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079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级下册音乐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教学计划(第二学期)一、 教学目标:1、 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2、 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音乐的美感,发展丰富的情感,潜移默化进行的“五爱”为中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活跃开朗的性格。3、 在唱游,歌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初步学会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知识。4、 初步具有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5、 培养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初步接触外国音乐作品。二、 教学重难点:1、 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创造音乐的能力和音乐的审美力。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学会欣

2、赏音乐,学会表现音乐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三、 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因此除了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外,还要针对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想要的知识。这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工作。为了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还不能老调重提,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教材的拓展和整合,以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要让他们受益终身。四、 教学措施:1、 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最大可能减少两极分化。2、 加强课堂常规教育。3、 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

3、,想象力和创造力。4、 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音乐的美感,发展丰富的情感,以“五爱”为中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活跃开朗的性格。周 次日 期内 容12.182.22第一单元:第一教时、第二教时 22.252.29第三教时、第四教时,33.33.7第五教时,第六教时43.103.14第二单元:第一教时、第二教时 53.173.21第三教时、第四教时,63.243.28第五教时,复习第一、二单元 73.314.4第三单元:第一教时、第二教时 84.74.11第三教时、第四教时,94.144.18第五教时,第六教时104.214.25期中复习114.285.2休息125.55.9第四单元:第一教时

4、、第二教时 135.125.16第三教时、第四教时,145.195.23第五教时,第六教时155.265.30第五单元:第一教时、第二教时 166.26.6第三教时、第四教时,176.96.13第五教时,第六教时186.166.20复习与考查三年级教学进度课题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以比较连贯的气息、明亮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春天的歌 2、能用活泼得情绪、断连对比得方法演唱歌曲顽皮得杜鹃。 3、通过欣赏班鸠调初步懂得“女高音”这一人声分类以及它的音色特点,能在老师指导下理解音乐的表现形象,并能为乐曲作简单得打击乐器伴奏。 4、能感知乐曲新春乐中欢乐喜悦和委婉抒情两个鲜明的情绪区别

5、。(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班鸠调,感受歌曲富有绚丽色彩和青春活力得旋律以及欢乐得情绪、华丽得色彩。 2、通过欣赏小提琴曲新春乐,感受乐曲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和它所描绘得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得赞美之情。 3、通过演唱歌曲春天的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得景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 4、通过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体验杜鹃清脆得鸣叫声种送来的春得气息,感受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得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收集“春天”得故事,讲讲、交流一下。 2、想象“春天”得景象,能用各种发声物品模拟自然音响,创造出“春”得意境。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春

6、天的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得景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能用活泼得情绪、断连对比得方法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时间六课时课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春天的歌,感受歌曲所描绘饿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得景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所描绘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得景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媒体钢琴、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 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新授歌曲春天的歌1、导入:在一副“百花开放、万物苏醒,大地一片郁郁葱葱”得充满春天气息得画面

7、的映衬下,“鸟儿幸福地歌唱、蜜蜂辛勤地采蜜、小动物欢乐地舞蹈”,教师有感情得范唱,请学生在画中,歌声中感受春天,想象春得景色,用自己得语言表达对春天得赞美。由此引入新课春天的歌。2、让学生听着歌曲分组用动作造型表现出春天得各种景象。3、让学生找找歌曲中哪组节奏出现得次数最多(X X | X X X X | X X X X X ),采用模唱、听辨、拍击等方法使学生熟悉,并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它。4、有感情的用lu哼唱曲调,感受春天的意境。5、哼唱中注意四度,五度地中跳音程注意音准;6、有感情的朗读歌词7、一字多音合一字一音地区别,学生容易混淆。8、根据以上要求完整演唱歌曲。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

8、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在歌曲学唱过程中能感受歌曲所描绘饿春天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得景象,并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2教学环节反馈让学生听着歌曲分组用动作造型表现出春天得各种景象。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我让学生复习学过的五线谱各音位置,还有待练习。课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小提琴曲新春乐,感受乐曲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和它所描绘得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得赞美之情。2、学生能根据歌词描绘的不同的“春色”和景物,尝试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处理歌曲。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唱出富有情感,轻快活泼的歌曲。教学媒体钢琴、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

9、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 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欣赏新春乐1、从中国的春节导入新课。2、学生初听乐曲。3、请学生讲讲,乐曲的情绪。4、再听乐曲,让学生能够讲出有两个主题。5、让学生讲一讲,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6、分别听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感受不同的情绪。7、再听春之声,进行比较中西方对春天来临的不同的情感表现。8、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新春乐的表演。四、处理歌曲春天的歌1、 完整的演唱歌曲2、要求学生演唱时富有情感,轻快活泼,表现出3/4拍特有的节奏韵律。3、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根据歌词描绘的不同的“

