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780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扣诗歌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其中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单元“轻扣诗歌大门”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其中,“轻扣诗歌大门”单元采取了独立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

2、点: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册的学习重点。二、教学目标:(一)认字120个,并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

3、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十)能写简单的记实

4、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十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28篇(段)。 (十二)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

5、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都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二)识字、写字教学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

6、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首先要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离题万里地发挥。(1)指导朗读、默读。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本册的默读,重点是边读边思考和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

7、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结合其他方法,如: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对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脉络;联系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等等。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展开交流、讨论。(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本册相关练习主要安排在第二、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可以提示学生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

8、学生质疑问难。(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可以根据某方面的共同特征,把词句归类,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旁补充类似词语。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成“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下来。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取运用。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之间搭桥。某些词语写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在习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词句或学习其方法。2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

9、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三)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四)习作教学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学中既

10、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还要结合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讲评中要注意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教材中安排的三次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宜快,不要随意拔高要求。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读书笔记。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

11、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 高尚教学内容: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12、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社会“公仆”的崇高品质。教学方法: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这幅图,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出示插图)夜深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伏案工作,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是多么专注,多么认真。周总理生前经常是这样通霄不眠,辛苦工作。我们今天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二、预习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2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从课文

13、叙述的事情中你有什么感受,进行简单的批注。3仔细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检查预习1交流学习生字应注意的问题。组词:(中等生、学困生)咨( ) 询( ) 旬( ) 碟( )资( ) 殉( ) 峋( ) 蝶( )2指读课文,注意正音。3说一说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语句上可以体现出周总理的工作辛苦和生活简朴?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4质疑问难。四、理清课文脉络1录音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1)周总理为什么叫“我”到中南海去? (学困生)(2)周总理晚上怎么工作的?“我”所看到的周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学困生) (3)回家路上“我”是怎么想的?(中等生)(4)文中哪

14、一段重点描写出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 (中等生)2按照思考的顺序理清课文段落。(优秀生)第一段(1)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第二段(26)作者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和他简朴的生活。第三段(78)作者在回来的路上的感受和激动的心情。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课时一、教师点拨,突破重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优秀生)2用笔勾划出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3看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 (1)分小组讨论,课文用了哪些例子说明他工作辛苦?又从哪几个方面讲周总理生活简朴的?(2)交流:读

15、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再读句子。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说说在这一段中,作者都交代了什么?请学生用笔具体勾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2交流。三、指导阅读第三段1作者在回来的路上对自己说了哪些话?为什么说这些话?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四、总结1总结全文,概括中心。2教师课件出示写有“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27日(此时已患重病)下午三时 起床下午四时 与尼雷尔会谈(五楼)晚七时 陪餐晚十时 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 约民航同志开会晨七时 办公中午十二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两时 休息 教师小结:同学们,

16、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一生。我们看一看周总理当年一天工作的日志,就可以知道周总理每天是怎样工作的,读日志,结合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总理的感人事迹。3同学发言。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一 夜 的 工 作陈设 极其简单 多么简朴审阅 极其认真 多么劳苦课后反思:老教材,新立意,在学习本课时,指导学生了解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一生的事迹,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百年恩来教学的

17、效果会非常好的。教学内容:穷人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第二段。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书题:穷人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青年时期就开始创作,长达六十多年。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

18、恶。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界中的不朽名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三、再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四、讲读第一段。1指导朗读第一段,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当时气候怎样?(学困生)()桑娜家的生活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等生)()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优等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屋外寒风呼啸,海面上正起着风暴海浪汹涌澎湃。()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

19、帆很破了,桑娜仍在火炉旁缝补渔网。、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衣着破烂,孩子门没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3)暖和舒适仅仅表现在:(地扫得干净;火没熄;银具闪闪发亮;海风之中,孩子在帐内睡着。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2归纳段意: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的等待着渔夫出海归来。作业布置: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音字组词,读课文。第2课时 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第二段。默读课文,思考分层。()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师总结:在丈

20、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理解第二层: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理解第三层:(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 4归纳段落大意。三、理解第三段课文

21、默读全段,思考分段:()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理解第一层:()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理解第二层:()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理解第三层:()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练习朗读。()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归纳段落大意。作业布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必做)抄写描

22、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选做)第3课时一、复习检查。二、总结课文。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有那些特点?举出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说一说。教师总结:桑娜的特点突出她的勤劳、善良。渔夫的特点是勇敢、坚强、善良。(乐于助人)表现渔夫和桑娜的特点上,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细致的心理描写。()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用词造句的准确。朗读并体会共用词造句之妙。指导续编:1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令人感动,我们能否按照我们对这两位人物的理解,把穷人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呢?该怎样编呢?2编写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练习编写。大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作业布置:1、编穷

23、人,用二、三百字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必做)2、有感情朗读课文。(选做)板书设计:等待渔夫 桑娜 探望西蒙 勤劳、善良20、穷人 抱回孩子 乐于助人渔夫 侥幸回来 勇敢、坚强 . 能熬过来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白桦林的低语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们学习过

24、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二、 检查预习。1、 指名读课文,正音。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 讲读课文。1、 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2、 讨论。四、讲读第二段。1、 指名读,思考:“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3、齐读第二段。五、讲读第三段。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

25、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2、 讨论交流。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作业布置:1、抄写好词、好句。 (必做)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讲读第三段。1、 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2、 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3、朗读第三段。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B生答)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

