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古诗是汉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丰,言少意深,具有与生俱来的模糊性、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为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古诗这一特点和优势,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整体感悟和欣赏水平。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一段真实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力求通过对话使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通过对话,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在自主吟诵中加深对古诗意境的体验;通过对话,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闪现出创新
2、的火花;通过对话,使学生陶冶性情,感受到古诗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意境。2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以读促悟,悟中品读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一、与诗人对话,揭题读题解题意。1、(课件出示杜甫的图像)同学们,在我国诗坛上有一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尊为“诗圣”,他是谁?你能背一首他的诗吗?(交流杜甫的古诗)师: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段日子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亲眼目睹了“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亲眼目睹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人民的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史”。同学们,试想一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杜甫和唐朝老百姓都在渴望着什么?(渴望和平、渴望幸福的生活。)师:这样渴望八年了。忽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讯。这一喜讯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生:读题师:河南河北是什么意思?师:我们称之为黄河两岸。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喜讯。)师: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把胜利的喜讯告诉前来听课的所有的老师吧!生:齐读二、 初读,弄懂诗意
4、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出示整首诗及自学要求):一读:读正确通顺二读:借着注释读懂诗的大概意思三读:试着读出节奏与韵味请生读诗:谁能字正腔圆的读一读?师:我发觉她的字音读得很准。我发现她第三行的“妻子”读得特别重,为什么?(因为古时候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不同。)师:这是古今词意的不同。谁还发现诗中有古今词意不同的词吗?衣裳、青春师:我们读懂了一些古今词意不同的词语,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诗中还有一处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读地名,借助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师生合作读诗。三、品读,感悟诗情1师: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杜甫的这首诗被后人称为“生平第一快诗”,何谓快诗,猜一猜
5、。诗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诗人大快人心的心情。(板书喜欲狂)理解 “喜欲狂”?欣喜若狂。高兴得快要发狂了。师: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高兴得发了狂的事吗?师:现在一百分的卷子就在你手上,你会怎样?(我会灿烂的笑)。师:那你灿烂的笑一个。师:我看到你们脸上的微笑,请你读喜欲狂体会“喜欲狂”: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找一找,诗中哪些字词令你感受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把你的理解写在这句诗的旁边。(生默读思考。)交流预设: (1)初闻涕泪满衣裳。请生回答:抓住泪提问:这是什么样的泪?为什么诗人喜欲狂还涕泪满衣裳呢?师: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生读(初闻涕泪满衣裳)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晚年去看看。(播放安史之乱的
6、视频)又是一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诗人站在街头看着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已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出示春望,生配乐读。师小结:本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揪心。当时,诗人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痛的泪、悲伤的泪。)师:这样痛苦、伤心了8年,终于盼来了这个喜讯,这怎能不让人喜极而泣啊齐读:初闻涕泪满衣裳。(板书:喜极而泣)教师引读诗句1、2句,这是一种喜悦的泪这是一种悲喜交集的泪这是一种喜极而泣的泪(2)却看妻子愁何在。抓住“愁何在”: “愁何在”怎么理解,曾经妻子和孩子他们愁的是什么呢?为流离失所而愁。为
7、国土的破碎而愁。为家乡的亲人而愁。师:诗人此时会怎样告诉她们这个喜讯,让家人的忧愁都一扫而空呢?(诗人会推开家门,大声喊:“河南河北收复了”)现在好了,官军收复失地,他们不再为这些而犯愁了!齐读!(3)漫卷诗书喜欲狂师:听到喜讯后的家人一扫愁云,看到此情此景,诗人又是怎样的呢?(他胡乱的收拾书籍。)师:一向爱书如命的诗人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像一下诗人及家人欣喜若狂的样子。从此以后,不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颠沛流离,远走他乡,可以家人团聚,尽享安详的生活,怎不让诗人欣喜若狂。读 (板书:欣喜若狂)指名读3、4句,生评,齐读(4)白日放
8、歌须纵酒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板书:放歌纵酒)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是喜到极致,忘乎所以了,这真是“喜欲狂”了。因为诗人听到“剑外忽传收蓟北”,想象马上就要“青春做伴好还乡”,师: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啊,男生们,端起酒杯与杜甫一起放声歌唱,尽情喝酒吧(男读)师:女生们,你们也端起自己的酒杯,加入这支快乐的队伍吧!(齐读)(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听到这个喜讯,诗人就想好了回家的路线了。同学们,诗人现在身在何处,他要经过哪些地方,最终的目的地是哪?生:诗人现在在剑外,他要经过巴峡、巫峡、襄阳,最终达
9、到洛阳。师:(出示行走路线图)地图上看起来就几个厘米,但实际上那是千里之遥啊!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峻岭,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飞机,同学们,猜猜这一路可能走多久?师:多么漫长的一条路啊!可在这里诗人却想得如此轻松,说得这样简单,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归心似箭。(板书:归心似箭)师:这与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谁来读一读,读出诗人的归心似箭。师:快了,快到了。生:再读这句。师:在归心似箭的杜甫看来,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故乡就在眼前(教师引读7、8句),美景就在眼前,洛阳就在眼前。女生齐读7、8句
10、(到巫峡了),男生齐读(到襄阳了),全班齐读(洛阳到了)。3、升华情感。现在杜甫看到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平息了,他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了,能不欣喜若狂吗?那么诗人只是为能重返故里而欣喜若狂吗?(板书:爱国)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爱国诗人。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配乐齐读)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爱国忧民的诗人的无比崇敬再来读诗!能背的可以站起来背诵(配乐齐读)四、 积累,拓展延伸1、师总结:杜甫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也很多。这些诗内容丰富,但又明白如话,而且还洋溢着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可以说是动地歌吟,感动千古。丽人
11、行:描述的是杨贵妃姐妹骄奢淫逸的生活,反映了君王的昏庸,朝廷的腐败;兵车行是杜甫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三吏”“三别”:均是描述安史之乱时期朝廷征召军士,百姓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得到亲友的资助,在成都西郊外盖起了一草堂,后为秋风所破。许多孩子扯下茅草,耻笑杜甫。杜甫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诗。在诗中,诗人描写了本身的痛苦,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帜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动着读者的心灵。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相关的诗文读一读。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喜欲狂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