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7072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体验快乐体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化课堂教学 体验快乐体育摘要:当前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体育课堂教学与快乐体育的实施略陈已见,探讨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潜能,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为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关键词:课堂教学、自身素养、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学习兴趣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较

2、重视“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把体育课上成了“训练课”,忽视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运动参与,容易产生被动学习,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指明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参与的一门课程,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 1、明确体育发展趋势,优化课堂教学。体育课首先要体现作为课程教学所赋予的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任务,以强调发展个性,发展体育能力为综合教学目标。要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材选拔既要根据教学

3、目标的要求和实际出发,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时代特点。既要根据学生的性别与年龄特征,又要照顾到个体差异,做到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素质培养,又有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在“快乐”教学的基础上,教学方法力争实现多样化与科学性,逐步做到:从感情教学法入手,重视发展个性,讲究授之有理,鼓励竞争与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向灵活多样,追求自觉、民主、和谐、欢乐的新型组织形式,教学中给学生一定自由,培养学生的自主练习、自我评定、自我调控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参与的机会。2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刺激学生广泛参与。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 ,每个学生

4、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

5、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参与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3.更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在旧的教学观念中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上课时教师重视的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学”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做动作时的情感如何?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有的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那么只会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无味,千篇一律。这种模式严抑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体育课就应遵循不同规律来组织,把学生从特定的组织形式中解放出来,创造了一种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

6、生从紧张严肃的“要我学”变成轻松活泼的“我要学”。例如练习100米跑,看起来非常枯燥,学生感到厌烦。但如果把这一活动设为游戏的形式,比如可设计为比赛跑,胜者奖,败者“罚”的游戏,学生就非常乐意参与。再有短距离快速跑,我们可把它设计为追速跑、追球跑、让距跑等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给学生感觉只要是新鲜的,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4.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体育教学思想是从终身体育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体育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使少年儿童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地获

7、得快乐的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创设一些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比如学习正步走,如果在练习前先把它描述一番,正步走如何美,让学生想像一下军队阅兵的场面是如何雄赳赳、气昂昂,那么学生就认识到走正步有其美的所在,然而就会产生模仿军队正步走的兴趣。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5满足学生体育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的需要,就会对其所渴求学习参与的体育活动产

8、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这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大有益处的。体育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与课堂的类型密切相关,专项体育课是从学生直接体育需要和兴趣出发,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专项技能迅速提高,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这样以“练”为主的课,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兴趣的巩固与发展。小学阶段的专项体育课应与普通体育课相结合,在上好普通体育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在专项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的专项体育兴趣逐步地转移到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来。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才能更完善,更有成效,学生参

9、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才更浓,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总之,体育教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乐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才会使学生真正地喜爱体育、爱学体育。参考文献1 邢改萍、李守森.二十一世纪教育论坛M.上海;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J.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3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N.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 梁文东、付艳霞.中国当代教育研究D.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