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781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教案课前准备:熟练朗读课文,结合课下小注理解文意,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文言词语,解读文言现象,积累阅读文言文的方法。3.着重感受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中品味欧阳修崇高的人生境界。评价任务:1欣赏一方山水;2.品味

2、一种情趣;3.体验一种人生; 4.感悟一种情怀。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有关“胸襟情怀”的话题。屏显:胸襟情怀走进我们的历史,“谪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史,无数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用他们灵动的笔触抒发着他们不称意时灵魂深处的情怀,成就了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这其中,你知道的有谁呢? 屏显以下内容范仲淹这样抒写着他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这样表达着他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屈原这样吟唱着他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东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3、人如吾两人耳!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生齐读屏显的内容。范仲淹、苏东坡、屈原、李白一颗颗旷达的心灵在徘徊,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在回荡,一个个潇洒的脚步在流连。这其中,有一个谁也抹不去的身影,那就是欧阳修。屏显:欧阳修图像这就是欧阳修。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欧阳修。 屏显以下内容:六一居士传节录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六一居士”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欧阳修是怎样的人?这样潇洒、旷达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期间,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醉翁亭记。下面,我们就走进醉翁亭

4、记,去感受欧阳修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 二、朗读课文。(一)读得顺畅1指生朗读课文,生听读,标注出字音、节奏方面有不同意见的地方。2交流不同意见的原因,分析、明确造成朗读障碍的文言现象,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读得明白 1大家在结合小注理解文意的时候,有没有没弄明白的地方?你可以提出来,问一问老师,问一问同学。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特殊的文言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藉此让学生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积累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三、欣赏一方山水1.标注出文中描写滁州自然风光的句子,师生交流。2. 屏显以下内容:欣赏一方山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5、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在仔细揣摩作者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联想,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句式参考:这就是琅琊山,你看, 。这就是醉翁亭,你看, 。这就是酿泉,你看, 。这就是山间的早晨,你看, 。生交流,师适时穿插:“环滁皆山也”,“环”,凝炼一字却写出了山的迤逦连绵,让我们做无穷想象。“尤美”,是“特别秀美”。用“潺潺”写水流的声音,很好听。用“翼然”喻亭,说亭像鸟儿展翅凌云欲

6、飞,写出了亭的可爱。“芳”,临时改变了功能,是香花。“秀”,同样是临时改变了功能,是开花,滋长。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静态描写又体现了动感,简炼的文字原来却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言简意深,片语传神啊。“水落石出”在今天我们已经给予它新的生命力,原来,它诞生于欧阳修的笔下啊!小结:“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亭台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一日间的朝暮变化,一年中的春秋更迭这山、这泉、这亭,这山间的朝朝暮暮、春夏秋冬,这一方山水让我们沉醉其中。四、品味

7、一种情趣1.面对这样的山山水水,作为这方山水的知州的欧阳修,更深深地沉醉其中了。欧阳修是怎样表达他沉醉其中的情怀的?请标注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 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环滁皆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 )。醉翁之意不在酒

8、,在乎山水之间(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根据记忆,括号里应该填的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字重复多余吗?为什么?点拨:“也”是语气词,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汉语的“啊”或“呀”。请你体会以下句子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啊!”“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呀!”(不加语气词,感觉是平淡的,加上之后,一种欣赏、赞叹、由衷喜爱之情瞬间洋溢开来。)请你把所有的“也”字都加上,并把这

9、种语气加入你翻译的现代汉语里,想一想有什么不同?小结:“也”在间隔一定长度的其它音之后反复出现,形成一种结构,使句子读起来具有了是诗歌那样朗朗上口的韵律,在不断的反复中,表达出作者不断高涨的欢快情绪。作者对滁州山水的喜爱之情、游赏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拥有自己治下如此山水的自豪之情,不仅仅体现在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上,一个“也”的语气,读来神采飞扬、摇曳生姿,浓浓的情趣就洋溢其中了。朗读,读出“也”的趣味。3. 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一)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醉翁亭,其亭翼然临于泉上。山间之朝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山间之四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10、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以上两种句子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有味道?小结:第一种是一般习惯上的描写句法,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再说景观如何;第二种不是一般的连续式,而是倒文,是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式的意味:“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酿泉也”。这样先把山水的

