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36711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先危险性分析含表格.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一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进行的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目的是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避免财产损失。按危险、危害因素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危险、危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附表1、表2。表1危险有害影响程度等级定义危险等级影响程度定义1级安全的尚不能造成事故。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4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

2、排除。表2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表格形式危险危害因素触发事件现象形成事故原因事件事故情况结果危险等级措施C.2预先危险性评价法分析过程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高处坠落、高温和粉尘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本报告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危险等级,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见表3。表11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潜在事危险因触发事件发生条什事故原因事故后危险等防范措施故素果级易1.故障泄漏1.易1.明火人1.控制与消除火源燃、生产设备、阀门、燃、点火吸烟;员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易法兰等泄漏或破裂;易爆烟火、火星;伤钉皮鞋进入生产

3、区;爆生产设备等超装溢物蒸抢险、检修时亡、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物出;汽浓违章动火,焊接财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料泵破裂或转动设度达时未按“十不产措施;泄备、泵密封处泄漏;到爆焊”及有关规定损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爆型漏泵、阀门、流量计、仪表等连接处泄漏。泵、阀门等因质量不好(如设计、制造、材质、焊接等)或安装不当泄漏;因车辆撞击、物体炸极限;2.易燃、易爆物质遇明动火;外来人员带入火种;物质过热引起燃烧;其他火源,如电机等转动设失。电气;使用“防爆”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按规定采取防静电措施;加强门卫,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运送物

4、1.倒落等或人为破坏造火;备不洁,轴承冒料的车辆必须配戴完好的阻火成分散机等破裂而泄3.存烟着火;火器等管制措施,正确行驶,灾漏。在点其他地方火4防止发生任何故障和车祸。、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火灾引发二次火级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爆破裂泄漏,如台风、源、灾等。装炸雷击等。静电2.火花管线、阀等设备及其配套仪2.运行泄漏火穿带铁钉的表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放空堵塞,监控仪花、皮鞋;并把好质量关、安装关;表指示不准或员工操撞击铁器等击打管道及其仪表等有关设施作不当造成设备爆火管道、设备产生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检裂、泄漏;花、撞击火花;测、试压;进出料配比、数量、摩擦设备启动或对设备、管线、泵、

5、阀、仪速度不当造成反应失火花停止引起的电表、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定控,导致容器等破裂、等引火花;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泄漏;燃、电气线路陈持完好状态;转动设备不洁摩擦引爆旧老化或受到按规定安装电气线路,定期产生高温及高温物件能损坏产生短路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遇易燃物品。量;火花,以及因超载、绝缘层烧化引起明火;完好状态;1.火灾、爆炸同上物料在容器等中堵塞造成破裂或泄漏;垫片撕裂造成泄漏;装置清洗时,残留易燃易爆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从业能力不足;同上静电放电;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侵入);进入车辆未带阻火器,或员工车辆任意出入等(

6、一般要禁止驶入);焊、割、打、摩产生火花等。3.其他同上同上有易燃易爆物质挥发或散落的场所,高温部件要采取隔热、密闭措施;进出生产装置区的地沟设置阻火、隔油井。3 .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的跑、冒、滴、漏4 .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禁火区内根据“170号公约”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张贴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周知卡;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压力表、安全阀、管线防寒保温、防腐、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液位计是否正常;贮槽、管线、进、出料截止阀是否泄漏,消防通道、地沟是否畅通等;检修时,特别是易燃

7、、易爆、有毒的设施,必须做好与其它部分的隔离,并彻底清洗干净,在分析合格后,并有现场监护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动火等作业;检查有否违章、违纪现象;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防止车辆撞坏管线及管架桥等设施。5 .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阀)齐全并保持完好;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发生条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2.中毒1.有毒物料泄漏;2.检修、抢修等作业时接触有毒物质1.泄漏原因同“火灾、爆炸”项中的“1,“2”检修、抢修时有毒物料未彻底清洗干净。1 .有毒物料超过容许浓度;2 .毒性物质摄入体内。1 .毒物和窒息性物质浓

