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6513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流水施工原理).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流水施工 原理,内容简介 理解掌握流水施工的概念;掌握主要流水参数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组织流水的基本方式以及各流水方式中有关流水参数的确定。,第一节流水施工基本概念,一 建筑生产的流水施工生产组织方式:依次作业、平行作业、流水作业。流水施工:一个施工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工艺上)和施工段(在空间上),由各施工队(组)依次在各施工段完成各自的施工过程,这种作业方式称为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简单记忆就是分段作业、搭接施工的作业方式。,工程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工程进度计划是反映工程施工时各施工工过程的施工先后顺序、相互配合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施工进展情况。表达方式:线条图、网络图

2、线条图按绘制方法不同:横道图(水平图)、斜线图(垂直图)。,五个施工过程,由五个专业队施工,将工作面划分成两个工程量相近的施工段,让各队依次进入施工,组织流水作业。,砌墙第1、2两天在第段,第3、4两天在第段,圈梁钢筋第3、4两天进入第段,第4、5两天在第段依次五个施工队流水作业共12天完成一层楼的施工过程。如按依次作业,各专业队不分段,完成一层楼的施工任务就需要54=20天,比上述工期长了8天。由此可知,相同人力完成同一工程,采用流水作业比不分段依次作业更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和时间,流水施工的作业方式,连续施工,均衡地消耗各种资源,充分地利用时间和空间,生产效率高,质量易保证,经济效果好。即在有

3、限资源下作到工程连续性好,工作量均衡,工期最短,质量得以保证。,二 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三 主要流水参数的选定,(一)施工过程数(n)施工过程数目的划分,是把整个工程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如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的基础、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等,而后分别组织各个分部工程中的主要施工过程进行流水作业,施工过程的性质,有的简单,如挖土工程,有的复杂,如钢筋混凝土工程。在这些施工过程中,主导过程对总工期起着决定作用,如住宅工程前期是主体结构(砌墙、装楼板等)起主导作用,后期是装饰工程起主导作用。组织流水施工时,一般只考虑主导施工过程,保证这些过程的流水作业,如砌墙工程中的脚手架搭设和材料运输等都是配合砌墙这

4、个主要施工过程而进行的,它不占绝对工期,故不能看作是主导作用的施工程,而砌墙本身,则应作为主导过程而参与流水作业。,(二)划分施工段数(m),施工段是组织流水作业的基础,划分施工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能集中于一个施工段,迅速完成工作及早地使下一个施工过程投入。划分施工段(m)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主要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尽量接近;,(2)施工段的划分应尽量合理,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人员搭配不当影响工期;(3)施工段的分界尽量同施工对象的结构界限相一致,如施工缝;(4)施工段工作面不易太小,没有足够的工作面,工人操作不便既影响工效,又不安全;(5)施工段工作面也不

5、易太大,工作面过大,会造成工作面利用的不充分而拖延工期;,(6)施工段的划分应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分段应在伸缩缝、沉降缝以及门窗洞口处,以减少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减少墙体的接搓长度;(7)组织有层高关系的流水作业时,分段又分层时,应使各施工队能够连续施工,即每个施工队完成了上一段的任务可以立即转入下一段,否则将会出现窝工现象。其每层的最少施工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即mminn 或mminb,若施工段(即m=n),则可以连续同时施工,其工作面利用率为100%;若施工段(即mn)则就会有工作面处于停歇状态,但每个施工队仍能连续作业;若施工段(即mn),则就会出现施工队不能连续作业的现象

6、,造成窝工,因此施工段数m不可以小于施工过程数n,这样对组织流水作业是不利的。,(三)流水节拍(t),流水节拍是施工作业的施工队在一个施工段内的工作延续时间。它决定着施工速度和施工节奏,取决于工期长短的要求,取决于人工、机械、材料量的投入情况。流水节拍的计算,式中:Q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S每工日(或每台班)的生产定额;R作业队(组)的人数(或机械台数);P完成一个施工段内某个施工过程所需的劳动量(工日)或机械量(台班)。,当工期确定后,节拍基本确定,则可根据上式计算出资源量。根据工作面的大小,确定作业队人数的多少,如因受工作面限制而又不允许节拍(t)延长时,可以考虑增加工作班次。,

