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897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五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质疑引题1、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一节科学课。今天老

2、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别出心裁的乐器表演,请看视频。ppt:2、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有趣吗?那么,关于声音你们想探究什么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为什么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却难听?3、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但弄明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世界,来探究“声音的产生”这一奥秘,好吗?(师板书课题)二、制造声音,猜想振动 1、老师先来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在刚才的视频中,表演者用什么发出了美妙的声音?水管、针管、花生壳、树叶,观察很仔细,记忆力也很好。2、过渡:

3、既然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水管、针管,甚至花生壳、树叶都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同学们想不想也来玩一个“制造声音”的游戏?3、好,请看游戏规则:A、运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其他材料,各小组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声音。B、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仔细观察,物体发声的同时还伴随着什么现象发生,可以用眼睛仔细看,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发声时物体的变化,记录员将发现及时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上。C、实验完成后,实验器材放回原处,保持卫生。4、游戏规则记住了吗?那好,我宣布,制造声音游戏,现在-开-始!5、1分钟后,拍手停止。请安静,刚才同学们制造了那么多声音,老师很感兴趣,你们是用什么物体?用什么方法发

4、出声音的?发声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好,有请这位同学。(弹尺子,发声时尺子在上下摆动)你能用手表示一下尺子的运动情况吗?奥,尺子在来回摆动。6、那么,其他同学在制造声音时,又看到什么现象呢,谁来说一说?你来说,看到橡皮筋在抖动,感觉到摇铃在颤动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发声时,物体本身产生的往返运动叫做振动。(板书:振动)7、猜测讨论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声音可能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 (板书: -声音?)由于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所以先在后面加上一个?号。三、实验验证过渡:我们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是否只要让物体振动,声音就产生,让物体不振动,声音就消失呢?接下

5、来需要我们做什么?对,我们要进一步做更直观明显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正面验证:1、引:物体按照形态可以分成三类,固体、液体、气体,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了更专业的进行研究,我们6个小组分头行动,想研究固体的小组请举手,想研究液体的小组请举手,想研究气体的小组请举手。小组分工记住了?2、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主要实验材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ppt。现在每个小组根据你们的物体形态需要选择一种来研究。选择好了吗?好,先保密,答案一会儿再揭晓。3、讲解让振动看得见的小窍门:刚才我们进行制造声音的实验时,有的振动我们用眼睛看的清清楚楚,比如尺子、橡皮筋的振动,有些振动我们

6、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能用手或身体感觉到,比如吹瓶子,敲桌子。这一次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要求必须动更直观、明显,也就是说必须让振动 “看得见”,怎样才能让振动看得见呢,老师有个小窍门,同学们想知道吗?那就瞪大你们明亮的小眼睛仔细看。(演示:吹瓶子,有声音吗?看见振动了吗?老师请来一个小助手,泡沫小球放入瓶中。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来,别走神呀!看见振动了吗?谁在振动?小球振动说明谁在振动?对,小球振动让我们知道空气的振动。同学们真聪明。其他物体振动可以让谁来帮忙表现?4、让振动看得见的小窍门你学会了吗?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的振动看不清楚时,可以请一位小助手来帮忙。为此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几样辅助实验材料

7、来帮忙,一起来看。ppt现在,请各小组成员商量一下,你们的实验需要助手吗?如果需要,你们想请谁?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实验想怎样做?也就是说试验方法是怎样的。填写好实验记录单的前三项。5、商量好了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你们智慧的结晶?6、小组汇报。 小鼓,请米粒帮忙。方法可行吗?有好的建议给他们吗?(米粒放多一些,现象更明显)你们采纳吗? 音叉,请水来帮忙。方法可行吗?有好的建议给他们吗?(用力敲音叉顶端侧面,然后立刻把那里放入水中,现象更明显)你们采纳吗?感谢这两个小组的实验都设计的很好,老师相信,其他小组的实验也一定设计很好,看到同学们那迫不及待的眼神,老师知道你们

