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742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小学体育课中的兴趣教学摘要:针对学生对体育课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结合体育新课标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体育教学可通过“正确引导”、“择优教材”、“优化教法”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引导、教材、教法、兴趣兴趣,表现出具有热爱某项活动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

2、习惯性可就越强。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作为一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爱上体

3、育课,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呢? 1、正确引导,激发动机 体育活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的内在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欲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因此,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体育,喜欢体育,才能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1.1 从宏观上加以引导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明课堂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等产生的重大作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1.2 从微观上加以剖析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

4、内容、任务,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着重向学生介绍中长跑能增强人体心脏及物质代谢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机能,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使学生明白参加长跑的目的,就必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的方向转化。 2、择优教材,身心皆乐 研究表明,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就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尝试、体验、去主动钻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教学要善于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

5、展的教材。选择的教材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适当的艰难性和实用性。又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 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譬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 8往返跑等。 2.1 浓度与广度相结合 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趣、学有所得,是扩大学生身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

6、只是在某一个方面片面地深入,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出单调无味的感觉,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倘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内容过于多样化,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如同“蜻蜓点水”一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技术的奥妙而学无所趣。同一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和练习方法,躺学生总感觉到“新”的同时又牢固的掌握了学习内容。 2.2 情境与自然相结合 教材的枯燥与乏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体育教学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活动联系起来,以恰当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可与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相联系,可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让学生在边做、边说、边唱的气氛中完成动作

7、;也可通过模拟阅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等。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室外教学中各种“事物”都可以挪用来当做体育教学的道具,让学生感觉完全置身与大自然中,身心自由释放而不拘泥。 2.3 健身与快乐相结合 让音乐、舞蹈、游戏进入体育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愉乐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能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 ,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

8、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3、优化教法,助兴固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

9、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所以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因此,科学合理的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1 精讲解、精示范 教师简明扼要、风趣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讲解以及轻松自如、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是增强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如在弯道跑教学时,教师可将弯道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编成 “弯道跑,弯道跑,身

10、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面小”的顺口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如教师示范跳马练习腾空时的“身轻如燕”,和落地时的“稳如泰山”,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 3.2 语言激发 3.2.1采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 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 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2 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

11、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 “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 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 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2.3 采用勉励性语言。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山羊”分腿腾越练习的同学,教师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完成 。不用怕,我来保护!”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要比“你们必须给 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3.2.4采用幽默性的语言。

12、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 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3.3 行为激发 3.3.1表率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 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 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又如教师的课堂上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3.3.2 激励行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朝气蓬勃,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争个第一,处处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常把赞美和表扬送给学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 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参考文献1、毛振明: 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10)。 2、心理学新世纪出版社,1994年。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 0 0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