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963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68.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耻感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 摘 要耻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一道重要的道德堤防。随着社会发展,小学生道德失范状况日益严重,加强耻感教育,培养正确的耻感意识,是塑造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耻感;小学生;耻感培养;道德品质塑造耻感就是耻辱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道德失范问题日益严重,荣辱不分、耻感淡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对他们加强“耻感”教育与培养十分必要。一、耻感的

2、道德价值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耻感是做人的标准中国历史上始终将“知耻”与“无耻”作为评判行为好坏的道德标准,亦是“人”与“非人”的辨别标准。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也说过“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朱熹:孟子集注)。陆九渊认为人之所以“至于甘为不善而不改之者,是无耻也。”因此,“人之患莫大乎无耻” (陆九渊: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寡廉鲜耻被看作道德沦丧、世风衰微的明显标志,有无羞耻感被看作是人禽之别。中国古代的思想

3、家们之所以强调“耻”的重要性,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耻感”是道德人格的基础,是淳化风气的重要条件,更是做人的标准。2.耻感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周敦颐说的“必有耻,则可教”(通书幸)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耻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有了羞耻心,就能以过恶的可耻而生愧悔之心,从而及时改正。有了羞耻心,就会有向善的追求,因而自觉从事修养、接受教化。宋人范浚说:“夫耻,入道之端也。”(香溪文集耻说,朱熹也曾指出人只有“耻于不善”,才有可能“至于善”(朱子语类第二十三)。这些见解是深刻的。因为知耻心表现了人们对丑恶、堕落的憎恶和对美善、上进的向慕,是内心深处明是非、别善恶的表现。因此它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4、。而且,这种驱动力出于人们求荣免辱、维护尊严之心,更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觉。人们一旦以恶为耻、可羞,就能自觉地有所不为,而做到自律、自制。这样,种种道德规范就能由外在约束变为内在约束,即道德主体自身的自我约束。联系到当今社会,耻感是一道极其重要的道德堤防,一旦这一堤防决口,各种丑恶必将横行于世。那时,人将会无视道德规范、社会准则,不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影响,以至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可见,“有耻”、 “知耻”是培养和增进道德的前提和至为关键的第一步。3.耻感是品德养成的保证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石成金也说过:“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如知耻,则洁己励行,思学正人,

5、所为皆光明正大,凡污贱淫恶,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如不知耻,则事事反是。” (石成金:传家宝二集卷二,人事通)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孟子微卷六)人的品德的养成是个不断近善远恶的过程,这都需要有知耻心。人的耻感是人的道德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的主体性的有力彰显,更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觉。人们一旦以恶为耻,就能自觉地有所不为,从而做到自律、自制。这样,道德规范就能由外在约束变为内在约束,即道德主体自身的自我约束。特别是坚决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对做邪恶之事怀有一种强烈的耻辱感,这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养成尤为重要。二、小学生耻感及耻感教育现状1

6、部分小学生耻感相当缺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制度均不完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伺机盛行,人们的“耻感”意识在逐步弱化,耻辱之心被渐渐淡忘,荣辱关系被颠倒,是非黑白关系被混淆,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乃至以耻为荣的风气不断蔓延,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案例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小学生对耻感有强烈的认知,但在情绪感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上却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从对耻感的认知方面来说,以问卷中“你怎样看待乱扔垃圾的行为”这一题为例,选择“这种行为不太文明” 和“这是可耻的行为”的小学生分别占49.8%和48.5%,两者相加竟达99.3%。同样,对于公交车上让座、交

7、通道口遵守交通规则、班级集体荣誉感受性、做错事是否会内疚道歉等题目的回答,小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耻感,对不文明行为给予批判和否定,这说明绝大多数当今小学生都有基本的正确是非观和集体荣誉感。从对耻感的情绪感受方面来说,对于“如果老师批评你你会感到难过吗”这一题,41.7%的小学生表示“会很难过”, 44.8%的小学生表示“比较难过”,两者相加达86.5%,但还是有13.5%的小学生觉得“不太难过”和“完全不难过”;然而,笔者在与资深老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比起十年前,当今小学生的耻感还是有了明显的淡化倾向,老教师们表示“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不听话,做了错事也不大内疚”。老师们的意见可能不完全准确,但却

8、有相当的代表意义。表1-1 小学生耻感是如何表现的?Tab.1-1 How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form Their Shame?分类维度耻感问题情境耻感意识表现道德规范的认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集体荣誉感强 49.8 85.5较强48.513.5百分比耻感的情绪感受性对批评的感受性41.744.8(%)耻感的行为表现在学校与社会的生活实践观察部分小学生耻感淡化,不道德行为经常出现观察结论从行为表现上来说,笔者在访谈和行为观察中了解到,还是有部分小学生做不到“耻所应耻”、“行以有耻”。在校园里,还是经常能看到乱丢垃圾的小学生,不认真做值日、故意不写作业

9、的小学生也大有人在;在公交车上,笔者曾见过一个与孕妇抢座位的高年级小学生,抢到座位后,这个女生竟然还冲孕妇扮鬼脸,看之让人心寒。这说明,部分小学生对耻感的认知和行为还没有统一起来,很多方面还处于粗浅的认识阶段,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求。2小学道德教育长期忽视耻感培养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不是受外在根据的支配和调节,而是受制于主体的道德自觉。唯有主体拥有耻感,才有可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悖于自己的内心之法感到痛苦、耻辱和憎恶,从而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而耻感是保证道德主体形成道德自律的必要前提。因此,要塑造学