7、(四)流水步距(k),流水步距(k)是相邻两个施工过程在 同一施工段或相邻施工段的时间间隔。即后一个施工过程在前一个施工过程开始后的k时间再开始与之搭接。,流水步距的大小,应考虑施工工作面的允许,施工顺序的适宜,技术间歇的合理以及施工期间的均衡。当流水步距kt时,会出现工作面闲置现象(如:混凝土养护期,后一工序不能进入该施工段)当流水步长kt时,就会出现两个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平行作业。总之,在施工段不变的情况下,流水步距小,平行搭接多,工期短,反之则工期长。流水步距的数目:n-1 个,第二节组织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一 节奏性专业流水节奏性施工过程、非节奏性施工过程所谓节奏性施工过程是指在各施

8、工段上持续时间具有一定规律的施工过程。所谓非节奏性施工过程是指在各施工段上持续时间不相等的施工过程。垂直图表上一个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一个为由斜率不同的几个线段所组成。,节 奏 流 水,t t t t,流水节拍,非 节 奏 流 水,t 2t 3t t,流水节拍,全等节拍专业流水,全等节拍专业流水,是指在所组织的 流水范围内,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相等的常数,如图所示(P283)。,图中 三个施工过程,分四个施工段。W一个施工段上完成全部施工过程所需的时间;T流水总工期。,全等节拍专业流水,由图可得:T=(m+n1)t 或 T=(m+n1)k如有技术间歇z1,则:T=(m+n1)t+z1

9、或T=(m+n1)k+z1既有技术间歇z1,又有层间间z2,则:T=(mj+n1)t+z1 或T=(mj+n1)k+z1 j 层数;z1 一层的施工过程间的技术间歇,成倍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流水是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互为倍数的常数,即t=ak。1.一般成倍节拍流水:保证各施工队连续施工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流水步距,然后安排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式中:流水步距总和 当 ti ti+1时,Ki,i+1 ti ti ti+1时,Ki,i+1 m ti(m1)ti+1式中:ti 第i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i+1 第i个施工过程的紧后施工 过程的流水节拍;第n 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总和;技术间歇时间

10、总和。,例如:已知施工过程n=3,m=6,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1=1天,t2=3天,t3=2天。按一般成倍流水组织施工。P286图10-9。求流水步距K,工期T。由已知计算:t1 t2,K1,2 t1 1天 t2 t3,K2,3 63(61)2 8 天,182 6021天,2.加快成倍节拍专业流水,上例中如果要缩短工期,显然可以通过增加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数的方法来达到。即组织加快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取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ti的最大公约数为流水步距k;相应安排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队数:bi=ti/k每隔K天投入一支队伍,依次施工。每个施工队仍能连续作业。,上例中b1=t1/k=1/1=1队;b2=

11、t2/k=3/1=3队;b3=t3/k=2/1=2队;b i=6队。若施工段仍为m6段,则其流水作业进度如图1010所示。P287。,(6161)1011天。类似于流水节拍为K的全等节拍专业流水。较适合建筑群大流水作业。,二 非节奏性专业流水,由若干个非节奏性施工过程组成的专业流水,称为非节奏性专业流水。为保证各施工队的连续作业,主要是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问题。例如:已知施工过程数n=3,施工段数m=4,流水节拍见下表。,现按“沿段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求解流水步距K。,第一步:求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沿段 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2、(24)6、9、11 施工过程:3、(32)5、8、10 施工过程:4、(42)6、9、13,第二步:相邻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作为其 相应流水步距。,2 6 9 11 0)0 3 5 8 10 则K1,24天 2 3 4 3,3 5 8 10 0)0 4 6 9 13 K2,3 3天 3 1 2 1,图1011,工期计算:,4313020天,完成某一建筑产品的生产,需要组织许多施工活动。关键是围绕主导施工过程分别组织流水,保证主导施工过程的连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