10、春色”和景物,按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处理歌曲,小组讨论。4、各组展示交流,评价5、用书中的三组节奏为歌曲伴奏,小组进行选择性的编配6、然后选择适当的乐器进行伴奏。7、请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表演的编排,下节课进行交流五、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1)、在欢乐的音乐中,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一份喜悦。(2)、 学生能按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处理歌曲,小组讨论。(例如:断连对比,强弱对比,速度对比)2教学环节反馈学生喜欢自己处理歌曲,并且较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三拍子的强弱还有部分同学不会辨别,有待训练。课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与

11、演唱班鸠调感受歌曲富有绚丽色彩和青春活力得旋律以及欢乐得情绪、华丽得色彩。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富有绚丽色彩和青春活力得旋律以及欢乐得情绪、华丽得色彩。2. 用自己编故事、情景表演或舞蹈形体等方式的结合演绎出“回旋曲式”的特征。教学媒体录音机、磁带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 歌表演春天的歌3、在歌曲熟练的基础上进行视谱练习三、欣赏班鸠调1、欣赏的导入复习歌曲春天的歌再次体验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然后,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歌词大意作为导入,也可以用一个美丽的春天故事导入欣赏,创

12、造一个“美丽活泼”的春天形象。2、在故事或者“春天”的场景渲染中来听赏这首世界名曲,并指导学生感受、找一找乐曲中春天的使者的形象(乐曲的主旋律)3、在欣赏中老师介绍“女高音”清澈、明亮、华丽的音色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会感受、听辨歌曲的段数。4、用自己编故事、情景表演或舞蹈形体等方式的结合演绎出对美好春天的想象和赞美。 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能感受到歌曲富有绚丽色彩和青春活力得旋律以及欢乐得情绪、华丽的色彩。2教学环节反馈在听赏歌曲后,学生自发愿意学习这首歌曲,学习氛围浓厚。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节奏乐器的编配有少部分同学还没有很好掌握。课题第四教时教学目标通过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

13、唱,体验杜鹃清脆得鸣叫声种送来的春得气息,感受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得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教学重点能用活泼得情绪、断连对比得方法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板书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新授歌曲顽皮的杜鹃1、导入:从复习歌曲春天的歌导入,请学生在进一步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通过“春天你还看到了一些什么景象?”、“春天里,小动物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春天?的问题引入歌曲的教学。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即兴表演春天的景象3、教师范唱歌曲后,

14、提问:1、谁在春天的树林里歌唱(杜鹃) 2、它在唱什么?3、它是一只怎样的杜鹃鸟?(顽皮活泼)4、谁在树林里快跑?(小朋友)4、然后跟着音乐拍拍歌曲节奏。5、学习顿音记号,以及顿音的演唱方法(短促的轻巧的)7、用lu哼唱曲调,感受杜鹃鸟顽皮的性格6、把歌词加入曲中完整演唱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在歌曲学唱过程中能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送来的春的气息,感受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得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2教学环节反馈通过春天美景的导入,学生在听范唱时,有部分同学可以进行机型表演,而且歌曲的学习效率很高。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认识了顿音记号,并掌握其演唱方法和特点。课题第五教时教学目标通过歌

15、曲顽皮的杜鹃的处理,进一步感受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得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教学重点能用活泼得情绪、断连对比得方法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板书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处理歌曲顽皮的杜鹃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在聆听的基础上,请学生模仿杜鹃“咕咕“的叫声和老师一起合作演唱歌曲(也可以互换)来让学生感受并学会歌曲”弱起乐句“的特点。3、结合杜鹃的“咕咕”声,自然的让学生学会用“顿音”的方式表现杜鹃叫声的轻快,并学会用断连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如:连音演唱

16、x x | x x x x | x 断音 x xs, s d m s m d s m当 我 走 在 草 地 上 咕 咕4、请学生根据对歌曲表现的“春天的意境”的感受和想象、理解,用打击乐器创编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用一种音色的打击乐器专门为杜鹃的“咕咕”伴奏,衬托它的活泼、顽皮和对春天的呼唤。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通过歌曲顽皮的杜鹃的处理,学生用不同方法,进一步感受了歌曲描写的活泼可爱得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2教学环节反馈师生互动歌曲接唱,提高了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了顿音的演唱方法。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大部分同学能较快地熟识五线谱各音课题第六教时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描绘的“

17、春”主题,通过分组创作,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想象用各种方式表达“春”的意境并表演,培养想象、创作、表演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用各种方式表达“春”的意境并表演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板书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活动与创造1. 复习歌曲春天的歌。2. 请学生拿不同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一起边唱边伴奏3. 复习歌曲顽皮的小杜鹃。4. 请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为“咕咕”声伴奏。5. 大家一起在有伴奏的音乐中一起演唱歌曲。6. 请学生聆听新春乐,并进行第三部分

