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735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教学 与时俱进 体育教学方向之我见摘要: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把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索中展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殊性。我们体育教学的方向就是:在教师自身定位准确、体育教学课堂情境设置合理、积极实施儿童化的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 儿童化 情境 教师定位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始终与其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是体育目的任务的必要途径,是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推行的必要手段,这些显然是无可非议的。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性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

2、,承担着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角色。因此,搞好体育教学就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既是师生应尽的义务,也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和学生享受体育教育的一种权利。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为了实现以上提到的体育教学必须承担的使命,我认为我们必须研究科学的教学观以及把握好体育教学的方向。笔者认为,体育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一、 体育教学的

3、儿童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1,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而忽视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

4、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二、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游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2。

5、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体育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

6、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强化情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 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 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

7、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 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 、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 。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

8、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 ,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 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 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 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 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

9、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 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四、始终在体育教学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

10、学为主”的学法设计3。在 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 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 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 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 五、 准确定位教师与学生是体育教学的生命教师,与学校与教育并存,是活的知识技能载体,有思想有情感,不能为其它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然只有教师才能具体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既是教

11、育者,又是管理者,要随时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思考,围绕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做出决策、制订具体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实地领导执掌体育教学过程,协调各种关系,不时了解、激励、教导、指引和影响学生,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公民意识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运

12、用及健身、健心的过程,除学生自身外谁也无法代替4。但学生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只有当他们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智力、非智力和体力上全面投入,积极协同配合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师生群体环境、教师集体环境以及具体的课堂环境,其主要表现为对待体育及其教学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集体的价值标准,集体内部的交往,外部联系以及有关物质条件特点等。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可以由教师操纵的,它支撑着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只要我们认真的反思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认清我们教学的方向,在体育教学中按照教育改革的方向,从着手提升自己的素质入手,着眼与学生的发展,提高我们的体育教学水平。经过我们体育教师的努力,一定能在小学中开展好体育教学,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当然, 作为我们第一线的工作者,我们还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逐渐向我们预想的局面前进!参考文献1、陈红霞 多给孩子留一点体育运动的空间J 体育教学, 2009、5.2、王树环 体育游戏安全不容忽视J 体育教学,2009、3.3、樊伟 北京市小学体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阶段性总结J 2009、1.4、宋尽贤 赖天德 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M 人民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