7、领悟展示为基本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专题研讨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进行反复实践研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一)问题研讨法:即用问题激趣,引发学生自主研究讨论的学习方式。(二)情感体验法:人文性是语文课程基本特征,语文教学就是情感的教学。(三)发现法: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比较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方式。(四)学科渗透法: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8、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六)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法:拓宽课堂领域,抓好兴趣小组。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必须向课外延伸,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在开展“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过程中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扎实地走一步,看一步。即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状态下,采取骨干带头、全员参与,以点促面的方式,边行动研究,边反馈纠正,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结合运用经验总结法、座谈讨论、研讨课等形式进行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9月)调查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明确认识,初步形成课题
9、研究的框架。撰写开题报告,对课题进行论证。(二)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9月)各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组成员通过每周学科进修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研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方法来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确保本组的课题研究能深入开展,并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学校领导、实验教师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新观念,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注重采用活动的方式、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三)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
10、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六、课题研究的结果:实验老师锲而不舍的研究实践,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语文组从初二开始就进行了此课题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又和学校的跨越式课题进行了整合。前期我们主要采取的分块实施的方法,每个人负责一个研究内容,定期进行交流,中期,由于人员的变动,我们的研究又改为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多种学习方法: 1、问题研讨法:即用问题激趣,引发学生自主研究讨论的学习方式,适合于每篇课文,尤其适合内涵深刻的文章,其操作十分简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两个主问题,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
11、造高潮,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学生呈现主体性参与。下面以最后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进行说明。首先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主问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15分钟,圈点勾画,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可怜的人,不负责的人,严厉的人,普通的人,温和的人,爱国的人,尽职的人教师调控,重点理解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结合朗读、感悟、讨论、想象、描述、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点拨,比较学习,学生再议。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高大全
12、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讨论明确,正是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为所有法国人大众所具有的情感,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爱国主题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才能使整篇小说更真实,更感人如此以问题激趣、质疑而使学生进行朗读,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一系列智力活动,参加讨论,辨析,评说一系列课中表达活动,这就是问题研讨式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因此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学生
13、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2、情感体验法: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就是情感的教学。情感作为人类所持有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控制操纵过程,是一种高级的情绪,是一种审美的动力。正是靠着情感这股凝聚力,审美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才会产生契合的“共振”效应,形成不可估量的能动作用。情感体验式综合性学习非常适合于文质优美,包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文章。孤独之旅是一篇小说,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读懂其内容并不是难事。小说的主人公和学生的年龄相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多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来体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离家放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
14、孤独之旅”? 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文题是“孤独之旅”,文中杜小康感受到那些方面的“孤独”(“孤独”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3、发现法: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比较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适用于一些浅显的容易学生自读的文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
15、动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学生去积极的思维、动手、动脑、动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例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后,有学生从“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知识获取中,发现了问题石拱桥真的比平板桥坚固吗?我们恰当的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去实验,做一个小石拱桥,让它与同样大小平铺石板桥作比较,答案就在学生的动手中得到了。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书自学或参加几次小组讨论,不是“要我学”而是表现出
16、“我要学”的强烈愿望,不是模仿老师提供的结论,而是把要学的知识发现出来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4、学科渗透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已成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学生提出“这首词王菲曾唱过”,于是,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开一个“诗歌演唱欣赏会”,课外收集古往今来
17、被用于演唱的优秀诗歌,让学生在演唱中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会纯文学与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语文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以往语文课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让学生如临其境,浮想联翩,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通过学生
18、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让他们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学会选择,在绘声绘影的虚拟世界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自由互动的平台上展示自己、懂得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看云识天气这是一篇知识性课文,其中云的变化原因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特别是产生的原因这个科学性的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运用多媒体,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形象的影象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亲眼目睹屏幕上云的变化,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通过阅读课文的环节,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计算机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确实
19、能促进课堂状态的和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 6、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法:拓宽课堂领域,抓好兴趣小组。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必须向课外延伸,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了积累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联结课堂内外,组建了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两次。为了检验活动实效性,我们还定期举行“诗歌朗诵会”,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种多样语文的活动不仅
20、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课程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迷惘过,退缩过,甚至曾想放弃过,跌跌撞撞,懵懵懂懂,一路走来。尝试着,摸索着,哪怕前方只有一线光亮,我们也奋不顾身地沿着这一线亮光挪移着脚步,直到找到出口,找到光明的世界。七、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1、改变了学习地位,变成了学习主人。几年来,我们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实验,为的是让我们的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学到知识并能运用。如今,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了,学习语文的兴致提高了。课前,他们自觉预习(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