8、度超标;2 .通风不良;3 .缺乏泄漏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4 .应急不当;5 .在有毒物场所无相应的防毒过滤器、面具、氧气呼吸器及其他有关的防护用品(或失效);6 .因故未戴防护用品;7 .防护用品选型不当或使用不当;8 .救护不当;9 .作业时无人监护。物料跑损、导致人员中毒、室3级1 .严格控制设备及安装质量,消除泄漏的可能性,是同上“火灾、爆炸”项的“2”、“3”、“4”、“5”条。2 .防止车辆行驶时撞坏设备、管线。3 .泄漏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明泄漏源,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及时报告;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4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持设备

9、的完好状态。检修时,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时要有人监护及抢救后备措施,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5 .在特殊场合下(如在有毒物场所抢救、急救等),要有应急预案,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毒过滤器或隔离式呼吸器,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6 .组织管理措施:加强对毒物、有害物的检测,检查有毒、有害物质有否跑、冒、滴、漏;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预防中毒的方法及其急救法;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设立危险、有毒的标志;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培训医务人员中毒等急救处理能力。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发生条件事故原因事故后

10、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3.触电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够、雷击1 .设备漏电;2 .安全距离不够(如架空线路、室内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的安全距离等);3 .绝缘损坏、老化;4 .保护接地、接零不当;5 .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干管理6 .建筑结构未做到“五防一通”(及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防小动物和通风良好)。7、防护用品和工具产品质量缺陷或使用不当;8、多雨、潮湿、高温季节;9、雷击。1 .人体接触及带电体;2 .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3 .流过人体的电流、时间超过30mASO1.手及人体其他部位、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或距离不够,造成空气击穿;2.使用的电气设备漏电

11、、绝缘损坏、老化等(如电焊机无良好的保护措施,外壳漏电、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更换焊条时人体触及杆钳或焊接结构,管线或利用其他金属作焊接回路等);3 .在潮湿环境、金属容器中、夏季出汗情况下使用手持电动工具;4 .在潮湿环境、金属容器或狭小空间内,在夏季进行电焊作业时不注意、无人监护;5 .电工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6 .雷电(直接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等。人员伤亡3级1 .配电室建筑结构、配电装置及线路要严格按有关电气规程;2 .按规定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材料,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3 .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

12、的材料,采用遮拦、护罩(盖)箱、闸等防护装置以及确保安全间距,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4 .架空线路、室内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检修作业,应按规定要有一定安全距离;5 .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6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环境中进行检修作业,应采用12V电气设备,并要有现场监护;7 .电焊机接线端不能裸露,绝缘不能损坏,注意检测有否漏电现象,电焊时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应注意夏季的防触电问题,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焊割作业要有专人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8 .根据作业场所正确选择I、II、In类手持电动工具,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根据有关要求正确作业,做到安全可靠;9

13、 .建立和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10 .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掌握触电急救方法;IL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三违”;12.做好配电室、电气线路和单相电气设备、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维护保养;13.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操作。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发生条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卷1.在生产、检人体直接碰1.工作时注人体L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注意观4.机械伤害夹、绞、碾、碰、戳、压伤人体查、维修设备时,不注意,被碰、割、戳;2.衣物等被绞入转动设备;3.旋转、往复、滑动物撞击人体;4 .突出的机械部分及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处碰伤;5 .

14、机械旋转部分缺少防护罩。到转动、移动等运动物体意力不集中;2 .劳动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3 .违章作业。伤害2级察;2 .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3 .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4 .采用防护罩、防护屏、挡板等固定、半固定防护装置;5 .危险运动部件的周围应设置防护栅栏;6 .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修、保证其完好状态;7 .作业地面要清洁防滑;8 .当运动部件不能使用防护装置时,应设置传动联锁保护装置。车1.车辆有故车辆撞击人1.驾驶员违人员L生产区(特别是易燃易爆区)严辆障,如刹车、体、设备、章行驶;伤害、禁车辆入内;5.车辆伤害撞人、撞设备及管线等不灵、无效等;2.车速太快;3.路面不好,如有

