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教师集体备课》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师集体备课》 .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集体备课【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实施, 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的集体教研中更需要借助于网络这种大环境来进行活动。如果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研,那么这项活动一定会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把所有深处教学一线的老师吸引到一起,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里,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与更多的人共享教学教研成果。 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关键词】:区域共享 跨学科互补 多元开放 多向互动 多方支撑
2、【正文】: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足不出户与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各类人士进行沟通。同样,在教育教学方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实施, 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而对于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而言:集体备课可以说是每一个教研组最常规、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为了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教导学生,所进行的有的放矢的准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集体备课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具体来讲,教研活动中针对某一课可能在分配了任务之后,每位教师也确实都认真准备了,但是进行集体
3、讨论时,大多数是老教师发言,年轻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如此一来,所谓的集体备课最终也只是流于形式,沿用“轮流备课(一人备课)备课人主要发言其他老师补充发言统一教案大家享用”这样的旧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也许每次的集体备课都很忙碌,但有可能收效甚微,而教师们也只是习惯成自然地被动机械地参与这样的备课。因此,这样不关痛痒可有可无的传统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模式急切地需要改进。由此看来,在我们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中更需要借助于网络这种大环境来进行活动。如果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研,那么这项活动一定会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把所有深处教学一线的老师吸引到一起,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里,可以
4、更方便更快捷的与更多的人共享教学教研成果,共同经历着成长的过程。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有以下几点优势;一、突破限制,使教研备课的体系充分扩展。 众所周知真理越辩越明。如果全体教师都能利用网络互动,利用这个虚拟的空间区域,就可以保障每一位教师都有公平的话语权,从而在本学科内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研究、共享成果,互相促进,相互提高,如果涉及到别的学科的内容,那么其它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文史不分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科间都有了更好的交流探讨,而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科目之间。这样每个老师都能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以便更好的完善和提高知识体系与知识储备,从容的应对
5、更加灵活多变的考核试题,来充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圆满的完成社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传统教研时代根本无法想象的。不仅如此,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还可以达到一种跨区域的共享、跨学科的互补的功效,这样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而且网络的时速性能够更快捷地接收新的信息能够更加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研讨工作。在这样的对话空间下,可以不管年龄,不考虑职称,不论权威,保证了大家公平的话语权,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而不像传统的模式中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二、多主体教研备课体系中,知识的灌入量大、效高,获取的速快、率高。在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使得每一个网上的参与
6、者都可以针对共同的内容随时随地,利用网络高效快速的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参与其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共同进步。就是在这种多主体教学研讨系统中,每个主体都是一个创造者,将自己的见解通过每一个端口透过每一根网线汇总到虚拟的教学研讨平台上,再经过相同的渠道第一时间反馈给每一个参与者。多主体之间教学研讨的优点在于:这种教学研讨的对象,不仅包括研讨的知识,而且包含系统中其他的同样正在进行教学研讨的主体;教学研讨者对其他主体的思考及其结果进行思考研讨,这些主体同样对教学研讨者的思考及其结果进行思考研讨。这使得教学研讨的素材是弹性的,动态的,随着思考研讨的过程不断变化,随着每一次的信息传输,信息上传
7、量也越来越大,上传效率也越来也高,信息获取的速度也越来越来快,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从而提高每一位参与者对知识的把握和应用能力。三、存储量大并且保存时间长,后期的利用和扩展率很高。 校际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所渗透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需要再通过参加活动的教师传达,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就可以存储每次互动交流的过程和最后一致研讨出来的结果,这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储存很久,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会积攒的更多;也不因为参与者的减少而减少,反而会因为新的参与者展示给人们更多的教学研讨中新的思考方向。所以这样的网络虚拟空间的建立,会为新的参与者随时随地提供一个对学科内容及知识点全面的
8、系统的剖析和借鉴,可以让新老师体会到每一次每个人思考和探讨的过程,对每个参与者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对此学习的心得体会再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与同样情况的教师交流,从而使更多的人尽快的熟悉和参与到校际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当中,尽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授课思路,再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对以后备课的对象提出更好的思维方式,对以前的结果进行更好的补充,这样校际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就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教育者知识的结晶。比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经历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对备课中与现实实践中所出现的冲突及时地进行总结,这样后来者就可以以此为借鉴
9、寻求经验和帮助指导,从而达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尤其为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给予更好的帮助。因为,他可以从大家的交流中捕捉到更多的教学教研信息,随时根据大家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备课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有了更多的实际的个案研究对象,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动态感,也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四、网络下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促使教师不断进取 网络下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使教师能时时刻刻借鉴别人反思自己,新教师就有了动力,老教师也有了压力,改变了全体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创生出崭新的集体备课文化。而且,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不仅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其中的参与
10、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在建立网络平台的同时要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培训。总而言之,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从而构建起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长此以往,教师坚持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的网络备课过程,多次实践,便会习惯成自然,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一体,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相信所有的教师在这样的环境里都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研”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