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805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唢呐配喇叭说课稿配套教案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湖南民歌,五声羽调式,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衬词“里乐拉”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竟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欢乐的农家气氛。人音版第三册里,二十四首歌曲有八首是编配好伴奏的,本课是其中之一(足见其在音乐课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唢呐及其音色,掌握 “一字多音”的唱法,能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运用节奏型“ ”、“ | 0”为歌曲伴

2、奏。2、【过程与方法】在倾听、律动、歌唱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模仿与合作,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提高对中国民间音乐及乐器的认识,并感受其韵味特点。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为歌曲加打击乐器伴奏,提高节奏感、听力敏感度、合作能力,加强对音乐的理解等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唢呐及其音色,能欢快活泼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教学难点:1、“一字多音”的唱法。2、掌握“ ”、“ | 0”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预备练习师:小朋友们,咱们来玩个反义词对答游戏吧。黎老师说一个词,你们用相同的方式把它的反义词答出来。比如,我说,我说 长,你们怎么答?(生答

3、),你们应该回答我说 短,明白了吗?但是黎老师有个要求,在说的时候,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边拍手边说。行吗?1、反义词节奏练习(边说边拍手)师:我说 长,生:我说 短。我说 前,我说 后。我说 上,我说 下。我说 热,我说 冷。 师评价。师:大家的表现这么棒,黎老师很开心。你们看(出示节奏卡片),这就是咱们刚才游戏中用到的节奏,我们看着卡片来拍一拍(生拍节奏),拍了三下,这三下中,有两下稍微短一点,是哪两下?(生)这两下短的,黎老师用小果冻来表示,(摆出果冻)那第三下拍的就比前两下要长一点,黎老师用大果冻来表示(摆出果冻),让我们看着这些可爱的果冻宝宝再来拍一遍,体会一下(生拍)2、感受、两种长短不

4、同的时值(模仿节奏:,|0)(1)播放唢呐配喇叭伴奏,师拍。师:果冻宝宝们觉得光拍手没意思,想加点音乐,为音乐伴奏了,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黎老师先来试试,大家认真看哦,待会模仿黎老师拍,拍错了果冻宝宝们可不高兴咯,认真听音乐,注意黎老师都在哪些地方拍的。(播放唢呐配喇叭伴奏第一段)(2)生模仿拍。师:黎老师发现刚才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现在你们来拍,我想你们一定不会让果冻宝宝们失望的,对吗?果冻宝宝排好队了,等着你们呢,好,准备(播放唢呐配喇叭伴奏,生拍,师评价)(3)播放唢呐配喇叭伴奏,学生练习节奏|0师:大家完美的表现又吸引来了好多果冻宝宝,他们想变个队形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5、看,四个大果冻宝宝哦,想想该怎么拍(摆果冻|),真难不倒你们啊,再增加难度,拿掉一个果冻宝宝,该怎么拍?(摆出| 0),这个空的怎么表示,谁有好办法?(生)黎老师把这个节奏也写出来了(拿出卡片),我们把这个节奏也加入到音乐中去试试。(播放唢呐配喇叭伴奏)(4)分两组拍节奏第一组: | 0 第二组:00 | 二、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1、初听歌曲,说出自己的“不明白”师:果冻宝宝们说你们真聪明,特别想跟你们做朋友,还想唱歌给你们听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唱什么呢?(播放歌曲范唱)师: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问。(生答)2、看一看,认识唢呐和喇叭师: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问题也提得很好,答

6、案就在这里(图片),唢呐,一种民间吹奏乐器,声音十分高亢明亮(放音乐)师:平时,你们听到吹起小喇叭,会怎么做啊?(生吹喇叭姿势),书上记载,唢呐,其实就是喇叭,但细分起来,人们习惯称“长的是喇叭,短的是唢呐”而吹管的长度不同,就会导致它们声音发生变化,咱们再来仔细听听歌曲,看能不能发现不同的声音。(播放范唱,生回答)师:那你们认为高或低的声音分别是谁发出来的呢?(生回答,唢呐声音高,喇叭声音低)为什么呢?(喇叭的管子长,所以低沉)师:咱们再来听一次,听到唢呐的声音咱们朝天上吹,听到喇叭的声音咱们朝地下吹。(播放范唱,学生模仿吹奏姿势)唱一唱,用声音模仿唢呐和喇叭就像竞相吹奏的情景。(1)学生齐

