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139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教学讲义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一节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意见,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建设工程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本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根据连云港市关于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文件精神,按程序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第二节 项目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报告确定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影响、交通影响、施工影响、噪声影响等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因素。在识别了本工程项目可能面临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群众抵制征地的风险;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施工期间安全问题及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善等风险的基础上,对上述五大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别进行定性评价。为便于评价表述准确,本报告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划分成5个等级,可能性由小到大依次表述为: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并根据当地以前其他项目经验以及对本项目相关利益群众的民意调研结果,界定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一、项目合法性影响该项目的建设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

3、是否完善。本项目合法,手续完备,程序完备。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很小。二、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影响本项目为净地出让,不存在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影响。三、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红线外居民或企业可能由于工程建设影响进行利益诉求,如施工噪音影响、环境影响、出行不便等情况,要针对此类情况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1、环境噪音影响夜间施工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夜间噪声的影响相对较小,白天噪声较大,受影响的主要是项目周边居住区内停留的老人和小孩,而老人和小孩恰恰是对噪声最敏感的人群,他们的反应决定了居民的意见。另外项目运营后的交通噪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除了上述受影响较大的群体之处,还有其他受

4、影响的人群,但是相对来说这部分人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特征不明显。经过调查和走访,工程周边人群对施工期间和运营后噪声影响的主要诉求如下:务必杜绝夜间施工作业,并尽量避开过早、午休等敏感时间,基本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周边居民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在施工期间以及项目运营后,做好充分的隔音和除噪声措施。确保符合国家相关隔音和除噪的标准和规范。2、施工期间交通影响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进出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为通灌南路,故对交诵影响较大3、施工期间其他不利影响施工期间的其他不利影响因素繁多且容易忽视,常见的主要有环境影响、施工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环境影响包括扬尘、污水及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清理不及时

5、,容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施工单位应积极搞好卫生工作,严谨扰民。第三节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一、社会稳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形式包括社会治安、涉众经济案件、群众信访、安全生产施工等形式,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各项措施,深入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着力夯实维稳基础,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群体性敏感性事件,有力维护社会稳定。一般情况下,本项目社会稳定问题产生之初,其表现多是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数量零星,也比较缓和。但随着事态发展,也有可能朝着反腐上方、超级信访、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等严重恶性社会稳定问题的发展,特殊情况下甚至发展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蓄意

6、破坏、群体性罢工、械斗、暴乱等群体性事件。正常情况下,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症结是发起者为了维护合法利益,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之一,本身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如果演变成恶性的整体性事件,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对工程项目建设来讲可能会分散建设精力、增加投入、延迟工期、工程停工、甚至造成破坏;对社会来讲可能会打乱居民正常生活、妨碍社会正常运转、扰乱社会治安、毁坏公司财产、影响社会稳定等。二、社会稳定风险可能性分析在当事方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反应诉求及救助渠道是一种方式,也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途径。尤其当各种诉求及救助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增大。通过以上分

7、析,本项目在项目合法性、征地拆迁、环境噪声、交通组织以及施工期间工程建设等方面会对当地居民、经营户、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出现不利社会稳定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和调研评估过程中掌握的情况,由征地拆迁、环境噪声、安全文明施工等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较大,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各种不便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另外在工程施工内部如劳动用工、安全保障、工资发放、工程款支付等方面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及时、规范,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同时,还应注意到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有关措施落后于项目建设或没有按要求实施,则发生社会不稳定

8、可能性较大,反之会较低;另外,社会稳定问题的处理也是影响社会稳定数量和程度的因素之一,处理等当,可以有效避免再次发生和事态扩大。三、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工程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五大类风险可能性大小进行分析,为便于度量该项目整俸的风险大小,有必要对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量化,然后得到项白的综合风险大小。首先根据当地以往征地经验和民意调研结果确定每类风险因素的权重w,取值范围为01,W取值越大表示某类风险在所有风险中的重要性越大。其次确定风险可能性大小的等级值c,上文已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等级值C按风险可能性由小至大分别取值为02,04,06

9、,08,10。然后将每类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类风险因素的得分(即为wc),把各类风险的得分加总求和即得到综合风险的分值,即(WC)。综合风险的分值越高,说明项目的风险越大。一般而言,综合风险分值为0.20.4时,表示该项目风险低,有引发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分值为0.40.7时,表示该项目风险中等,有引发一般性群体事件的可能;分值为0.711.0时,表示该项目风险高,有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的可能。本项目综合风险值求取见下表:9.31。表9.3-1: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价序号风险类别风险权重风险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W*C很小0.2较小0.4中等0.6较大0.8很大1.01项目合法性、合

10、理性遭质疑0.2本项目合法,手续和完备。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很小。0.04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0.3建设期、运营期均存在噪声影响,线路两边住户对此担心较多。短期内社会稳定风险不明显,运营期如果出现噪声得不到有效治理,会有较大的影响。0.123群众抵制征地的风险0.1境地出让,不存在风险。0.024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0.2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对道路的破坏导致拥堵会引发不稳定的因素。0.085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安全问题及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0.2施工风险因素较多,既包括对外的影响,也包括施工期间对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其中尤其要注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防线。0.08

11、6综合风险0.34第四节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为保护人民群众利益,规范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本项目制定了工程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交通组织以及施工组织等方案。各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一、征地拆迁本项目土地为净地,不存在征地、拆迁等社会风险因素,故不作防范措施分析。二、噪声治理噪声的污染防治是一个总体工程,从最初的环境规划,到工程设计、管理、到最后的污染防治,是一个整体的防治系统,只有各个环节均做到良好的控制,施工面、线的噪声影响才可达到最低限度。为此本工程可研报告、环评报告以及工程设计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工程设计均提出了较为详尽的声环境治理措施、工程设计

12、措施、管理和规划措施、声学技术措施、环境敏感点噪声防治措施等四个方面多项内容。三、交通组织考虑到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制定了如下方案:施工单位加强工程车辆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施工车辆按指定线路行驶,在穿越人口密集区域要减速慢行;长期经过学校、市场、交通要道等人口密集区域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管理;严禁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对大吨位车辆进出狭小的村道,要积极采取防范和完善措施,在工程车辆经过的道路应设置符合交通技术规范的标志牌。四、施工细织合理组织工期、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工程款、工人工资,加强工人业余活动安排与管理;做好工程维护、安全保障、施工标示,规范作业、杜绝施工

13、扰民。五、环境保护虽然项目区地块红线内建筑物、居民均已搬迁,但考虑到项目区红线外居民、企业生活、经营实际情况,必须考虑到项目范围外居民、企业的正常生活、休息和经营活动,严格执行连云港市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施工期污染防止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垃圾等。六、综合措施社会稳定问题产生根源在于工程建设工程中对群众造成的各种影响,但社会不稳定问题发生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项目建设单位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提高对社会问题工作的重视,全面加强信访防洪和处置能力,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同时,建议相关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工程实施的意义,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2、加强与周围居民、社区和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倾听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并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向他们提供方便和支持;化解群众不满情绪,引导有异议的群众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3、成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小组,确定维稳接待人员,制定工作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维稳工作培训;4、建立与居民、社区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制度,加强基层的沟通与协调,将矛盾发现和化解在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