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928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 内容摘要: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创新意识”的要求。情感体验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创新意识是启发智慧、开启联想、勇于突破,开创美好未来的主要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与创新意识之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情感性与创新性有机地结合,本人就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做些具体的阐述。关键词: 情感体验、创新意识、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教育家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乐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最深处。大教育家

2、亚里士多德也曾通过模仿学解释音乐对人类意志、性格、行为、道德等多方面的影响,他认为,当人们在模仿着演唱和演奏以及欣赏某一音乐作品时,就会经历一次同作品的情感一样的感性体验,这就是一次隐形教育,也是完善自我的过程。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对各种作品中不同情感的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对事物的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明了是非,爱憎分明。从而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因此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应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3、思维,不断挖掘、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创造和谐氛围,激趣导入和谐氛围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到最佳状态的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既轻松又严谨,既民主又有丰富的内涵。和谐的氛围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也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和谐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别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音乐则是充满美的一门艺术学科,

4、旋律、和声、节奏无处不美,只要音乐响起,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应充分抓住这种心理状态,开始教学。我们在组织教学中,应采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如在上京剧欣赏一课时,我选取的音乐是一首笛子独奏曲京调,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先受到气氛感染,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避免教学开始后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又如上中国民歌一课,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歌曲好一朵茉莉花,让江苏民歌浓浓的旋律回荡在学生耳边,在其心中激起情感的共鸣,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达到教学目的。二、师生紧密合作,活动体验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才能进

5、行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强调学生的“六动”,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学会创新。在京剧欣赏中有一首京歌唱脸谱,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我和学生一起,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演唱的方式进行分段赏析,使学生在唱、赏中直接体验歌曲情绪,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掌握京剧旋律的特点。又如中国民歌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我不仅仅只让学生听,而是采用综合体验环节,让学生创造。学生在影视中可以看到,旧社会

6、船工行船,都以吆喝来指挥,如“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在教学中让学生“当一回船工”,边听边跟着吆喝,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并且能很好的和教师一起合作来表现歌曲情感。三、灵取巧合,引发创新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为教师提供的是固定的内容,而且教材编写者也不一定都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教学实际,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上任何一课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照本宣科,应该灵活地组合。在欣赏二胡独奏曲的过程中,优美而伤感的音乐在我们的脑海里展现出无锡惠泉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使我们感受到一中内心的痛苦、迷茫和凄凉,这时我们会联想到阿炳不辛的人生。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高亢急昂、铿锵有力

7、的旋律使人体会到阿炳不屈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想象出他是怎样以顽强的毅力在贫穷和饥饿之中生活。听完乐曲后,我们得出结论,是一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二胡独奏曲,乐曲倾诉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辣,控诉了世道的不平。在欣赏这一乐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发散性思维”,听完乐曲后,则是依靠“集中性思维”对乐曲作出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只重视发展逻辑思维,那是片面的,是不够的,只有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相结合,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思维。 四,提供探究活动机会,培养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在教学中

8、应把情感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音乐,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照本宣科,应该灵活机智的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音乐,力求把情感性与创新性有机地结合。为此,我们建议做到:1、 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大,反之思维流畅性欠佳。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思维的流畅性可分为四种形式:用词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与这四种形式相对应的思维训练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音乐创作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用词的流畅性

9、,其具体做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用“1、2、3、5、6”五个音来表达某种情绪,以创作乐句的多少和旋律的流畅程度来决定胜负。2、 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所谓思维的求异性是指对同一事物或概念产生与众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的思维现象。这是人类打破思维常规,改革创新所必需的重要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当学生欣赏完后,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结合模仿各种打击乐器声音,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3、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也称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在对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拓展思维范围的能力。音乐审美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思维。4、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性。思维的敏感性是指对事物能及时地做出反映和及时把握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比方说,在进行口头音乐创作时,教师先唱一句旋律,要求学生体会其感情,然后根据这一句旋律的特点,唱出第二句旋律。总之,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因势利导,使学生配合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参与活动,给了学生较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创造性地挖掘、使用课程中的创造性因素,使教与学碰撞出创造的火花,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音乐教学这一片沃土上生根发芽,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