7、唱歌曲。师:听了这么多遍,我们应该都会唱了,咱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板书:在唢呐与喇叭中间加上“配”)。(出示歌谱,学生齐唱)(2)处理重点句师:唱得真不错呢,其实歌曲里面有一句是在模仿唢呐和喇叭吹奏的声音,你能找出来吗?(里乐拉),“里乐拉”好象唢呐和喇叭竟相吹奏的声音,一问一答,在唱时要唱得轻快、有弹性。(师生接龙唱,学生唱里乐拉)师:你们仔细听听黎老师是怎么唱喇叭3.2 3,唢呐1.6 1的(师范唱),强调了哪个字呢?(喇和唢)大家模仿老师试试(指导唱喇.(啊) 叭,唢.(哦) 呐)歌曲中,这两个附点运用得特别巧妙,既好像是唢呐和喇叭发出的颤音,又像是表现演奏者的得意、潇洒

8、和自在的样子,谁来单独表现一下A、学生表演师:刚才咱们讨论过,喇叭声音低沉,就像喇叭的声音低沉,就像男生的声音,唢呐的声音高亢,就像女生的声音,那男生唱喇叭,女生唱唢呐B、师生接龙唱(男生模仿喇叭,女生模仿唢呐)C、“里乐拉”的处理。(3)表演歌曲师:真了不起,这首民歌的味道就在这里,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吹一吹吧。(随钢琴:师生对唱,生生对唱,齐唱)(4)为歌曲加伴奏师:果冻宝宝们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们也想加入进来,瞧,他们排好队了,你们还记得怎么拍吗?a) 播放伴奏,学生边唱,边用00 | 拍手伴奏b) 播放伴奏,学生边唱,边用 | 0 拍手伴奏C)为歌曲配打击乐器伴奏,增添民间的热闹

9、气氛师: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为它加上打击乐器伴奏,会更加热闹的。(拿出大镲和军鼓)我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为歌曲伴奏,其他小朋友边唱边吹。大镲: | 0 军鼓:00 | 三、总结下课师: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师:我们在今后会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乐器,也将学习到更多的民歌。最后,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可以演唱歌曲、可以歌表演、可以拍手(播放音乐)教学反思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乐器合奏,把两种节奏型结合起来,为歌曲伴奏。我采用了学生喜欢吃的果冻作为道具。用小果冻代表较短的八分音符,用大果冻代表较长的四分音符。学生很直观的体验到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长短和时值。很快就能把我出示的节奏型拍出来,然后我让

10、学生试着将两种节奏型合奏,之前从来没有训练学生合奏,我也没有十足把握学生能够拍出来。但是我还是想让学生试试,就算拍得不好也不要紧,最主要是让他们尝试和体验合奏的乐趣。但是我没想到,学生很不错,能达到我的要求。看来我用果冻代替音符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我在平时也会经常用到类似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基本上效果都是很好的。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以后我将继续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很喜欢,也乐于接受。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我就发现,每册至少有一个单元的名族民间音乐素材。可见民歌教学在音乐教材中的地位。以前,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只喜欢听和唱流行歌曲,不喜欢唱民歌。我认为学生

11、不喜欢唱民歌,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是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没有示范好,没有引导好。这首歌曲,比较短小,学生唱会应该比较容易,但是唱好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如何唱出民歌的韵味。这首歌曲,配套的教材范唱效果不太尽如人意,是学生录音,声音表现力平淡,欠缺点原民歌的味道。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练习歌曲,在范唱时唱出歌曲的韵味。学生极力模仿我的唱法,说明学生被歌声所动。我在想,我必须在平时就多积累民歌,应把教材里的每一首民歌、每一段民乐都深深的印在心里、嘴里、脑海里,好好吸收后再完美的呈现出来。我相信,学生不会拒绝任何动人的东西的。老师示范得好,学生在感情上久容易接受,再去欣赏和表现民歌,就会产生“我们要比平淡的范唱唱得好”的愿望。唢呐配喇叭,歌词里面唱到“长的是喇叭,短的是唢呐”,我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男生唱“喇叭”,女生唱“唢呐”,喇叭唢呐的音色、音高特点跟学生的性别差异相衬,让学生很轻松的体会到唢呐和喇叭的区别。这首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两个附点的巧妙运用,既像是唢呐和喇叭的颤音,又像是演奏者潇洒得意、自在的表情,孩子们体会到其中的意义,摇头晃脑地唱喇.(啊) 叭,唢.(哦) 呐,模仿得惟妙惟肖。这节课,我觉得还是没有让学生完全放开,把学生抓得紧了点,应该多让他们表现,多让他们创编,让课堂更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