21、过查工具书,读通课文,理解词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与课文有关的知识,通过读书,发现了很多问题。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求知欲望进课堂,使课堂鲜活起来。在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自学心得告诉大家,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公诸于众。他们会为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而兴奋不已。2、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了创新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同学根据分工做好各自工作,在接到学习任务时,他们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在小组中,每位学生都能
22、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后进生也能在同组的同学的帮助下学有所得。小组合作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落实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小组合作使同学间更为融洽,使他们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3、拓宽运用领域,提高了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学生与课程资源三者互动后产生的新经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使综合性学习逐步走向开放,学习内容不再囿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再囿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其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综合性学习从教学方式上也打破了以往单一封闭的接受模式,不再局限于四十分
23、钟的课堂之中,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充分从社会、家庭、生活以及自身中挖掘可供学生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学、自主地学,把语文教学引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讲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李爱娟老师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目前中国的森林面积有多大?三十年前的森林面积有多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其他各国的森林状况如何?青少年应为保护森林,扩大森林面积作些什么事情?学生由疑而议,由疑生悟,教师此时加以诱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关注
24、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4、课内外结合,促进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单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有量的保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还要依靠课外的延伸。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立足课本,由课内引向课外,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诗歌、散文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开展各类读书征文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丰富知识,增长智慧。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校的中考语文综合成绩在区一直名列前茅,及格率达到了100%。学生的语文素养迅速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学生在报刊中发表文章。我校张萌同学在市区诗歌朗诵比赛中曾获得一二等奖。(二)课题研究促使我们教师迅速
25、成长:在这几年里,我们语文组的实验老师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强理论学习,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行动研究思路,提高了对课改基本理念的认识水平,转变观念,提高了教学教研的能力。实验老师撰写的论文在多篇在区、市获奖。赵红梅:被评为2007-2008学年度语文学科“十佳”称号。撰写的浅谈作文中的详略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文获北京市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李晶:荣获2003年昌平区初中教学语文“十佳”教师。 20052006学年昌平区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优秀教师。 2006年昌平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语文学科二等奖。设计的教学单元社戏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第五届全国
26、研讨会作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语文教学需要追新荣获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学为主21世纪阅读教学课堂设计实践与感悟荣获昌平区第十四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三等奖。张玉玲:撰写的论文全体发展个体创新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在中国教育报刊举办的“新课程与创新教育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的“春蕾杯”作文多次荣获二等奖、三等奖。余娟:在“昌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中,讲授的散步一课,荣获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荣获北京市中小学首届京美杯征文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步步为营,写好作文作文教学的一点小技巧荣获北京市首届“智慧教师”
27、征文二等奖。孟庆谊:设计的教学单元包社戏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第五届全国研讨会作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魏丹丹:在“昌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中,讲授的敬畏自然一课,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给学生愉快的45分钟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论文二等奖。朱亚娟:被评为20062007学年度昌平区初中语文学科“十佳”教师 在“2007年北京市远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成果展示活动中的现场课台阶获得二等奖。李爱娟:被评为07-08学年度语文学科“十佳”称号,撰写的浅谈作文中的详略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文获北京市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的
28、转换一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7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既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谈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一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郭梅:被评为07-08学年度语文学科“十佳”称号撰写的浅谈作文中的详略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文获北京市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既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张淑红:执教的语文阿长与山海经在昌平区第三届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优中获二等奖。撰写的“双赢”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一文荣获由中国教育学会中
29、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冲破羁绊实现师生双赢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文获北京市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十、反思与展望1、关于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过分追求形式显然是片面的,有的教师不管问题的深浅难易,一律放给学生讨论,不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一律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论是否需要或者让学生表演、或者让学生演唱、或者对教学内容过分拓展等。这样,课堂教学是热闹了,但细细推敲,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课堂教学形式是重要的,
30、但是形式再重要也应为内容服务,试想游离于文本、忽略了内容的形式对语文教学又有多大价值呢?2、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问题三年课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心得到极大的解放,但我们也看到,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与训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汉语拼音与常用汉字的书写还不尽人意。从阅读方面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两大弱点,其一,阅读时抓不住要点,对文本阅读不深不透或读不懂;其二,即使抓住要点也不会高度概括,语言的积累不够或运用语言的能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此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使我们看到了课堂教
31、学改革的希望,更坚定了我们改革的信心,学习方法的改变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改变了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形成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学习方法的改革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是实用而又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解难、探究中体验民主和平等、感受到纯真的情感和进步的快乐!课题的研究也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参考文献1、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2、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6页。3、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施良方主编.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回龙观中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