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平均分》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平均分》精品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精品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48页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并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用具、学具:小棒 糖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探索新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这时熊弟弟高兴的拍着手说:“
2、哈哈,现在我们可一样多了!”(现在它们每人有几个?)狐狸大婶走后,熊哥哥突然说:“哎呀,上当了,上当了,其实不用狐狸帮忙我们也能一样多!“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怎样做才能一样多? 通过这根故事,今后碰到问题要互相谦让,肯动脑筋,做一根聪明的孩子。接下来老师领着大家去参加一场动物聚会,看看那里又发生了哪些分东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和不平均分。)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了桌子上有20个桃子、10根竹笋、12根萝卜、15个松果。 师:竹笋是为谁准备的? 生:竹笋是给熊猫吃
3、的。 师:快看这两只熊猫,它们正直瞪瞪的看着这些竹笋,你知道小动物们在想什么吗? 生:我们多想吃这些竹笋呀! 生2:该怎么分这些竹笋呢? 师:咱们来帮帮熊猫吧!(同学们表示一致赞同。) 师:如果用小棒来代替竹笋,你准备拿多少根根小棒?(10)得分成几份?(2份)好。那就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分一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汇报: 分法1,10根分成3根和7根; 分法2,10根分成4根和6根; 分法3,10根分成2根和8根; 分法4,10根分成5根和5根。(学生分别将分法在展台上展示出来,教师随机板书出学生总结的几种分法。)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
4、你能根据每份分的根数的相同与不同,把它们进行分类吗? 生:分成两类,把前几种分法分成一类,把最后一种分法10根分成5根和5根分成一类。 师:你为什么把10根分成5根和5根分成一类? 生1:这样分一般多。 生2:一样多。 升3:同样多, 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总结:也就是说这样分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只熊猫看作一份,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师:那到底什么是平均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正确的评价。)像这样,把10根竹笋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同桌之间像老师这样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喜
5、闻乐见的小动物分果子情境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在活动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师:如果把10根竹笋平均分给5只熊猫,也就是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再拿出小棒,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分,总结不同的分法,教师巡视) 师:你能把分的过程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吗?(学生到展台展示自己的分法: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每只熊猫都分到2根竹笋)展示两种分法分的过程。 师小结:不管是1根1根地分
6、,2根2根地分;每只熊猫都分到2根竹笋,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刚才同学们不仅帮熊猫分了竹笋,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那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自主练习1,学生判断,并说明判断地理由。教师给予正确地评价与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在分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的分法,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平均分作铺垫。) 师:咱们再来帮小猴分桃子吧!它们都快等不及了。 出示信息: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 ? 学生提出问题,把信息补充完整。“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请同学们
7、取出小棒分一分吧!(学生动手分,总结各种分法,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边展示边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生1:1根1根地分。 生2:2根2根地分。 生3:4根4根地分。 得到的结论都是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 师小结:不管是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还是4根4根地分,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教师边小结,课件展示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并圈一圈,让学生切身体会这种分法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并且继续利用学具分一分,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师:咱们再看小兔在想什么呢?(出示信息窗,出现小兔的
8、信息:“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 (学生思考,得到结论每只小兔分到6根。) 再出示“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 (每只小兔分到3根。) 再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3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边分边说是怎么分的,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分给4只小兔。) 最后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6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分给2只小兔。)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1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把12根萝卜
9、,平均分给几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和“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几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两种开放性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 1、自主练习2 2、分糖果游戏。四个糖袋里分别放有8块 、12块、16块 、13块糖要把它奖励到表现好的小组,平均分给4位小组成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你们选择哪袋糖?每人平均分得几块糖?(为什么不选13块呢?) 四、自我反思 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教师给予补充指导。) 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关于平均分的问题,那你能创造一种新的算式来表示这根平均分的过程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