18、主题旋律的图形描绘。7. 请各组讨论怎样安排自然界的音响,来表达春的意境。8. 请各组上台表演。9. 请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大部分学生能开动脑筋,用小乐器、塑料袋等发声物品模拟自然音响,创造出“春”得意境。2教学环节反馈自由组合为歌曲编小品、舞蹈。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基本能完成书上的表格。 课题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两首歌曲的欣赏,了解、感知人声分类中“男高音”和“女中音”的音色特点。2、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听辩和拍击不同的节奏句。3、能用新疆和内蒙古舞蹈动作的基本动作为歌曲伴舞。4、能根据歌曲割草的情绪,选择、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9、(二)过程与方法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以及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2、欣赏男高音独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歌曲清新质朴的旋律和四川人民乐观爽朗、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3、演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体验新疆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新疆物产的丰富,感受歌曲对新疆的赞颂之情。4、学唱四川民歌割草,感受山歌般嘹亮、高亢的旋律,和对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一些我国少数民族的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2、探究性地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和特点。教学重点通过两首歌曲的欣赏,了解、感知人声分类中“男高音”

20、和“女中音”的音色特点。探究性地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和特点。教学难点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听辩和拍击不同的节奏句。教学时间六课时课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教学媒体钢琴、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 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各音三、新授歌曲春天的歌1、出示一幅草原的图片,请学生讲讲,你在草原上看见过什么 景色?2、初听乐曲。3、让学生讲讲歌曲中内蒙大草原

21、的景色怎样。4、复听乐曲,感受草原人民的心情。5、让学生讲讲草原人民对草原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6、再听乐曲,了解女中音的音色特点。7、请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内蒙舞蹈的基本动作。8、教师和学生一起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2教学环节反馈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内蒙舞蹈的基本动作。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基本能听辨女中音和女高音。课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体验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新疆物产的丰富,感受歌曲对新疆的热情赞颂之情。2、学习切分节奏为歌曲音乐伴奏教学重点用欢乐、活

22、泼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感受、表现歌曲明快的维吾尔民歌舞蹈型节奏和赞美新疆的情感。教学媒体钢琴、铃鼓、手鼓、磁带、图片、切分节奏条,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练声曲 wang wang lu-(帮助学生找到气息的感觉)2、复习五线谱及节奏练习(1)、出示五线谱,复习间、线等位置。(2)、复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出示“小蝌蚪”(do、re、mi、sol、la)让学生听听唱唱认认,并帮助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3)、节奏练习:(告诉学生切分音节奏,但不必做详尽的解释)出示:X X X X X X X X X

23、 X X X X X X X X XX X 学生拍击节奏:分组传授交流集体,再用铃鼓、手鼓等打击乐器拍击。(歌曲伴奏带做背景音乐)(4)、请学生用(do、re、mi、sol、la)创编节奏三、新授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1、学生听切分节奏,并说说这个节奏型适合做什么?2、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伴随歌曲伴奏带)3、在舞蹈中你感受到新疆少数民族的什么性格特点?4、教师范唱。从歌曲中你有没有找到新疆吸引你的地方?5、出示歌名新疆是个好地方6、歌谱学习 出示歌谱(1)歌曲的切分节奏出现在哪里?还有你不会的节奏吗?出示 X. X X X拍拍、敲敲(2)跟琴视唱,教师及时指导学唱难点。(有困难的学生用lu哼唱

24、)(3)完整地演唱歌谱。7、歌词学习(1)听录音(2)有感情地朗读(3)一字多音(衬词)的教授 (4)分组学唱 a、女生唱,男生拍节奏b、交换c、师生:师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女生第三句,全体第四句。8、用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三段歌词(教师及时指导)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处理)(1)为什么说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人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好风光、富饶的花园里心情怎样?应当用怎样的情绪来表现?(2)听老师的演唱比较,说说演唱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是自己,也可以给老师提出意见)10、载歌载舞地为歌曲表现欢乐、热情的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来到了新疆这块宝地,了解了它们那儿一些风俗

25、习惯。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情况,我们还不了解,希望大家课后能去收集内蒙古、新疆等地方少数民族的歌曲、音乐、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等资料进行交流。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2教学环节反馈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课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丽、富饶的草原以及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2、欣赏男高音独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歌曲清新质朴的旋律和四川人民乐观爽朗、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欣赏男高音独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歌曲那高亢明亮的山歌色彩和鲜明的“衬词”特点,体验四川人民热爱劳动