15、缺陷、障碍物、冰雪等;4.超载驾驶;管线等2 .驾驶员精力不集中;3 .酒后驾车;4 .疲劳驾车;5 .驾驶员心境差,激情驾驶等;撞坏管线、设备等,造成泄漏,引发二次事故2级2 .增设交通标志(特别是限速行驶标志);3 .保持路面状况良好;4 .管线等不设在紧靠马路边;5 .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6 .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7 .行驶的车辆无故障,保持完好状态;8 .不超载、超速行驶。9 .对员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在在高温场所长通风不良,1.在高温场人员21.调整工作场所的设置,减少在高高温高温场所长时间停留,引起中暑时间作业。缺少降温措施,导致作业场所温度过高。所长时间作业。2

16、.作业人员未注意遮阳。伤亡级温场所的停留时间:2 .加强防御有关高温中暑的知识和临时急救处理方法的培训、教育;3 .设立救护点并备有相应的器材和药品等:4 .高温季节提供保健清凉饮料;5 .设立警示标志。Z高处坠落进行登局、架设、检查、检修等作业1 .高处作业场所或设备边缘有洞无盖、临边无栏,不小心造成坠落;2 .无脚手架,造成高处坠落;3 .次子无防滑措施或强度不够,人字梯无拉绳等造成坠落;4 .未穿防滑鞋或防护用品穿戴不当,造成滑跌坠落;6 .在大风、暴雨、雷电、霜、雪、冰冻等条件下登高作业不慎跌落;7 .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或氧气不足或身体不适造成跌落;8 .企业时戏嬉打闹。L在2m以上高

17、处作业时坠落;2.作业面下是机器设备或混凝土等硬质地面。1 .无脚手架和防坠落措施,踩空或支撑物倒塌;2 .高处作业面下无安全网,地面是机器设备或硬质的混凝士等;3 .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挂结不可靠;4 .安全带、安全网损坏或不合格;5 .违反“十不登高”;6 .未穿防滑鞋及紧身工作服;7 .违反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8 .情绪大起落、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或有病。人员伤亡3级1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登高”;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及紧身工作服;3 .事先搭设脚手架等安全措施;4 .上、下层同时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中间隔板、罩棚

18、等隔离设施;5 .临边、洞口要做至r有洞必有盖”、“有边必有栏”,以防坠落;6 .对平台、栏杆、护墙及安全带、安全网等要定期检查,确保完好;7 .六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下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作业;8 .可以在平地做的作业,尽量不要拿到高处做,即“高处作业平地做”9 .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10 .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8.噪声风机、泵等的噪音强度过大。1.作业人员在噪音强度大的场所作业。缺乏个体防护用品(如护耳器等)1 .未设置减振、减噪措施;2 .未戴护耳器:嫌麻烦不用护耳器;无护耳器;因故未戴。3 .护耳器无效:护耳器失效;选型不当;使用

19、不当。听力损伤2级1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降噪措施;2 .设置减振装置;3 .佩戴适宜的护耳器;4 .实行时间防护,即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发生条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9.粉尘伤害1、粉状物品装卸作业时,用力抛掷;2、设备不密封;3、作业方式不规范。扬尘1 .违章操作;2 .无除尘、抑尘措施;3 .无个体防护用品O吸入粉尘人员伤害21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2 .作业场所采取除尘、抑尘措施;3 .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10、坍塌1、堆放不规范:2、堆跺过高;3、受外力作用。货物堆垛失稳坍塌桶装油墨成品、袋装原料、包装空桶等未按照规范进行堆放(如:堆码过高、间距过小)、人为因素等有可能导致坍塌事故。货物堆垛过高人员伤害21 .规定货物堆垛的最高允许高度。2 .货物堆放基础应可靠,货架结构应牢固。3 .货物堆跺间距应合适。4 .加强人员的操作管理与Fl常检查。小结:通过分析发现,在该公司生产运行、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危险等级为4级(灾难性的);其次是中毒、触电、高处坠落,其危险等级为3级(危险的);再次是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高温、坍塌、粉尘危害等,其危险等级为2级(临界的)。对于上述可能产生事故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已在分析表中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