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078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的互补摘要:如何在相对较短的学习时间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场地、器材、教师等客观存在的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那么只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做一些改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心理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暗示,能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心理暗示只是训练教学的辅助手段

2、,必须紧密与训练结合在一起才会发挥其作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在课堂内容上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在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一直沿袭以“传授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这种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目标阶段性,注重学生在校期间有形的显在价值效益,忽视了学生心理感受这一无形价值的潜在意义,缺乏对学生运动能力及锻炼身体习惯的培养,缺乏对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授;推行运动教育,沿袭运动铸型教育,强调

3、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教学组织严密、课堂纪律严格、体育教学程式化、训练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空间,让他们一个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锻炼。二、在体育教学中涉及心理教学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注重技术训练、素质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严格,却忽略了练习的活泼性、启发性,尤其缺少了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训练,形成教学单调枯燥缺少活性的局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其实在每一次课,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的进行暗示活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

4、微笑、一个赞赏的手势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等等。这些正是部分老师缺少的,而恰恰是学生需要的东西,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总是摇头、哀声叹气,然后用一些消极的话语加以批评。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就不会亲其师、信其道了。如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用积极性的语言进行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温暖。可以使学生充满信心,愉快的进行练习。那么二者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素质训练、技术训练,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

5、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更大的进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三、采用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学生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1、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合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以体育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教师应从有效的心理教育角度着手

6、,引导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获得求知的动力。2、创设参与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3、激励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

7、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教师要鼓励和激励那些不想练的学生,让她们恢复信心,得到提高。4、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即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男教师在和女生

8、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重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教学中要多运用学生示范,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优点,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不仅减少了心理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二)有效的心理教育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

9、进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基础上。教师应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1、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优秀运动员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2、培养活跃的思维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体育独特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另一方面,还应指导学生把握体育形象性和运动性的特征,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3、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

10、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体育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体育教学理应在培养身体素质的同时充分开发心理潜能,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发展。参考文献:1余勇,杜军.体育教学中的暗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07) .2丁建华.心理调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8(04) .3颜军.论我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向J .体育科学,2001(2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