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006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负荆请罪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认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战国七雄等,了解

2、当时的背景。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讲了几个小故事。二、合作交流(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讲了三个小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题目是将相和。(板书课题)课题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要读准。(二)检查预习通过预习,读了课题你知道“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1师:将相和是一个由和氏璧引起的历史故事。和氏璧是一块宝玉的名字,所以璧是玉字底。秦王假意允诺以十五座城池换赵王手中的和氏璧,然后赵国的蔺相如带璧去秦国,结果不辱使命,演绎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几年后,没有得逞的秦王又邀赵王渑池会见,会上让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拒绝为赵王击缶,但最终蔺

3、相如以性命相逼,秦王最终为赵王击了一下缶。因为蔺相如屡立大功,因此步步高升,成了赵国的宰相,也就是文题中的相。结果招致了赵国大将军廉颇与其闹不和,但最终这段故事还是以廉颇将军的负荆请罪结束,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你能根据老师讲的故事梗概,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内容吗?(生说)3你能给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吗?(生说师板书)4同桌间试着简单复述三个小故事。三、品读体验(一)读书评价,感悟廉颇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件中,有一位贯穿始终的灵魂人物,他是谁?(生交流)对,蔺相如,也就是将相和中的“相”。我们也注意到在刚才的讲述中,同学们注意到经历了完璧归赵之后的蔺相如由一介平民

4、被封为士大夫(板书:士大夫),渑池之会后的蔺相如被封为上卿(板书:上卿),可谓平步青云,课文中说职位比廉颇高。那作为同朝为官、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此时对蔺相如作何评价呢?找到廉颇的话,谁来读读?(指名读)数一数,廉颇说了几句话。来,先看第一句。(贴第一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廉颇,就说这句话,(生读)感觉廉将军什么样?(预设: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气十足,居功自傲,很神气等)(贴第二句: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第二句,自己试读。(生读)听出廉将军对蔺相如什么态度了吗?(预设:看不起,不屑一顾等)并补充强调:就靠一张嘴,爬到

5、我头上去了。 觉得蔺相如有没有真本事?所以他的决定就是(贴第三句: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一起读。 有一个词叫“言为心声”,意思是通过听一个人说的话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个怎样的人。听了廉将军这短短的三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廉将军在你的面前?(预设交流:耿直畅快、豪爽、率直,性子直等)作为一员武将,廉颇之所以这样率直地表达不满,是因为他一直站在谁的角度?引导学生再次读书,找到三句话中的同一个人称:我,从而点明:廉颇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难以全面,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题目是将相和,此时的将相之间是和还是不和?引导学生用“将相之所以不和,是因为蔺相如( ),还因为廉颇

6、( )。从表象和实质两个层面感悟:将相之所以不和,表面看是因为蔺相如的官位比廉颇高,实际是因为廉颇的错误认识:蔺相如没有本事,只靠说嘴皮子就作了比自己还高的官。(二)读书调解,感悟蔺相如既然是廉将军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那咱们就来帮帮廉将军,全面了解了解蔺相如这个人吧!既然廉将军认为蔺相如是靠一张嘴被封为上卿的,那我们就从蔺相如所说的话(“嘴”)开始研究。请同学们边快速默读课文,边提笔用曲线画出蔺相如说的话。 好,来,按课文叙述的顺序交流你画出的内容。(指生读)1临危受命同学们,请思考:蔺相如的这番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赵国的君臣都为难想不出办法的时候)用一个词就是临危受命(板书)。那我可不可

7、以这样认为:蔺相如太聪明了,所以赵王一问他怎么办,他就不加思索地说了这番话?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想了一会儿,也就是他经过慎重思考以后,那这时他会怎样地说这番话?你来补充:蔺相如想了一会儿,( )地说。(预设交流:斩钉截铁、坚决、胸有成竹、掷地有声)太好了,所有的男同学我们都是蔺相如,端起书一起来胸有成竹地读这句话。同学们,这是蔺相如的办法,也可以说这就是蔺相如对赵王作出(承诺),要么以璧换城,要么完璧归赵。2略施小计来,继续交流蔺相如的话。指生读“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好,同学们,就这句,真话假话?那就这句假话,你觉得蔺相如此时说得妥不妥?为什么?(生交流,引导:不只是妥,还

8、很巧妙,先看看秦王拿到和氏璧时的表现即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这时,以璧换城已不可能,唯有沉着冷静地和秦王斗智斗勇,以求完璧归赵。3理直气壮和氏璧既然已经回到自己手中,蔺相如再说话可就理直气壮了。理解“理直气壮”。谁能读出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来?(指生读,同时提醒其他学生:现在,我们就是秦王,听听蔺相如的话。)秦王们,你们心里想什么?(预设交流:可别真的摔碎了和氏璧,哎哟,这可不行)也恰恰是这个“撞”字,你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交流:勇敢、无畏)是啊,这真是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大无畏精神呀!4大大方方我们来合作读读第九段,我读旁白,大家读蔺相如的话。同学

9、们,放下书,回顾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组关联词来总结:在这场和氏璧的争夺战中,之所以有“完璧归赵”的结果,是因为-。(生:蔺相如不畏强敌,勇敢机智,)理解成语“完璧归赵”的意思。5不辱使命当然,作为强大一方的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因此结束,几年后的渑池之会中,蔺相如更是面对秦王对赵王的的侮辱,说出了怎样的话?(生读蔺相如的话)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来一起告诉廉颇,蔺相如是靠的耍耍嘴皮子立功的吗?靠的是什么?(预设交流:面对强敌,蔺相如靠的是拳拳爱国之心,过人的谋略和勇气取胜)有感情地读。6顾全大局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无畏的上卿,面对廉颇的这些片面评价时却说出了怎

10、样的话呢?(指生读),你听出了什么?(预设交流:蔺相如回避廉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等。)有感情地读。师小结: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三)读书评价,再次感悟廉颇同学们,我们通过读书听出了蔺相如的识大体、顾大局,更何况是大将军廉颇呢!来看挂图,画面定格在“负荆请罪”这个历史瞬间,我们不妨化静为动,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两人见面会时是怎样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同桌模拟表演)如果老百姓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会怎么说呢?大臣们又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大胆想象)理解成语“负荆请罪”的意思。四、巩固延伸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你喜欢文中的谁?理由呢?2师总结:结合板书,“将相和”是由“完璧归

11、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同学们想一想,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颠倒吗?(生交流)这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同学们,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这段故事,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因为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意义,我读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请同学们记住这句话。板书设计:18 将相和 完璧归赵 不和 渑池之会 廉颇 蔺相如 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 和(爱国思想)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指名学生讲讲自己

12、最喜欢的小故事。(比赛形式)2、练习复述课文。二、领悟表达方法1、同学们,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呢?并说说你的理由。(在小组里交流)2、全班交流喜欢蔺相如的:理由是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有远见等(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体会到的。)让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来加深理解。(如抓“完璧归赵”中的骗秦王,“渑池之会”中的逼秦王,“负荆请罪”中的避廉颇)喜欢廉颇的:理由是武功高强,勇于改过,爱国。(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来理解)读相关的语句来体会。学生可能也会说到赵王或秦王,要灵活处理,注意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谈谈学习或生活中你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2、总结写法上的收获。三、小练笔1、请同学们展开大胆的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负荆请罪”的场面具体写一写。2、学生交流,互评四、总结,激发读名著的兴趣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入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学生阅读课文后的“资料袋”)鼓励学生今后去读一读原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学校图书室去借阅,找时间可以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板书设计:18 将相和 人物品质 语言 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