10、生的良好道德、促进学生的道德自律,小学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耻感培育。但是,我国的小学道德教育却长期忽视对学生的耻感培养。不仅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等有关文件查不到与耻感培育相关的内容,而且用以指导小学教师道德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德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材,甚至有关道德心理、道德教育的专著,对耻感培育的问题也少有论及,更不用说小学的德育实践了。耻感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耻感的普遍缺失。耻感是各种道德教育影响能否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前提。“必有耻,则可教”,“耻者,治教之大端”,正是由于学生耻感意识的缺乏,使小学道德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根基”,各种教育影响难以“到位”,道德

11、教育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三、小学生耻感的教育与培养1知耻明善提高中小学生的“辩耻”能力知耻是耻感培养的基础和关键,要从中国传统“耻感文化”教育入手。朱熹指出,人只有“耻于不善”,才有可能“至于善”。“如知耻,则洁己而励行,思学正人,所为皆光明正大。凡污贱淫恶,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耻感有具体的社会内容,儒家将耻辱和荣誉与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和群体利益联系起来。因此,要教育学生知耻,明确耻的行为标准,知晓何为耻、何为不耻,为耻感的形成打下认识的基础。让中小学生知道什么是羞耻的基础上,对自己违背道德的意识或行为能产生不体面、不光彩的心理,并由于周围人的责备而能产生自责的心理,形成最起码的“耻感”意识

12、,进而确立对是非、善恶、美丑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认同与选择。同时,要结合中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社会现象开展活动,使其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辨耻”能力,使小学生不仅要对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做到善恶分明,而且要知行合一。要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基础文明做起,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上课听讲认真、作业独立完成,爱护公物,坚守信誉、信守承诺、健康上网,形成一种在文明时代,以做文明小学生为荣的校园公德氛围。“知耻近乎勇”,我们要让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空虚、耻于懒惰”的精神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巨大活力,激励他们在正确“辩耻”的前提下积极

13、进取,取得更大的进步。2耻所当耻促进小学生耻感的养成掌握耻与不耻的评价标准和“辩耻”能力,只是解决认知层面的知耻问题,而耻感培育的核心应是教育学生“耻所当耻”,即在内心深处对属于可耻行为之列的行为感到厌恶、憎恨,把耻感内化为自己现实行为的标尺。学生只有做到“耻所当耻”,才能说明其耻感的真正形成。如前所述,耻感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言行有悖于自己内心赞同的道德规范时产生的自愧感。因而,要使小学生真正做到“耻所当耻”,关键在于如何使外在的社会认定的可耻行为的评判标准和具体的可耻行为规范为学生内化与认同,变为自身的道德律令。要实现这种转化,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是在学生接受相应的标准或规范的过程中伴随有强烈

14、的情感体验。所以,小学道德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社会,批判社会的假、丑、恶。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道德教育如同一个“象牙塔”,按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依据确定的道德教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很少关注社会,尤其是关注社会的负面影响。这种“掩耳盗铃”式的道德教育既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社会负面影响的污染,也不利于学生的耻感培育。其实,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小学道德教育的活素材,如果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对社会中的假、丑、恶等负面现象进行分析、揭露和批判,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对社会中的假、丑、恶的辨别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耻感的形成。借助于学校的强大的正面的舆论力量

15、,展开对社会上存在的假、丑、恶现象的强烈批判,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对社会及个人自身中的假、丑、恶现象产生厌恶和憎恨心理,形成耻感,并提高道德“免疫”能力。同时,学校道德教育应注意多运用艺术手段,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耻感培育的好教材。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永远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赞扬和鞭挞的主题。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借助于鲜明的人物形象,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对假恶丑的痛恨和唾弃,有助于小学生正面的道德感的形成,也有助于小学生耻感的形成。3行已有耻教师要以身作则善加引导道德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存在着正式的教育影响,教师自身

16、的人格、修养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耻感,自身必须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行己有耻” ,即出言行事应有知耻之心,否则,教师的任何正面的影响都会在与自身的丑陋行为的比照中黯然失色。因此,小学教师自身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到“行己有耻” ,使自己在知耻方面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此外,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耻感意识,避免给学生带来情感伤害。教师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使学生当众蒙羞,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加强学生自尊的方式,使学生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基础上感受到自我的不足,唤起学生的积极耻感,产生改变自我,超越这一羞耻角色的动力。这时,教师

17、的行为就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情感期待,产生推动人迁善、向善的力量,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就会更加努力的弥补自己的欠缺。4自耻自律形成中小学生的道德自觉从他律到自律,主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与想法感到羞耻,是耻感的升华,是形成道德自觉的重要因素。当小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与教育已有高度发展的耻感意识,那么,只要他心中偶生不道德的念头,其内心的知耻感(或先耻感)就会主动、及时地提出“批评”、“矫正”,从而使其主动自觉地放弃自己的不道德念头,控制自己可能的不道德行为。如果他因自己的一时糊涂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即便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没有被任何他人知道,而只是天知、地知和己知,但其内心的羞耻感仍会使他感到深深的羞愧

18、、自责和痛苦,进而会尽快努力设法采取补救措施。这就是说,一个有高度耻感的人,在行为之前,通常会主动自觉地要求自己:要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即使偶然做了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无论是否被他人觉察,内心的羞耻感也会使他产生深深的痛苦、焦虑,从而不断减少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这种不需要他人的提醒或警示,只要自己一旦起了非分之想或做了不道德的事,随即内心的耻感就会加以制止的道德情感,即是一种高层次的自律之耻感。具有高层次自律之耻感的人,其道德发展不但在行为上是自律的,而且在动机上也是自律的。培养小学生这样的耻感意识,是塑造其良好道德、促进其道德自觉的必要途径。主要参考文献:1 高春花:儒家文化中的耻感品性及其当代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07,(11)2 刘锡钧:论“耻”,道德与文明,2001,(4)3 钱焕琦:走向自觉 道德心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 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5 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