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江雪》课堂观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江雪》课堂观察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雪课堂观察报告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难有突破。我校侯强老师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能选择这样一个大家都不敢尝试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我们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空间,为大家提供了一
2、个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的案例。在他执教的江雪这堂课中,他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采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真正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读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 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他们情感的价值。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
3、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侯老师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她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按照学习古诗常用的模式:揭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4、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上,老师出示了江雪这首诗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画上画了些什么景物?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由画入诗,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她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所以她采用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其实就是在解释诗句,但是对学生来说,比单单解释诗句心理上要容易得多。在自主学习的
5、基础上,他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们各自把自己的点滴发现交流给同伴,在这互相的交流中,学生不但能从同伴那儿获取自己未曾发现的知识,而且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从而获得更多的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反复朗读,读中想象。 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侯老师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
6、所收获。课开始时,引导学生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接着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
7、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四、多方整合,追求课堂实效性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通过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设计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整合:1、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即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力求使
8、精读与泛读都能在课堂上示范方法。2、新旧知识的整合,做到以旧引新,以旧释新,以新带旧,以新比旧,新旧知识互相融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中的知识经梳理、归纳后有序化、条理化,形成链接、组成知识环。如积累拓展环节引导学生集体交流,比较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的异同。适时出示王士祯的介绍,丰富学生的认知,帮助了解古诗3、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结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4、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语文老师主张学习数学老师的精讲多
9、练,学习音、美老师的形象、生动,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整合,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高效,从而得到优化。故而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想象,配乐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追求;又让学生为古诗配插图,迎合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还有多媒体所展示的大幅的江雪图,也取到了同样的作用。理解了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古诗,以达到进一步内化、吸收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唱唱、背背,积累古诗,别有一番韵味。 多方整合是以积累语言为基础的。传统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怎样的积
10、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有人说“智慧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得怎样,既取决于他对外部语言材料及其所涵的信息整理吸收的质量,同样也取决于学生自己头脑中已有相关信息组块的储量及其概括程度。所以积累功,重在整理构建,形成系统。 在积累拓展环节,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如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把这首诗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或者把古诗改写成一篇文章等,这样既巩固了学习成果,又能有效地拓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或许可以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当然,每一节课都有遗憾的地方。本堂课在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时,仅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深度,这是本堂课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今后我们能加强对古诗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