11、情态突出在句子的首要地位,极尽雕绘之能,让读者产生一种急于知道被描述的景到底是谁的悬念和渴望,随着“也”字的到来,主体悠然而出。先是心理上的惊异、发现,后是领会。随着这种句法的重重复复,一种景观的目不暇接、思绪的源源不断之感油然而生,作者对景色的热爱、乐于其中、陶醉其中以致炫耀之极之感扑面而来。第一种结构形式就显得如记流水账一般的呆板了。再读,读出“倒文”的趣味。4. 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若夫日出( )林霏开,云归( )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幽香,佳木秀(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 )往,暮( )归,四时之景不同,( )乐亦无穷也。根

12、据记忆,括号里应该填的字是什么?你觉得这个字重复多余吗?为什么?小结:“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字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悠然之态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去而傍晚急急归之感,插入“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优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5. 屏显以下内容:品味一种情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观察以上两句话,它们句内分句的形式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的好处在哪里?小结:骈散结合,参差错

13、落,既有诗的韵味,又有散文的美感,读来节奏和谐悦耳,这一形式美更好地表现了作者悠然其中、“乐亦无穷“的情趣。6.个性朗读前两段。读出“而”字的舒缓从容,回环往复;读出“也”字的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读出倒文的情趣;读出骈散结合的参差美感;更读出欧阳修的沉醉其中、“乐亦无穷”。五、体验一种人生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山水之乐更高的境界,不仅在于自然之美,而且在于人之乐。自由朗读第三段文字。结合前两段的学习,在语言的形式上,你有什么发现?从中又可以读出怎样的欧阳修?师生交流。师适时穿插以下内容: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之图;太守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更沉醉于百姓之乐;岁丰人乐的太平景象,宾主间融洽和乐

14、的气氛,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溢于言表。一贯到底的“也”字的反反复复,使文字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这种情调更易于表达作者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前提下跟老百姓共同欢乐的太守形象。因为“也”的运用,一位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与百姓同乐的可爱的老者形象呼之欲出。骈散结合的句法、“而”字的回环咏叹,与要表达的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内容相得益彰。2.朗读这一段文字,把自己的感悟融入文字,用声音传达出来。六、感悟一片情怀山光,水色,人情,醉态,欢与万物,乐在其中。请你品味最后一段文字,并结合全文想一想,“太守之乐”到底是什么?师生交流。师适时穿插以下内容:屏显以下内容: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阳城淀里新来雁,趁

15、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欧阳修这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在到任的路途上所写的一首诗,我们可以读出他在政治上受挫后苦闷得忧不成眠的的心情。 屏显以下内容: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府而听泉;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欧阳修丰乐亭记节选可见欧阳修并未在失意中沉沦下去,在任职滁州期间,已经忘掉了个人的忧愁,为民造福,与民同乐。 屏显以下内容:吾常思醉翁,醉翁名自我欧阳修离开滁州三年后,他还热烈怀念那段贬官生活,这种遥想当年,以苦为乐的态度,并非常人

16、所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小结:欧阳修写山,写水,写亭,写山间的朝暮四季,写滁人,写宴游,其实都是在写自己,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啊。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欧阳修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肯定郁结了苦闷,但他在山水中沉淀着灵魂,在乐民之乐中提升着人生的境界。大家以为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欧阳修的胸襟与情怀?使我们可以把它与范仲淹、屈原等高尚的人的名句并列放在一起?找出主旨句,回到课时开始时的“胸襟情怀”板块。如今到滁州去登琅琊山,醉翁亭依然翼然临于泉上,亭柱上增加了这样一幅对联:屏显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

17、知音。面对着这些圣哲先贤,他们旷达的胸襟一定深深感染着我们,成长中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屏显成长的路上,也许布满了荆棘,让我们踏着圣哲先贤的足迹,捧一颗旷达的心,去书写人生的壮丽!师生共勉七、作业:完成助学学习测评。教后反思:本课时设计基于两种想法。一是具有散文家和诗人气质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展现了语言艺术的无与伦比的魅力,千百年来,陶醉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是不可多得的语言学习的材料;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流露出的宽阔的胸襟、旷达的情怀,足以引领我们做一次心灵的远游,纯净、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二是一篇文章的言语形式为什么是此而绝不能是彼,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言语内容。我们习惯上常常是先理解文本的言语内容,然后去探讨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生硬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其实,言语形式就是为言语内容服务的。本课时设计就尝试了从言语形式出发,探讨这种形式怎样更好地表现了言语内容。从授课结果来看,学生正是从对言语形式的揣摩中深刻感悟到作者的旷达情怀,体现了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也正契合了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课程。推荐理由:整体设计巧妙,诗意的语言穿行整篇教案。达成较好的文言结合,在前两个段落中有点拨,但力度远远不够。教案作者是细致细心之人,纵观千家教案和解读,而后自成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