8、现在最想做的什么?大声说出来吧!(做实验)别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实验要求。6、ppt出示实验要求:有请一位小播音员,实验开始前,各小组合理分工。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帮助记录员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完成后,实验器材放回原处,保持卫生。7、实验要求记住了吗?那好,清理一下桌面,有请各小组代表领取你们需要的实验材料,开始实验。8、进行实验。9、汇报展示实验。实验完成了吗?成功吗?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成功的喜悦分享给大家?有请-小组。水槽组,你们是怎么分工的?你来解说,她来演示,那老师和同学们干什么?奥,我们当观察员,那可要看仔细了,等会,老师要考考观察员

9、。好,开始。解说:把烧杯装满水,再把水倒回水槽,这时,我们仔细观察水面有什么现象?观察员们,你们看到什么现象?谁来说?水面有波纹,有气泡,水也振动。真是合格的观察员。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有请我们的-小组告诉大家。证明水的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你们同意吗?这个小组的表现如何?此处可以有点掌声。哪个小组再来分享你们的成功?好,有请-小组音叉组 你们想怎么展示?奥,你来解说,请老师来帮忙演示,能参与你们的实验,老师很荣幸。还请同学们当观察员,检验老师的实验是否成功,好吗?那我们开始吧。解说:用力敲打音叉顶部侧面,立刻把这部分放入水面,看水面有什么现象发生?水面有什么现象?哪位观察员看到了?你来说,

10、奥,水花四溅!看的仔细,用词也很准确。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有请我们的-小组告诉大家。证明音叉的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你们同意吗?实验做得怎样?那为我们的合作愉快来个热情拥抱吧。哪个小组再来分享?好,有请-小组瓶子组 你们想怎么展示?奥,你来演示,请其他组的同学来帮你们解说。行呀!谁愿意帮助他们?好,这么多,看来这个实验很多同学都会做啊。有请这位聪明的小男孩。解说:把泡沫小球放入瓶中,嘴从侧面对准瓶口用力吹,这时,泡沫小球在振动说明空气在振动,实验证明: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听,这个解说员多称职啊。他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思考的同学。我们来夸夸她!Good Good Good

11、very Good反面论证: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分别使固体、液体、气体振动,确确实实产生了声音,那如果让振动停止,声音是否也会消失?猜一猜?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老师这里有面锣,如何让它发出声音?(敲击)为何敲击能产生声音?(锣面振动)如果想让它的声音消失,你有办法吗?谁来试一试?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何捂住就没有声音了?(锣面不振动了),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振动停止,声音也会消失。(板书:停止 -消失)得出结论:刚才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现在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得出我们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去掉问号,换成句号。同学们,我们的猜想完全正确,祝贺你们。(

12、掌声)四、应用1、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得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们我们人的声音是哪里振动产生的呢?(手摸声带说口号)2、再来听听小动物的声音,是哪里振动产生的呢?3、回想一下,开头视频中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对,是空气振动,同学们真聪明,学了知识马上就能运用。五、资料卡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声音更广泛应用于生活。Ppt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包含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2、再来看一个有关声音的高科技知识。人体的又一密码-声纹,像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并且是长期稳

13、定的,所以人的声音也嗯的基本标志之一,任何模仿者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模仿他人的语音,由此科学家制成了声纹鉴别器,声纹技术是近年来用于刑事侦破的一项高新技术,利用它可以辨认出罪犯。日本曾发生一起绑架案,警方录下罪犯的一段电话录音,然后通过在电台和电视中播放罪犯的声音,经群众检举,有10余名人被警方列为嫌疑犯,并通过各种渠道录下嫌犯的声音,经过声纹鉴定,终于找到凶手。声纹技术还可以作为开启家门的钥匙,其准确性十分高,几乎万无一失。六、拓展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老师真为你高兴,课后,希望你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继续研究其他有关声音的奥秘。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请同学们回去调查研究:生活中,人们为了控制声音的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