26、、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媒体钢琴、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拓展活动1、将上堂课布置的作业交流展示。2、鼓励大家为大家表演两个地区或其他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节目。三、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首川东地区的山歌,听听歌曲有什么旋律特点?2、初听:感受歌曲豪放、爽朗、粗旷的旋律特点。3、再听歌曲,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给这首歌曲试起一个歌名4、出示歌名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歌词歌词如下:1、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 2、手里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 3、唱起歌儿不稀罕,唱起歌儿忙砍柴。 4、走了一山又一山,这山去了那山来。 5、只要我

27、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5、教师介绍:歌中衬词“罗儿”、“郎郎采匡采”是表示歌唱者模仿呼牛吆喝声和锣鼓声,表达他愉悦自得的心情。6、学生模唱第一段,想象一下演唱者演唱时在做什么?(出示字母谱)7、根据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内容和情节、分组设计小品表演。看哪组最能表现四川农民砍柴时愉快自得的心情?8、学生展示和互评分组设计小品表演。9、请学生用各种方法表达歌曲演唱时的情景,如:简笔画勾勒、折纸、小品表演、编故事等等(教师巡视)10、分组展示11、认识男高音音色高亢、明亮、威武12、最后欣赏男高音独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并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春之声同太阳出来喜洋洋演唱者音色进行比较,感受男、女高音

28、和女中音的不同。四、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2教学环节反馈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课题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 学唱四川民歌割草,感受山歌般嘹亮、高亢的旋律,和对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赞美。2、 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听辨和拍击不同的节奏句。教学重点以连贯的气息、明亮的音色演唱歌曲割草,感受歌曲描绘的劳动情景,体验衬词的作用,并模仿山歌风格演唱。教学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若干 十六分音符卡片,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认识十六分音符1、听辨节奏谱,在谱例中指出哪些小节相同,哪些小节不相同,然后分别模仿拍击。2、认认、拍拍十六分音符。出示十六

29、分音符,知道十六分音符有两条小尾巴, = 3、拍拍第二条节奏,熟悉十六分节奏的时值。4、出示歌谱,请学生找找十六分音符出现了几次?并拍拍。5、听录音完整地拍击节奏。三、学唱割草歌1、欣赏导入:感受山歌的旋律特点(自由舒展)2、跟琴模唱旋律或哼唱来熟悉曲调,想象一下演唱者在演唱时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出示歌名割草4、听教师范唱,听听来自四川地区的农民劳动时的情景。5、学唱歌词(1)出示歌词,有感情地朗读。(2)解决演唱中的难点:a 一字多音;b 大量的衬词。歌曲中使用了大量的衬词有什么作用?应当怎样演唱?(3)完整地演唱歌曲(4)请个别学生来表演一下演唱时的情景。6、歌曲的处理:歌曲中使

30、用了大量的衬词有什么作用?应当怎样演唱?(拖腔式的演唱)7、自选打击乐器,根据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尝试按一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自编其他节奏型)8、在音乐的伴奏下想象一下在割草时会发生什么事?各组编故事表演,看谁编得有新意。9、选出最有新意的小品在歌曲伴唱声中表演。10、再次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割草相比,感受它们的相似之处:曲调高亢、婉转、嘹亮、奔放。11、了解四川地区的地理情况、生活习惯等民俗风情,感受、理解川地山歌的风格由来。12、让学生用熟悉、喜爱和擅长的方式,如:绘画、表演等表演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割草所表现的生活情景。四、教师小结:我们欣赏了山歌,学唱了山歌。通过这一

31、阶段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请学生回家探究性地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和特点,下节课交流。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2教学环节反馈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课题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培养节奏的听辨、创编、组合和拍击、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手机短消息”巩固“十六分节奏”以及用十六分音符同其他音符组合成各种节奏,培养节奏的听辨、创编、组合和拍击、运用能力。教学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若干 十六分音符卡片,录音机、小乐器等等课前学生准备课本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游戏“手机短消息”1、复习十六分音符。说说它的时值,并拍击由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条。2、从老

32、师哪儿抽取节奏卡,进行节奏传递,比比哪组最快最准确。3、各组自己创编节奏传递,把创编出来的节奏句用“模仿手机发短消息”的方法,从前一学生开始在后一学生手心点击节奏,依次往后传,比一比,哪一组创编的节奏好,传递的节奏准确。4、小结经验得失。三、拓展活动:1、复习欣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可以让学生载歌载舞地表演。2、复习欣赏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歌曲割草,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表演小品。3、将自己“家乡”的生活习俗和特点进行交流。(学生自由发言)4、老师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让其进行展示。四、有感情地朗读单元诗,结合“乡情”的主题,使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发自内心的赞叹和对自己家乡由衷的热爱,使对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五、结束本单元的学习,小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六、下课出教室。教学效果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度2教学环节反馈3学生作业情况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