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案例他为什么害怕上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5946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案例他为什么害怕上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理辅导案例他为什么害怕上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辅导案例他为什么害怕上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案例他为什么害怕上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他为什么害怕上学?心理辅导个案越来越多的老师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还有的孩子不爱上学。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刘强(化名),身体比较单薄,缺少小学生特有的机灵劲儿,精神不佳。据孩子妈妈讲,孩子近来总是爱得些小病,隔三差五就不去学校,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可在孩子进入五年级前,学习成绩一直都在全班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也非常活泼愉快,父母从没有操过心。开始上五年级以后,由于孩子身体状况不佳,在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家长经常给孩子补习落下的功课。可是当他重新回到学校之后,有一天回到家中委屈地对父母说,他不想上学了,当时父母安慰了一番,也没有往更深的地方想。又过了几天,孩子的情绪明显的不对头,他跟父母说

2、,一想到上学晚上就睡不着觉,这一变化很让父母担心。刘强他为什么害怕上学呢?一、原因分析他是患了学校恐怖症。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适应不良综合症。除了情绪上的恐学状态之外,这种症状还同其他的生理缺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这是一种包含有多种病症的综合性适应不良征候群。本症在小学生中发病率较高。国外有资料比表明,在日本200多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 万人因患此症而不得不停课退学。学校恐怖症主要的表现是害怕上学,一进校门就表现的惊恐不安,千方百计想逃避,严重的则旷课、逃学。学校恐怖症所表现出来的旷课、逃学和一般的品行不良所造成的旷课逃学是不同的。他们在主观意愿上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难以忍受学校的氛围,是一

3、种病态的心理表现。一般来说,拒绝上学的儿童主要有三种类型:(1)分离不安型:这大多出现在幼小儿童,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身上。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对孩子自小过分保护,致使儿童很少与社会、学校的同学交流而对父母亲或其他亲人产生过分的依赖。(2)溺爱型:也以小学生居多,成因大致与上述情况相同。它是家长对儿童无原则的爱造成的。(3)半途而废的优秀生类型:这类学生以中学生居多。拒绝上学的儿童主要有以下诸种行为表现:(1)一到早晨就诉说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痛苦,以引起家长的注意。如果此时强迫他去上学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和逃避反应,到了上学时间就立刻表现出肚子痛、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2)晚间临近睡觉前做好第二

4、天上学的准备,以给家长造成想要上学的错觉(或假象)。(3)母亲或她所依赖的成人不在就不能上学。当然,也有些孩子拒绝上学是由于智力问题或在学校里成绩始终不佳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讽所至。另外一些孩子则是因为在班级里孤单没有朋友,体育或活动也比较差所至。二、辅导措施学校恐怖症的治疗首先应该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要切实注意改善家庭关系,融洽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和教师对患儿应该关怀、信任、积极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帮助其适应外界的环境,努力克服孤独感。要力求从教育措施上消除各种不良的诱因,大力培养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生活的兴趣。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想上学的行为后,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原

5、因导致的孩子对学校的恐惧,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能事情没搞清楚就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样只能将事情越搞越糟,进而强化儿童的消极行为。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家长与孩子促膝谈心,了解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后,要及时同老师取得联系,并用以下的方法鼓励孩子去上学。(1)无论孩子以何种借口拒绝去学校,家长都要送他去学校。家长不要理会孩子对学校的抱怨,尤其不要对孩子讲的抱怨学校的话做出反应。一旦孩子出现某些不适应症时,也不要表现出同情之心而在行为上犹豫不决。如果有必要,早晨起来以后,家长应将精力放在让孩子尽快做好上学准备,而且使活动程序化。然后把他送到学校,送进教室,之后迅速离开,不必考虑孩子会有什么不安的表

6、现。(2)与学校、教师配合,共同矫正孩子的消极行为。当孩子一到上学时间就大哭大闹,一旦家长离开学校或教室就哭个不停,这时家长就非常有必要取得学校的帮助,当然最好还是班主任。请教师在校门口等着你的孩子,然后很自然地将他带进教室。为了消除他对学校的不安心理,可依然让孩子尽可能地长时间留在学校。同时让他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随着这种浓厚兴趣的增强,他便会对学校产生依恋感。(3)建议并鼓励孩子与同学建立友谊。教师可以根据他的性格将与他合得来的同学分在同一个小组,家长根据教师的意见,可以邀请伙伴到家中玩,这样可以逐渐将孩子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感迁移到同学、学校中,使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