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6994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学设计石家庄市红星小学 崔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闲适猎奇流溢兴趣盎然莫名其妙”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品读中,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人那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2理解这一幅画的的内涵;3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表达上的作用。教学设计:建议本课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由题质疑 板书课题“一幅画和一个人”,提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有这些疑问1我想知道是一幅怎样的画和一个怎样的

2、人?2我想知道这幅画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3我想知道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确定教学方向。)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把字音读正确。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粗犷 闲适 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流溢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3出示一个( )的人和一幅( )的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一个(勤劳执著)的人和一幅(令人难忘 )的画一个( 有奉献精神 )的人和一幅( 美好 )的画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

3、练习正确流利读书。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熟悉课文,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和感悟能力。)第二课时一、出示中心话题,形成探究主题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人和这幅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找一找,画一画,并说说理由。自己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最后全班交流,以读促悟,读中感悟。学生可能会从四个方面的入手谈自己感动之处:1围绕老人的外貌和手的细致描写来谈。通过“那张黑黝黝的脸上

4、,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两句,抓住“黑黝黝”“密集”“像两块石头”“血痕”等词语来体会植树老人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这里穿插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2围绕老人的动作描写来谈。通过“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拥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著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两句,抓住“端详”“拥”“拍击”等词语来“揣摩此时此刻老人的心意,体会老人对树苗的爱惜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3围绕老人的语言描写来谈。“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

5、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蜇俺,把俺蛰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蛰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来体会老人生活上的艰苦,结合全文来体会老人的执着与坚强。老人的语言很简单,在和我的多次对话中都是回答简单的一个字“啊”,竟有六次之多;话虽不多但很纯朴的一个老人。4围绕老人的那幅画来谈。“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 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两个”来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通过创设不同情景:如寒冷的冬夜挨蜇疼得痛苦的时刻野兽来袭来深刻体会到老人在忍受身体痛苦的时候,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从而更深地感受到老人那美好的心灵。 二、抓重点段落,升华情感

6、。围绕课文最后一段的情景描写,体会老人的美好情怀。结合重点词语“歌声”“身影”“晚霞”的特殊含义来理解?这一段可以说是情感的升华,作者用豪放的山歌老人的身影流溢的晚霞营造了意味深长的情境,让人掩卷而思这情这景又何尝不是“一幅画”呢!三、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全文。四、拓展练笔假设老人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参考)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上最可爱的人。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默默无闻,只问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知道植树造林是有益于后辈的事情,所以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不怕辛劳孤苦,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将自己的一生奉

7、献给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这不就是最美的一幅画吗?参考资料:1丁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河北邢台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邢台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在该校任教,又深造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本科学历。之后在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邢台学院任教,任科研处处长,副教授。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创作小说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城市封面困惑地带,小小说集楼上楼,散文集芭蕉雨誓不成佛等8部。散文誓不成佛获第二届老舍散文奖。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小说界北京文学中华散文福建文学山花飞天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广西文学等国内多家文学期刊。2“执着”和“执著”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执著”和

8、“执着”是同一个词的两种写法,都读作zhzhu。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例如,可以说“性情古板执著”,这里“执著”是固执的意思;可以说“不要执著于生活琐事”,这里“执著”是拘泥的意思;可以说“执著地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这里“执著”是坚持不懈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以“执著”作为推荐词形。3侧面描写是作家在进行文章或小说写作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描写手法的其中一种,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感人。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

9、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那么,侧面描写到底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首先,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其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再次,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节省正面描写需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这也是侧面描写的长处。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当然,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一种文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凸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服务的。因此,在文学描写中,采用哪一种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更好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