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894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标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和连续的实践,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初步认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课是小学科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

2、课型,它要求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课属于科学实验课的范畴,如: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改变浮与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声音传播等等。所以探讨实验课的基本模式对科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基本流程:该教学模式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总结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梳理小结当堂检测(谈收获)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

3、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上课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探究欲望。比如:杠杆一课,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压离

4、支点近的一端木棍,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学生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杠杆的兴趣。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研究不倒翁的秘密,教师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并拆开看看,让学生大胆猜想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与什么有关?学生认为:可能与里

5、面的泥块有关,可能与底部是球形有关,可能与泥块在底部有关,可能与。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做合理假设,学生就会紧扣主题,自主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二)制定实验方案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放开思路,自主地、大胆地设计制定实验方案,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己的计划方案。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是:把物体放入水中。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三)交流实验方案各小组把制定的实验方案在班内交流,其他小组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如果方案切实可行,

6、就进入验证阶段。这样做防止学生盲目实验,浪费时间。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节,有的小组制定了把物体放入水中的实验方案,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都觉得此方案简单、可行,因此都可按此方法进行实验。(四)验证实验方案根据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研究方案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如有趣的浮沉现象,学生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都放入了水中,记下物体的浮沉情况。(五)表达与交流各小组通过实验现象,

7、发现总结出实验结论和规律,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建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表达与交流环节要注意两个方面:1、创设民主氛围。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2、允许学生犯错。在交流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

8、忌。三巩固应用拓展与延伸生活处处有科学,生活处处用科学,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也是学习科学的价值所在。在学完新知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学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比如学习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不容易倒?要让物体不倒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科学课解决的是科学的问题,但是课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就不是一节完美的科学课,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新问题的激情走出课堂。四梳理小结当堂检测(谈收获)当堂检测的目的是堂堂清。目的并不是结束了科学探究,而是对一节课的简单梳理,科学课的这个环节不一定象其他学科一样以做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等,既总结了这节课的所得,也检查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纠正补充。4689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