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军神》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军神》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军神教学反思军神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铸造了一位具有钢铁意志的“军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我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作为本次研讨课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以下思考:我们很多老师使用教材时,往往忽视选读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或者就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就过去了,其实,选读课文是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在课内指导阅读。我们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情,做合适的取舍。我第一次阅读军神时,心里非常震撼,不但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崇高的、感人的精神品格,而且课
2、文在写作手法上也很有特色,是很好的阅读范本。上次听一位鄞州的老师上了孔明智退司马懿,很想自己也尝试一下选读课文的教学。对于教学选读课文,我也有许多困惑,在这节课中,我也把它等同于一篇略读课文来教,不知道我个人的理解是否正确,在此也希望听听老师们的意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继续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快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阅读习惯。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3、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
3、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读懂描写人物的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思如下:一、补充资料,展现情境,丰满人物找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点,以课内带动课外,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量,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学情,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染、情感的熏陶,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力求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切,自然而然,学生对语感的形成,主旨的理解能更加深刻。为此,我安排了两次课外资料链接,一次是学习课文前安排学生快速阅读刘伯承和丰都战役资料,一次是总结课文时拓展感知刘伯承的卓越才干和功勋,为学生对故事背景、人物形象的感知作了铺垫。同时以此来继续训练学生的快
4、速阅读,从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二、 让学生“善问”,促进自主学习,品中悟“神”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收集展示问题,引导共同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主线。本课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的神态变化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中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最容易体现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三个点,即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医生动了72刀。让学生反复体会,沉入词句,潜心会文。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当学生对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有
5、自己初步的感受以后,引导学生联想手术当时的情景,“病人双手抓破白垫单,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画面,此时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感受也随之加深。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这时学生会饱含深情和钦佩,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三、 回归整体,再读军神通过对语言文字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无论是军神的光辉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学生的心里。学生在上课初始的疑问迎刃而解。此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课题。这既实现了教学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特点,又在元帅人格魅力的熏陶下,使学生的语感得以升华。四、从读到写,重在学会表达教学中,我力求巧妙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比如
6、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正面描写在侧面描写的烘托下更能突出主题等,这些不仅是对阅读方法的潜移默化,还可以对学生今后的人物描写产生一定的影响。课堂上我设置问题: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这是为什么?这一提问使学生注意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是因刘伯承而引起的:伤势严重仍无比镇定,令沃克十分惊疑;拒绝使用麻醉剂使经验丰富的沃克双手颤抖、不忍心动手术;手术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着巨痛并清醒地数出医生割了多少刀,这令沃克大加赞赏。课文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眼光去看刘伯承的表现,更能体现他坚强的意志。这一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然后运用于写作实践“温总理与地震中的孩子”一图的写话练习,使学生迁移模仿,学以致用。由于本人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力有限,对教材的解读可能也不太深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