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915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0课滑轮精品教案教学特点: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活动的更加充分。本课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交流总结”的探究过程,学生自己在组装滑轮过程中自行认识滑轮,发现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不同,初悟滑轮的作用;让学生进行模拟测量实验并进行数据的汇总,总结出使用定、动滑轮的优缺点。最终根据滑轮的作用去解释和应用。学情分析:从生活经验方面看,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它。从知识储备来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这为滑轮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

2、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科学探究 :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1个、铁架台、细绳、钩码、玩具、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演示材料:大滑轮一个、学生分组材料一套,多媒体课件

3、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简单机械可以带来方便。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2. 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材料,大家观察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察汇报(实物投影展示:重点看轮子是什么样?学生说出什么,要集体看一下)3. 引导学生定义滑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边缘有槽能绕轴转动的的轮子,当然它要工作的时候要用一根绳子缠绕到槽中(实物投影演示,要规范,节奏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滑轮”。(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游戏活动。1.谈话:你在生活见没见过这种滑轮? (升旗、拉窗帘)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对,确实滑轮在我们生活中

4、经常能见到,每周我们升国旗用的旗杆上就有滑轮。大家看,就是这个滑轮将国旗顺利的升上旗杆,如果给你滑轮,你能将物体提起来吗?2.游戏活动:利用架子将滑轮进行组装,将一端固定(可以固定滑轮,也可以固定绳子),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找到的方法多,并且把你找到的方法用贴和画的方式记录下来。3.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把你设计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看。(每组派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台展示画的图)(学生如果没有出现动滑轮,教师引出来)【教学意图:教学意图:通过升国旗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升旗方法的启示,自己用线、轮子进行组装来提升钩码(玩具),初步学会组装滑轮,从而认识滑轮,为后面进一步探究

5、滑轮的作用奠定基础。】(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1.动画图片:你能找出两种提升方法有哪些不同点?观察滑轮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分别出示定滑轮、动滑轮图片,并介绍:把滑轮固定在一处不动,这样使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还有一种像这样能随重物一起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滑轮有哪两种了吗?【动滑轮、定滑轮(学生说老师板贴)】【教学意图:在学生动手组装滑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发现两种提升方法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 三、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1.谈话:我们知道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同学们猜测一下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提升重物呢?(教师把学

6、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要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得通过实验来验证。2.讨论:你打算怎样做?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出示课件:实验记录单;提示怎样使用测力计?4.交流汇报。把实验记录展示在大屏幕上 ,并把学生的验证结果板贴在黑板上。【教学意图:让学生对定、动滑轮的作用进行猜想,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作一个全面的思维整理,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有效的完成。】四、总结。1.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谁能完整的来总结一下?我们总结的对不对呢?(出示动画:定滑轮、动滑轮)看来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优缺点,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在使用滑轮时做到既省力又方便那?(有时间让学生做一做,没有时间就说一说)出示课件:滑轮组。 2.教师谈话:(出示图片)看图片中红圈处使用的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3.课后拓展:做一个小小的起重机,看那个同学设计的最合理。【教学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定滑轮、动滑轮的优、缺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最后提出新的问题,是不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终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课后去继续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