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878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于小学品德教学实际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品社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乐于学习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以及针对各校、各地实际情况的有意义的内容,应该是一门很受孩子们喜欢的课程。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对品社课很反感。针对这种现象我曾对一些不同年级的孩子进行调查,究其原因是大多数教师上课都是照本宣科、勾勾划划,脱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为了让现实生活更多地融入到品德与社会(生活)中,让品德与社会(生活)更深入广泛地介入实际生活,让孩子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中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社会,形成适应社会、热爱生活的能力和品德。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对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

2、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少年儿童正处于情绪感受性最敏感的时期,处于道德情感形成的最佳期,是社会性依恋、归属情结的奠基期。他们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深刻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他的知识和技能,还有他的情趣、情愫和情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水准,把情与理结合,真与善、美结合,自爱与他爱结合,受爱与创爱结合起来,用自己真挚的爱,播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

3、,让他们在道德情感教育的哺育中,去感受、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记得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师生间具有良好的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投之以情,关怀爱护,严格要求,就能让学生感到教师严中有爱,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引起共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心理上接受、认同老师,也必然能消除疑虑和对立情绪,产生信任、爱戴、愉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此时的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力,甚至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善于用自身的爱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曾经有一位老师说得很好:“教师爱的本质是唤醒。”当我们试图使教育超越纯粹说教的范畴,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取得自我教育的成功时,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