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011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前准备: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资料。教学重点: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画图、理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和开凿隧道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进一步了解

2、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回顾 1、默写词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字词,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们都掌握了吗?好,上台来默写几个词语,谁来试试?念:要挟、毅然接受、嘲笑、有力回击。那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2、那么詹天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谁能用文章中的句子来说说。 三、细读1、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默读4-6段,边读边思考,他遇到了哪些困难。2、指名回答。 3、学习第四段:克服“勘测线路”的困难(1)轻声读课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2)他是怎么说的。指名

3、读他是怎么说的。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勉励就是生:鼓励。鼓励,有鼓励,鼓励之中还有什么?自己好好读读詹天佑的这句话体会体会。自己小声读读,不妨读出声来,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鼓励之中还有什么?是啊,是鼓励也是要求,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来试试。(指名读) 假如你就是詹天佑,我想问问你,你要求工作人员不能有一点马虎,决不能说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话,你不觉得这样太苛刻了吗?对,詹天佑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他的话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你自己体会着来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3)他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呢?自由读指名读谁来说说,詹天佑的哪些行为感动了我们,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范读

4、自由读指名读(4)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的精神在支撑他呢?指名读他是怎样想的。教师引读:是呀,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 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自由读:同学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4、学习第五段:开凿隧道。(1)师: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自由读第五段。(2)教师画图,学生区分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老师画了两幅图,谁来说一说哪个是居

5、庸关隧道,哪个是八达岭隧道?你从哪里知道的?读读课文。(3)根据两个隧道不同的特点,詹天佑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开凿呢?画一画。5、学习第六段:设计“人”字形线路。(1)开凿隧道,詹天佑所表现出的杰出智慧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可是在青龙桥附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就更令人拍案叫绝。自由读第六段。(2)师:列车究竟怎样过山呢?明白吗?请同学看大屏幕,师说明。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6、学习第七段。师:詹天佑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看着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四、小结师:京张铁路默默无言,但它用

6、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有骨气,中国人有智慧,中国有希望!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这个具有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的名字。 詹天佑教学反思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一、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

7、心。”这句话又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二、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三、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四、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

8、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2、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直接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那部分内容”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作铺垫,把任务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学生的情感当然很难调动,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语言多是贴标签式的词语。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