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6047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 同一首歌一、教 学 目 标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

2、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课时一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一、 学习歌词,领会词意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

3、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二、 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板书: (主歌) (副歌)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

4、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教师点评、归纳。主歌:领唱或同声唱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深情、叙述尽情、呼唤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三、创作表现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如:用彩带挥出旋律线,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的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词等等。)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3教师点评。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

5、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课时二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教室、纸片、道具。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同一首歌二、欣赏我的祖国A、学习领唱、合唱。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B、引出

6、歌曲我的祖国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叫同一首歌。a) 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A:完整听赏全曲。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b)完整听我的祖国。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B:简介电影上甘岭a)故事上甘岭。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

7、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战士们唱我的

8、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C:分析歌曲:1、给歌曲分乐段。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指名:两个乐段。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抒情性的。第二乐段开放性的,是高潮部分。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

9、以交流)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生:申奥成功、AP会议、加入WPO。祖国更强大。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师:我们来听听正走红的实力歌手彭丽媛的MTV我的祖国。感受现在的我的祖国。师:现在的祖

10、国与过去的祖国一样吗?四、总结1、学生讨论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第二课 草原牧歌教学目标: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2、学习五声调式,

11、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二、学习歌曲银杯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5、完整的演唱歌谱。6、自由朗读歌词。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9、完整演唱。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2、创设情境,随音乐

12、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第二课时一、 复习银杯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一、开课: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

13、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2、简单介绍歌曲。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5、自由朗读歌词。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8、随机纠错。9、完整演唱。三、音乐活动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2、即兴创作旋律。五、老师小结。第四课时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二、简介: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

14、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三、跟着音乐,学动作。四、随音乐舞蹈。五、分组展示。六、小结。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教学目标: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

15、歌的重点和难点。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竞猜游戏开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三、学习歌曲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跟着伴奏演唱歌谱。有感情朗读歌词

16、。学习歌曲。纠错。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再次分部分聆听。举行化装舞会(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

17、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三、结束新课第三课时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二、学习歌曲红河谷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先用mu哼唱全曲朗读歌词把歌词带入乐谱纠错有感情演唱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

18、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四、老师小结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红河谷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初听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复听。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三、进行音乐练习。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第四课 劳动的歌歌曲军民大生产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大生产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4、了解劳动号子。教学重点: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的不同。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教学方法: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采用师

19、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的不同效果。教学用具:录音机 大歌篇教学过程:一、 学习曲谱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2学习曲谱(1) 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2) 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解决方法:a 自己划拍解决 B 由会唱的同学教唱(3)完整演唱曲谱二、学习歌词1视唱第一段歌词。如有唱不准确的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2提示 (重音记号)提问:叫什么记号?怎么演唱?有什么作用呢?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提问: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演唱的?5你都知道哪些演

20、唱形式?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6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独唱 齐唱 对唱 领唱齐唱 7 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三、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的一种汉族民歌体裁。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的作用。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

21、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教学过程: 第 1 节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

22、,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 2 节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23、。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 3 节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与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全班演唱茉莉花,老师钢琴伴奏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

24、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

25、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 4、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5、师生小结。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 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1、师简介

26、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6、师生小结。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六单元 冬之韵教学目标1 通过诗歌朗诵梅花,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2 能用轻松、欢快的声音

27、学唱踏雪寻梅并能用清新、明快、和谐的声音唱歌曲的第二声部。3 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创设歌曲意境。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教学难点踏雪寻梅第二声部的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 自制课件 多媒体 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A组织学生听铃儿响叮当进教室,并坐成“u”形。A随音乐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进教室,并坐下后随音乐律动或跟唱。在学生进教室前,多媒体播放铃儿响叮当,到上课铃声响音乐即停。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体验到

28、冬之韵的意境。二、诗歌朗诵A师导语:大家知道,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这种敢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是大家值得学习的,首先让我们来朗诵古诗梅花B即兴创作,为古诗配旋律,要求用12356 五个音。A 1、鼓励个别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集体朗诵b 思考、即兴创作,并能唱给大家听。多媒体展示古诗及与诗歌意境相应的图片。展示思考即兴创作旋律要求。通过诗歌朗诵,充分感受冬天里梅花争艳斗丽的的画面,并体会到梅花精神。通过即兴创作演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提高到第一个小高潮,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歌曲的即兴创作能力。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三、欣赏、学唱歌曲A 初听歌曲踏雪

29、寻梅。设疑:1、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2、音乐把你带入了怎样的画面。B 解决设疑。C 学唱歌曲第一声部。D 第一、二声部合唱。A 闭上眼睛,带着问题用心聆听歌曲,可随音乐晃动身体。B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音乐情绪及意境。C 1、用“啦”哼唱歌曲第一声部。2、朗诵歌词。3、用歌词演唱到熟练。D1、 跟琴声哼唱第二声部。2、分声部合唱。展示冬景图,显示问题,并播放音乐。多媒体展示曲谱,并播放。带着问题去聆听,可以给聆听以指向性,并可检测,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习惯。循序渐进,使合唱变的较易掌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四、创编、表演A 探究音响,要求用各种方式表现:1、人歌声2、铃声3、驴蹄

30、声4、雪花飘落声5、舞蹈方式表现歌曲B 利用新年音乐会这样一个背景下一起表演。A 分五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各自分配,每组一种表现方式。1、 演唱歌曲2、 用人声或用打击乐表现3、 用人生或用打击乐表现4、 用纸张飘动的声音或用人声5、可用舞蹈的方式或用哑剧的方式B分五组:1、演唱歌曲2、加入铃声3、加入驴走的声音4、雪花飘落的声音5、几个同学表演踏雪寻梅的情景。展示图片:唱歌、跳舞、铃铛、飘雪、驴跑。并设疑。多媒体播放表演背景,并播放伴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去主动探索,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声音的探究”这一环节较能体现愉悦性和趣味性,一齐表演把课堂气氛推向第二高潮。五、课堂小结A 说说冬天带来的乐趣B 听铃儿响叮当英文版出教室。A 生自由发言、回忆讨论自己在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溜冰等。 B 迈着轻快步伐、听音乐出教室。展示画面、讨论的问题。播放音乐通过非常热的场面,大家都很兴奋,此时谈谈冬天的乐趣,一定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能够另他们感受到冬天带来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