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张华.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777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张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张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张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张华.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 课 题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上课班级五(3)、五(4)主备教师张华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15.09.21星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运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谈论法学法指导主探究法、合作

2、交流法、练习法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ppt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剪纸艺术的视频,一幅幅优美的图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学生观察、思考、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初学新课(初步探究)二、探究新知:1.判断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的平面图形,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同时,学生把教材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动手折一折; 独立活动,边动手操作边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是无论朝哪个方向对折得到的两个

3、图形都不会重合,因此普通的梯形、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观察、判断封边出图形,并把教材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动手折一折; 独立活动,边动手操作边汇报。引导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知轴对称图形两边对称的特征,发展学生几何直观思维水平。引导释疑(合作学习)2、折一折,找对称轴: 在折的过程中,每个轴对称图形上都有一条折痕 那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并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猜想、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有效第认识对称轴的特征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p

4、pt拓展学习(深入探究)3、画对称轴师:对称轴的画法也很特殊,一般用点画线,也就是虚线来表示;请同学们沿着轴对称图形的折痕画出对称轴,看一看哪些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并在小组交流。通过让学生画对称轴,从而各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可能是不一样的。当堂检测(学习诊断)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学生思考,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梳理归纳)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利用总结的语言概括表述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和回顾,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一) 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等腰梯形、菱形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非常强调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再一次的动手操作,采用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各自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各自都能找到自我价值,达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目的,人人都会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