26、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 (必做)2、 预习杨震暮夜却金。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看林人坚守 岗位无私奉献 默默 守候教后反思:学习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内容:杨震暮夜却金教学目标: 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 2、本文的故事

27、性强。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本文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收集相似的小故事。(正面反面的都可以);查找有关杨震的生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不完全的话教师补充。(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有用的资料)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

28、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二、学生自读、齐读。 1、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4、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1、学生读书理解,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2、杨震是怎样做的? 在学

29、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 学生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让学生上来边说边作边演。) 学生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3、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四、小结:再读课文,

30、交流体会。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课文。2、说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二、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1、首先学生体会什么是“慎独”?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他们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实结合的关键之处。)三、再读课文,感悟中心,提出质疑,教师和同学们一起释疑。(可加入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学习。)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

31、中心。 2、预习下一篇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教学内容:尊敬普通人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教学方法:品

32、读感悟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交流主要内容3找出不懂的句子三、小组合作学习1同位互相检查朗读情况2小组合作交流,弄明白课文四、深入阅读,体会思想感情再读课文,回报学习结果:五、写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中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以后该做怎样的人。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综合活动 出墙报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

33、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读读、写写、议议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1-3课时一、导入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二、准备材料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三、整理版面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3.

34、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四、设计版面1.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2.提示进行小组分工五、评价 标准: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评价:1、组织学生观看 2、发评价表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单元小结(第4课时) 一、提出要求: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一段就要“回头看”,进行总结,如发现不足,就要调整学习方法。一个单元学完了,做一个小结。二、评价过程:1.自评:说说自己开学以来的进步与不足。要求:语言要通顺一些,说具体一些。2.小组互评:组员们互相评价进步与不足,要实事求是,不

35、能以主观意愿去评价别人。3.老师评价: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4.自己经几方面的评价总结一下。5.写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及应该怎样努力。要求写的具体不空洞。6.老师全面总结班里的普遍进步现象以及个别不足的情况。指明努力方向,尤其是表扬有进步的学生。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及时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使自己进步得更快。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作文 我身边高尚的人作文内容: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一个人作文要求: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

36、:指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起草作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练习写一个人。咱们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二、审题1默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要明确:A、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B、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高尚的原因; C、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2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高尚精神?(不是只有伟人、名人才有高尚精神,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贡献,也体现了具有高尚精神)3、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在小组里说一说,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交流。三、指导写作1你打算分哪几部来写?重点写什么? (1)交待“我”身边高尚的人是谁。 (2

37、)通过一两件事,体现他的高尚精神。 (3)“我”要向他学习些什么。2如果现在要你动笔写,你有哪些困难?(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四、构思、列提纲。第二课时一、起草作文,教师巡视。二、写完作文后,先己修改,然后同桌互相修改。三、作文讲评。(1)出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2)出示较差习作,共同修改。(3)小组内交流彼此习作,修改不足。四、修改后抄正。单元教后反思:第二单元 美与丑课 题:做一个最好的你教学目标:1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2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亲切、

38、自然的文字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导入:有位学生写信向老师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与疑惑在家里,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会越帮越忙,受到训斥;在学校,由于成绩不理想,觉得同学们瞧不起自己,故意疏远他,自己常常感到很孤独。结尾他向老师询问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希望。教师:有类似心理状态的学生请举手(借此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大致情况。)板书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读指名朗读课文归纳

39、课文主要内容四、探究学习1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说说明白了什么?师:作者列举了美丽容貌却依然“灰心丧气”的这一怪现象,引出自信对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2罗森塔尔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快速读23自然段说一说。师:大家注意罗森塔尔说的这句话“其实,我对这些学生一无所知,完全是随意挑选的。”进一步印证了自信心的神奇作用。师:用事实开头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设悬念,引人入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13自然段二、继续探究课文1罗森塔尔的实验做完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个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2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心,我们看第

40、二部分的测试题,看看这些是刚才的测试题,哪一条选否了,为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看第5自然段的调查结果,哪些句子采用了修辞手法,什么手法?3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呢?我们看第三部分,指名个人读,有几种方法?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记住这些方法老师编了儿歌:你拍一,我拍一,自己喜欢自己哩你拍二,我拍二,做好小事很重要。你拍三,我拍三,自己喝彩勇向前。你拍四,我拍四,坚持一下敢冲刺学习了这几条树立自信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你在生活中能做到吗?4在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做的?(姚明的故事、高红的故事)5结尾的部分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结尾,谁愿意读一下?注意诗的韵律。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谁愿仿写?可以这

41、样写:如果不能成为鲜花,那就当一片绿叶。如果不能成为诗人,那就当一个爱好者。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者。还可以这样写: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当一个基石。如果不能成为大雁,那就当一个小鸟。如果不能展翅飞翔,那就默默行走。三、总结归纳,深化主题:送同学们一句老师写的话:“自信是风,能带我们飞翔,自信是浪,能诠释我们的胸怀”。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推荐

42、阅读:毕淑敏我很重要板书设计: 喜欢自己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好每一件小事(自信) 为自己喝彩 再坚持一下教后反思:本课为了建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成功意识,先是以“罗森塔尔试验”的结果点明: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直至成功。接着我出示了课文中的问卷,让学生进行自测,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采用了自主的表达方式,最后文章对如何树立自信提出了几点建议,并以富有哲理性的段落作结,深化主题,发人深思。纵观全文,层次清晰,深入浅出,情感发展由弱渐强,结尾令人心情激荡。本文告诉我们: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须建立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课 题: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教具准备:小提琴曲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课前播放小提琴曲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