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685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蝙蝠与雷达》 .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蝙蝠与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引入:1、出示蝙蝠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了解多少?2、出示雷

2、达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说说你对它的认识。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出示课题,齐读)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蝙蝠、飞蛾、蚊子、苍蝇、 铃铛、障碍物、荧光屏、揭开、推进、捕捉、避开、清朗、敏锐、横七竖八、2、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画出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3、谁能用这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

3、飞机装上了雷达,让飞机能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4、教给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扣住课题进行归纳。过渡:那么最初是什么引起科学家研究的兴趣?找一找在哪一自然段。三、学习第3自然段1、出示第3自然段: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2、 自由读,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谈体会,朗读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别读齐读4、 观察到这一现象,科学家产生了什么疑问?出示句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过渡: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就进行了试验。四、研究实验,填写表格

4、1、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从中提取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填写下表:试验顺序试验前布置 过程结果结论第一次拉绳子系铃铛蒙眼睛绳未碰铃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 塞耳朵 撞绳,响铃 第三次 封嘴巴2、学生阅读填写。3、交流表格。1)第一次试验有了结论,科学家心里又有什么疑问呢?请你代替作者来说一说?2)交流第二、三次的试验情况。3)什么地方可以合并起来?(第二、三次的结果和最后的结论)4)经过试验,最后的结论是(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简单的一句话结论,付出

5、了科学家多少心血,他们经过多次试验才得出这结论,足以看出科学工作的严谨。4、再读课文4、5自然段,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到这种严谨,在自己有感觉的词语下面作上记号,学生读后谈感受边读。5、齐读4-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一次次普通而又伟大的实验,注意作记号的词语。6、科学家得出结论后研究停止了,对新结论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会提吗?小结: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发现的过程,产生疑问再进行研究,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五、作业1、课堂作业本第4题。 2、课外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生词。、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

6、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看了这个试验证明,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蝙蝠的嘴角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2、我们先来一睹蝙蝠探路时的风采再一起到文中录求答案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边思考上述问题;边把重点语句用“”划出来。 3、指名回答,出示重点语句。根据同学们找的重点语句我们一起来完成板书。师生一起说、老师板画: 4、师: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都来当蝙蝠说说你们的独门探路绝技,说的时候可以看老师的板书,同桌赶快先练一练吧!学生看板画练说蝙蝠如何探路的,指名说。 5、谢谢你把独门探路绝技的秘密告诉我们。那科学家是一下子把这个秘密研究出来的

7、吗?从哪个句子知道的?特别是从哪两个词中体会到的?从这两个词语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1)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不辞辛苦、刻苦钻研的精神。(2)结论是来之不易的等。) 6、朗读、体会“反复研究,终于”:大家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7、读得真不错!谁还能用“反复终于”说一句话? 师小结: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人,才能摘下科学王冠上一颗颗闪光的宝珠。三、学习第8自然段 1、科学家研究出秘密后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

8、2、出示自学提示: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3、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4、师:有了雷达飞机夜间飞行可安全了。(出示课件)你们瞧天上飞来了两架飞机,不好他们要撞上了!别急,有了雷达它们轻而易举地就躲开了。 5、有了雷达真好!同学们对比板书上的两个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完成老师课件上的练习题: 飞机上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6、创设情境,强化重点。 1)、学完这一课,我们班准备办个“小小科普展”,并且要招聘讲解员呢?

9、2)、想应聘的同学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听题:有一回,蝙蝠在晚上飞行时发现了夜航的飞机。他非常惊讶,心想:这飞机怎么也有夜间飞行的本领?经过打听,他知道了,原来是因为飞机上装有雷达。那么雷达究竟是如何帮助夜航的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不明白。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决定去拜访雷达。蝙蝠会向雷达问些什么问题?雷达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指名表演,再评议)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小讲解员表现不错,我还要考考你们: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那你们还知道人们从其他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吗?(蜻蜓和飞机、荧光屏和日光灯、鱼类和舰船;苍蝇和宇宙飞船;水母和风暴预测仪等) 2、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10、,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中的资料袋。看看从“资料袋”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3、你们都很有实力,老师一下子也不知道该选谁了?这样吧:你们回家继续收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或动手做小实验,小发明。五、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发明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2、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从更多的生物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希望你们像一只只雄鹰展翅飞翔在科学的蓝天上,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 六、作业1、 课堂作业本第5题。2、 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嘴障碍蝙蝠 物耳朵天线障 碍雷达物荧光屏第一课时一、质

11、疑引入:1、出示蝙蝠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了解多少?2、出示雷达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说说你对它的认识。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出示课题,齐读)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蝙蝠、飞蛾、蚊子、苍蝇、 铃铛、障碍物、荧光屏、揭开、推进、捕捉、避开、清朗、敏锐、横七竖八、2、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画出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3、谁能用这两句

12、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让飞机能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4、教给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扣住课题进行归纳。过渡:那么最初是什么引起科学家研究的兴趣?找一找在哪一自然段。三、学习第3自然段1、出示第3自然段: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5、 自由读,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谈体会,朗读6、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别读齐读7、 观察到这一现象,科学家产生了什么疑问?出示句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过渡:为了弄

13、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就进行了试验。四、研究实验,填写表格1、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从中提取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填写下表:试验顺序试验前布置 过程结果结论第一次拉绳子系铃铛蒙眼飞绳未碰铃没响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同上 塞耳朵飞 撞绳,响铃第三次同上 封嘴巴飞 同上2、学生阅读填写。3、交流表格。1)第一次试验有了结论,科学家心里又有什么疑问呢?请你代替作者来说一说?2)交流第二、三次的试验情况。3)什么地方可以合并起来?(第二、三次的结果和最后的结论)4)经过试验,最后的结论是(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

14、,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简单的一句话结论,付出了科学家多少心血,他们经过多次试验才得出这结论,足以看出科学工作的严谨。4、再读课文4、5自然段,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到这种严谨,在自己有感觉的词语下面作上记号,学生读后谈感受边读。5、齐读4-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一次次普通而又伟大的实验,注意作记号的词语。6、科学家得出结论后研究停止了,对新结论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会提吗?小结: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发现的过程,产生疑问再进行研究,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蝙蝠是如何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五、作业1、课堂作业本第4题。 2、课外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15、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在夜间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在本科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其次,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再次,结合课堂作业本的表格提炼课文的语言。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一、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上课,就播放蝙蝠和雷达的图片,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然后质疑: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交通工具,它们之间有怎样

16、的联系呢?有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二、注重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领悟各种学习方法了。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如果把概括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运用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我让学生仔细阅

17、读完课文后,找出课文中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找到后,就让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三、结合表格提炼语言 课文的四、五小节介绍了科学家做的试验,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我设计了下边的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实验准备试验次数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学生在填写时都是照句子抄,对于提炼语言还是有难度,如果教师在第一次实验时全班填写做个范例,学生就可以照着模仿,也能节省时间。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的有效教学不光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效应机智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一切教学只有围绕着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才是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